致远智链—成为科技企业与政策红利之间的超级链接者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致远智链
ZHI YUAN ZHI LIAN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
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关于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选)的公示
来源: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 作者: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时间: 2022-05-11 | 5151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攀枝花市拟提名6个项目(人选)申报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名,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现将拟提名项目和人选情况(详见附件)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2年5月11日-5月17日,共7天。对拟提名项目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实名形式向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签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不受理匿名材料。

        联系电话:0812-3324633  0812-3350527(传真)

        监督电话: 0812-3324635

        通讯地址:东区攀枝花大道东段479号

        邮政编码:617000

        附件:拟提名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人选)公示材料

                                                                                                                                              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11日

 

 

附件:拟提名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项目(人选)公示材料.doc

拟提名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

奖项目(人选)公示材料

项目

    1.项目名称

固废转炉钢渣替代石灰石的低碳应用技术研究

2.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针对固废转炉钢渣中渣、铁分离不彻底导致回收的废钢铁金属铁含量和回收率均较低,同时尾矿质量波动影响其后续替代石灰石再利用的问题。通过采用钢渣可磁选价值评价法和尾矿有效成分的分级分类利用方法,开展了固废钢渣高效分级选铁和分选后尾矿全组分应用研究,获得了“两筛、两磁、一磨”的高效工艺及相关配套装备,实现固废钢渣全利用,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研究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每年可消化利用固废钢渣55万吨,共可替代石灰石28万吨,减少CO2排放近12万吨。不仅实现了固废钢渣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该项目现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转让4项)、制定企业标准3项。该项目节能减排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4.29亿元、利润3485万元。2017年顺利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组织的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第二批)。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3.项目简介

固废转炉钢渣是钢铁冶炼流程的主要副产物,每生产1吨钢将产生0.1-0.15t废渣。2020年国内粗钢产量10.53亿t,将会产生1亿吨钢渣。固废钢渣由于化学成分波动大、金属铁含量少、碱性高,且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氧化钙等诸多因素导致其综合利用成为钢铁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治理新理念,以创新驱动废渣源头化管理,完善综合利用体系,有必要加快和推进钢铁冶炼企业废渣的特点及利用研究,助力钢铁企业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共同设立研发团队,针对上述问题,从固废转炉钢渣高效分级选铁工艺设计和分选后尾渣有效成分的分级分类利用方法替代冶金及建材用石灰石出发。通过固废转炉钢渣可磁选价值评价方法和钢渣分级选铁工艺设计,对物料进行分级和自清洁研磨结合的分离方式,有效解决了钢渣中渣、铁分离难、含铁料品位低等难题,采用“两筛、两磁、一磨”高效的选铁工艺,使含铁料MFe金属铁含量达到70%以上,尾渣占比从65%提高到83%。采用分选后尾渣有效成分的分级分类利用方法替代冶金及建材用石灰石,使小颗粒钢渣分别应用于烧结熔剂和水泥铁质校正生料,大颗粒钢渣分别应用于高炉炼铁助熔剂和转炉炼钢造渣。小颗粒钢渣(0-10mm)用于烧结熔剂,以充分利用钢渣中的氧化钙成分,其在烧结系统的配加量稳定在1.5%,使料层厚度、主管负压和废弃温度等烧结矿各项工业烧结指标满足相应要求,转股强度指数提高0.14%。小颗粒钢渣用于水泥铁质校正生料,以充分利用钢渣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钙成分,其在水泥生料系统中的配加量稳定在4.5%,配加后的水泥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水泥标准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要求。大颗粒钢渣(10-60mm)在高炉炼铁用助熔剂应用研究,以实现全组分的利用,特别是氧化钙、氧化镁和氧化铁,不仅达到脱硫的目的,还能回收铁素资源,吨铁配加钢渣尾料在530kg左右,可增加生铁产量3.7%,降低吨铁焦炭消耗约35kg。大颗粒钢渣在转炉炼钢造渣应用研究,同样以实现全组分的利用,替代了多种炼钢辅料消耗,有助于实现“来渣”(快速形成液态渣)和避免炉渣“返干”(炉渣呈现稠渣状况),吨钢配加钢渣尾料8.668kg/t钢,使炼钢主要辅料平均减少757.3kg/炉,吨钢辅料消耗降低5.694kg/t钢。通过高效分级选铁和尾渣替代石灰石的综合利用,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废钢渣高效分选以及尾矿替代石灰石的综合利用工艺发明专利技术6项(均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转让4项),编制并颁布企业标准3项,为高利用率、低成本的固废钢渣处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已将钢渣分别应用于2家电炉冶炼企业(3万吨)、4家水泥企业(20万吨)、2家高炉企业(20万吨)、1家大型钢铁企业(12万吨),使钢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远高于国内钢厂30%的比例,已推广应用于攀西地区的钢铁企业,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节能减排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标准编号)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证书编号
(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发明

转炉钢渣热闷及渣、铁分离方法和副产物的应用

中国

201310626396.6

2015.09.02

国家知识产权局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蒋光旭;钱文许;钱强

有效

发明

一种测定钢渣中磁性铁含量及其粒径分布的方法

中国

201310451013.7

2017.01.18

国家知识产权局

重庆大学

刘清才;兰苑培;丁健;刘浪;徐敏人;朱博洪;牛德良;杨强

有效

发明

用转炉钢渣烧结水泥的施工方法

中国

201410384459.6

2016.06.29

国家知识产权局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范泽宇;李贤书;钱强

有效

发明

一种从钢渣磁选粉中回收金属铁的方法

中国

201610994169.2

2018.08.31

国家知识产权局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范泽宇;李贤书;钱强

有效

发明

加速降低转炉钢渣压蒸粉化率

中国

201010213807.5

2011.11.23

国家知识产权局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蒋光旭;钱文许;钱强;梁景涛

有效

发明

高炉铁水固态渣中渣、铁分离的方法

中国

201310642541.X

2015.05.20

国家知识产权局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蒋光旭;钱文许;钱强;

有效

标准

钢渣粉

中国

Q/68235126-1.053-2015

2015.03.05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范泽宇;张入元;钱强

维持

标准

渣钢

中国

Q/20435239-0.016

2015.03.05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范泽宇;张入元;钱强

维持

标准

渣铁

中国

Q/20435239-0.015

2015.03.05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范泽宇;张入元;钱强

维持

 

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5/部,非必填)

序号

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

/作者

年卷页码

(xx年xx卷

xx页)

发表时间(年月 日)

通讯作者(含共同)

第一作者(含共同)

国内作者

他引总次数

检索数据库

论文署名单位是否包含国外单位

1

低品位钢铁渣高效提质利用研究

2017 年第45卷

第3期,44-49.

2017年6月

钱强

钱强

钱强

0

期刊

2

比重法测定钢渣中磁性铁含量

2014 年第34卷

第8期,45-49.

2014年8月

刘清才

兰苑培

杨剑、蒋光旭、钱强、杨强、张天龙

0

期刊

3

低品位钢渣磁选粉在烧结工艺中的应用

2018 年第43卷

第3期,43-46,68.

2018 年

6 月

钱强

钱强

钱强

3

期刊

4

转炉钢渣在西南某水泥厂的应用实例

2018 年第43卷

第6期,72,83.

2018 年

6 月

钱强

钱强

钱强

0

期刊

5

高炉冶炼渣回收熔炼技术研究

2017年第43卷

第3期,37-39.

2017 年

6 月

钱强

钱强

钱强

0

期刊

合  计

6



注:论文、专著可以不提供,若提供则需满足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或国内出版的专著不少于1篇/部

5.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 名

排名

行政

职务

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范泽宇

1

经理

高级政工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第一负责人,组织,完成了《低品位钢铁渣高效提质及尾渣综合利用》项目,对钢渣高效提质及尾渣资源综合利用均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部分工作见代表性发明专利2

钱强

2

高级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攀钢钢渣尾料在高炉中替代石灰石的应用研究。对提质后钢渣尾渣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部分工作见代表性论文5

张入元

3

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冷态钢渣块料返回转炉炼钢再利用的应用研究。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部分工作见发明专利2项。

刘军

4

董事长

高级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项目的实施、审查及管理。

周登科

5

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转炉钢渣用于铁质校正料在新型干法水泥中的应用研究。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

郑义全

6

党委副书记

人力资源管理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磁选钢渣粉在烧结工艺中的应用研究》。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

刘清才

7

副院长

教授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攀钢钢渣显热回收及增效利用研究》。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部分工作见发明专利1项。

王俊

8

主任

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电炉炼钢降耗精料科技攻关》。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

余韵

9

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攀钢转炉钢渣闷泼法处理工艺改进》。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

候盛东

10

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主持完成了《提高钢渣粉筛分效率的试验研究》。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

谢丽娟

11

科长

高级工程师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

兰苑培

12

教授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面负责转炉钢渣分级选铁部分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部分工作分别见发明专利和论文2。

刘维燥

13

教授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负责项目的研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对钢渣高效提质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和研究策略。

 

6.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6.1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在本项目中统筹规划、设计、主导了以实现固废转炉钢渣替代石灰石的低碳绿色化生产,通过采用钢渣可磁选价值评价法和尾矿有效成分的分级分类利用方法,开展了固废钢渣高效分级选铁和分选后尾矿全组分应用研究,获得了“两筛、两磁、一磨”的高效工艺及相关配套装备,实现固废钢渣全利用。发表25 篇论文(含3篇核心期刊),授权6 项发明专利,制定3项企业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在如下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1)项目的规划、管理、组织等相关事宜;(2)项目实施中的人员配备;(3)项目实施中的主要设备的提供;(4)为该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装备、人员等条件支撑;(5)项目产品推广应用。成果为攀西地区固废钢渣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国内的相关企业提供重要借鉴,并为国家提倡绿色环保的治理研究工作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和借鉴作用,成为全国领跑者,并于2017年顺利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组织的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第二批)。

6.2重庆大学。以合作形式,参与了本项目的开发和应用,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内容:1)项目中固废转炉钢渣的分级选铁实验方案设计;(2)项目中固废转炉钢渣的分级选铁实验测试研究;(3)项目实施中固废转炉钢渣的分级选铁实验方法及实验技术研究;(4)项目实施中固废转炉钢渣的室内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及人员配备。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已超过或达到现有的传统技术水平和相关设计指标。

 

 

 

 

 

 

 

 

 

 

 

 

 

 

项目二

1.项目名称

    农产品制冷制热耦合节能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应用

2.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针对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因冷藏、储运技术跟不上而造成农产品盛产期滞销(甚至倾倒)的现状和国内外大宗农副产品盛产期存在冷冻和干燥分离独立建库一次性投入大、智能化程度低、工况单一、能耗高、操作管控分散、能量损失大、对环境造成影响等诸多实际问题,从热力计算、功耗分析及系统配置入手,采用理论、实验和现场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了一种用于多工况的冷冻与干燥一体式系统,并研制出农产品制冷制热耦合一体集成节能成套装备。利用研制的高温传热装置及适配的双效冷凝器、实现干燥升温、回液降温、能量充分回收利用的多重功效;优化了冷凝器、蒸发器的路径设置及换热面积配比,设计出了联合运行工况的最佳温区控制;研制了智能温控换向气流导向装置,突破了制冷、制热耦合一体化系统在主机不停机状态下进行各工况连续转换的技术瓶颈;并结合现代测试技术、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研制一套制冷与干燥技术集成控制系统,并开发远端手机APP,实现远程智能控制。该技术成果,填补了多工况的冷冻与干燥一体化技术及制冷制热耦合节能关键技术与装备在国内外的空白,验证了冷热双效循环的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稳定性及节能效果,获得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获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1篇。

该项目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应用,既是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三项重点之一(“乡村发展方面,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又满足了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3.项目简介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副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品种多、地域广,但农副产品保质保需管控难,受区域及季节限制,产地盛产期产品过剩,很多地方因冷藏、储运技术跟不上而造成农产品盛产期滞销(甚至倾倒)的现状,农户抗风险能力差,收入低,极大影响种植积极性,这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农业产销难题。国内外农产品冷冻和干燥方式普遍采用冷热分离独立建库,单工况高能耗运行的方式,存在设备投入贵、运行成本高、操作管控分散、能量损失大、对环境造成影响等诸多问题。若采用简单的冷热联合运行,存在介质过冷度和压缩机回气过热度控制难、冷凝器的合理路径和换热面积配比及智能工况模式转换等技术瓶颈。开发一种多工况的冷冻与干燥一体式系统,并研制出制冷、制热耦合一体化节能装备,既可实现联合运行工况的最佳温区控制及余热循环回收利用,又解决了系统智能控制及工况模式转换下的压缩机频繁启停造成的不良影响等难题。项目既是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又缓解了农产品错峰销售的产销矛盾,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同时实现高效、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从热力计算、工况能耗分析及系统配置入手,采用理论、实验和现场相结合的方法,攻 克了冷热集成系统优化布置、排湿能量循环利用及自动控制等问题,开发了多工况的冷冻与干燥一体式技术体系,制造出冷热一体化节能成套装备,形成了螺杆机和活塞压缩机两个类别的一体化成套装备,具体内容如下:

   3.1主要技术内容:

   (1)开发了一种用于多工况的冷冻与干燥一体式系统,并研制出具备多工况运行的农产品冷冻与干燥耦合一体化成套节能设备,实现了冷热双效循环利用。

   (2)研制了高温传热装置及适配的双效冷凝器,设计了联合运行工况的最佳温区控制。形成了不同冷凝器、蒸发器的合理路径设置及换热面积最佳配比,解决了干燥传热、回液过冷度及排湿余热循环利用的关键难题。

    (3)利用现代测试技术、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研制一套制冷与干燥技术集成控制系统, 并开发远端手机APP,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4)研制了智能温控换向气流导向装置,实现多工况切换,突破了制冷、制热耦合一体化系统在主机不停机状态下进行各工况连续转换的技术瓶颈。

    3.2授权专利情况

    获得“冷冻与干燥能量循环利用的节能系统”等国家授权专利9件(发明专利2件),获软件著作权一项,发表论文一篇。

    3.3技术经济指标:

    该技术一次性设备投入较冷热分离独立建库减少30%;综合能效比平均达到6,较单一运行的能效比(2.03.6)提高67%-200%,运行能耗较独立建库运行平均降低40%.

    3.4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自2016年着手研究并不断创新完善,填补了农产品冷热热耦合一体化在国内外的空白, 在德昌茂源长冷热一体化项目应用成功后,推广应用4年多,相继在云贵川渝等地近200家用户应用该技术,统计具有代表性的36家用户节省费用达14465万元,节约 103324 吨标准煤,因节能减少CO2排放25752吨。验证了冷热双效循环的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稳定性及节能效果,既满足了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又实现了高效、节能减排,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4.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见表1):

1:表1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有效状态

1

发明专利

用于多工况的冷冻与干燥一体式系统

 

中国

ZL202110472774.4

2022.04.22

第5101564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冯成德罗红宇杨海宾

有效

2

发明专利

冷冻与干燥能量循环利用的节能系统

中国

ZL201810378887.6

2020.10.09

第4022597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

有效

3

实用新型

双级冷凝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中国

ZL201820606621.8

2018.11.27

第8131164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

有效

4

实用新型

自动化封闭式循环风干系统

中国

ZL201520219579.0

2015.10.28

第4707177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

有效

5

实用新型

循环风干系统

中国

ZL201520219372.3

2015.11.04

第4709764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

有效

6

实用新型

一种提高桑葚干燥品质的干燥室

中国

ZL201822274250.0

2019.11.05

第9576802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李恩金、杨海宾

有效

7

实用新型

循环式节能干燥房

中国

ZL201520969325.0

2016.05.04

第5180177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

有效

8

实用新型

一种大量恒温热水供应用节能式热水装置

中国

ZL201822273725.4

2019.10.22

第9508390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李恩金、杨海宾

有效

9

软件著作

空气能与太阳能组合供热管理系统V1.0

中国

2018SR800369

2018.10.08

第3129464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

有效

10

实用新型

一种耦合冷冻与干燥职能温控换向气流导向装置

中国

ZL202122694118.7

2022.05.03

第16408685号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罗红宇

有效

 

5.主要完成人情况(见下表):

表2主要完成人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技术职称

文化

程度

工作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

罗红宇

 

1978.08

工程师

大学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总体设计、基础研究、技术管理

2

杨海宾

1974.12

高级工程师

大学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基础研究、技术管理

3

冯成德

1962.09

副教授

研究生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基础研究、技术管理

45

李培树

1964.12

教授级高工

大学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基础研究、技术管理

5

赵  清

1966.05.

政工师

大学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资金筹措及统筹管理

6

孙  利

 

1973.11


中专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技术资料的收集、现场实施

7

李  兵

1970.11

高级工程师

大学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现场安装、调试

8

骆家辉

2002.06


大专

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项目的现场安装、调试









6.主要完成单位及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四川鸿旺同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贡献:对本项目资金筹集、立项、研究、实施。针对国内外大宗农副产品盛产期存在冷冻和干燥分离独立建库一次性投入大、智能化程度低、工况单一、能耗高、操作管控分散、能量损失大、对环境造成影响等诸多问题。从热力计算、功耗分析及系统配置入手,采用理论、实验和现场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制冷制热耦合一体集成节能成套装备。利用研制的高温传热装置及适配的双效冷凝器,实现干燥升温、回液降温、能量充分回收利用的多重功效。并优化了冷凝器、蒸发器的路径设置及换热面积配比优化,设计出了联合运行工况的最佳温区控制。研制了智能温控换向气流导向装置,制冷与干燥技术集成控制系统,并开发远端手机APP,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项目三:

1.项目名称

中重度前列腺增生症McNeal分带激光剜切汽化术的尿控及射精功能保护研究

2.提名单位意见

项目围绕泌尿外科精准化前列腺切除ERAS技术需求,系统研究影像解剖学/尿流动力学/射精通路/创面修复理论/病理学基础和前列腺McNeal分带策略、全新提出激光选择性前列腺剜切技术理论闭环。适用于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针对尿失禁和逆向射精和术后LUTS等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治疗痛点,建立精准前列腺切除的数学模型及关键技术。形成激光能量医学模式下的前列腺微创治疗临床共识和ERAS路径。拟建立全新的经尿道微创治疗BPH的金标准。目前主流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滥觞于开放前列腺摘除术。极易产生尿失禁和逆向射精,术后LUTS持续时间长,治疗成本高,并发症多。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痛点和难点,亟待微创治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创新。

攀钢集团总医院在BPH治疗领域率先提出和开展的此项临床研究,有望系统性解决上述困扰,是BPH微创治疗原创理论和关键技术在ERAS方向上的重大突破,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治疗经济学价值。该研究成果已在省内外多家医院进行推广,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3.项目简介

经尿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有取代金标准TURP,日益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剜除术以精阜为标志和尿道外括约肌为“支点”,进行沿前列腺包膜的腺体剜除,尿失禁的发生率很高,同时前列腺的中央带及外周带切除过度,射精管不可避免的受到毁损,逆向射精普遍发生,且精液量明显减少,术后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该项目从前列腺组织胚胎发生及组织病理学的McNeal前列腺分带的角度,创造性的研究经尿道激光的精准分带“剜切+汽化”术,既没有尿道外括约肌的损伤威胁,又充分的切除产生的梗阻的前列腺组织,且保留部分功能性的前列腺和射精管,从而实现解除梗阻、完美尿控、保留射精功能的治疗效果。颠覆了目前在中国泌尿外科学界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大众理念,极大地促进泌尿外科学界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激光治疗的理想范围和治疗意义的认知,从而使广大患者将此项手术的并发症降到最低,项目应用推广过程中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5/部,非必填)

序号

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

/作者

年卷页码

(xx年xx卷

xx页)

发表时间(年月 日)

通讯作者(含共同)

第一作者(含共同)

国内作者

他引总次数

检索数据库

论文署名单位是否包含国外单位

1

Explore:The Value of Prostatic Calculi in Prostate Surgery

2020年第4卷第1期第21-24页

2020年3月24日

万里

肖川

肖川、李璐宏、王勇、 易正金、刘翔宇、李素琼、曹景朝、唐芮鹏、

李鑫、万里

0

SCI

2

1470nm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日间手术模式的疗效观察

2020年第30卷第19期第91-94页

2020年2月27日

王勇

曹景朝

曹景朝、易正金、王勇

2

核心期刊

3

经尿道1470nm激光汽化与经尿道电切 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2019年第36卷第6期第628-629页

2019年12月

王勇

曹景朝

曹景朝、易正金、王勇

1

期刊

4

近体温利多卡因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液对前列腺激光剜切 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研究

2020年第37卷第5期第499-501页

2020年10月

王勇

万里

万里、王勇、李素琼、 曹景朝、肖川、易正金、 刘翔宇、李鑫、王树斌、 降初拉姆

65

期刊

5

Correlation between Prostatic Calculi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2020年第 02卷第1期

第44-46页

2020年1月30日

肖川

唐芮鹏

唐芮鹏、肖川

0

SCI

合  计

68



注:论文、专著可以不提供,若提供则需满足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或国内出版的专著不少于1篇/部

5.主要完成人情况

姓 名

排名

行政

职务

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王勇

1

科主任/院长助理

正高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负责人

万里

2

主治医师

中级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SCI论文的撰写、发表、软著

易正金

3

常务副院长

正高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曹景朝

4

副主任医师

副高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刘翔宇

5

医师

初级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肖川

6

主治医师

中级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唐芮鹏

7

主治医师

中级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魏绪磐

8

医师

初级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罗云

9

主治医师

中级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王树斌

10

主治医师

中级

攀钢集团总医院

攀钢集团总医院

项目研究人员,参与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6.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钢集团总医院作为项目研究单位,围绕泌尿外科精准化前列腺切除ERAS技术需求,系统研究影像解剖学/尿流动力学/射精通路/创面修复理论/病理学基础和前列腺McNeal分带策略、全新提出激光选择性前列腺剜切技术理论闭环。在本项目中统筹规划、设计、主导了中重度前列腺增生症McNeal分带激光剜切汽化术,以精阜和输尿管开口为平面,平面之上切除,平面之下保留,术后可以保留射精管等性器官,且有效减少术后尿失禁风险。该项目发表17篇论文,软著10项,1次成果评价为国家领先技术,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近两年进行了4次省级、2次国家级的公开学术交流、演讲,在省内及云南地区多家医院进行技术推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攀钢集团总医院在如下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1)项目的规划、管理、组织等相关事宜;(2)项目实施中的人员配备;(3)项目实施中的主要设备的提供;(4)为该项目的研究提供了装备、人员等条件支撑;(5)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

 

 

 

项目四:

1.项目名称

/氮化钒钛粉体的研发及其在钛基硬质合金中的应用

2.提名单位意见

钨基硬质合金及钛基硬质合金是我国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关键硬质材料,被誉为“工业牙齿”。钨是我国重要战略稀缺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消耗变得紧缺,价格逐年攀升,国家为此采取了系列措施,限制钨资源过度开采,鼓励用其它材料替代钨制品。因此,利用攀西钒钛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基硬质合金及产品并推广应用对延伸我国钒钛产业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该项目围绕机械加工、矿山工具等领域对“高强、高韧、高硬度”钛基硬质材料的迫切需求和存在的瓶颈问题,针对钛基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的芯-环结构存在内应力大且难控制难题,开发了在环相中引入VC的技术,有效降低了芯-环界面内应力;针对钛基硬质合金原料影响产品性能难题,开发了钒原料提纯及碳/氮化钒钛粉体制备工艺技术,提高了钛基硬质合金产品性能的稳定性;针对钛基硬质合金强度与韧性难兼顾的技术难题,通过加入IVVI过渡族金属元素从粘结相中原位析出(Ti,V,W,Mo)C强化相,较好保证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形成了以攀西钒钛资源为主要原料,从合成碳/氮化钒钛粉体到生产钛基硬质合金产品的全套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技术原创性和先进性突出。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被专家委员会评价为: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3.项目简介

钨基硬质合金及钛基硬质合金是我国高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关键硬质材料,被誉为“工业牙齿”。钨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稀缺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消耗变得越来越紧缺,价格逐年攀升,国家为此采取了系列措施,限制钨矿资源的过度开采,鼓励用其它材料替代钨制品。钛基硬质合金与钨基硬质合金相比,具有密度低(TiC约为WC1/3)、硬度和耐磨性好、化学性能稳定等优良特性,在精加工、半精加工领域的综合性能可与钨基硬质合金相媲美,甚至展现出比钨基硬质合金更优异的抗粘结、抗氧化等性能,是目前可以部分替代钨基硬质合金的最佳耐磨材料。因此,利用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基硬质合金及产品并进行推广应用,对保障我国先进制造等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近十年来,在四川省和攀枝花市重大科技项目的资助下,项目组紧紧瞄准钛基硬质合金“高强、高韧和高硬度”的综合要求,攻克了以下3个技术难题,以攀西钒钛资源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氧含量为0.298wt%、平均粒度为2.75μm的碳/氮化钒钛粉体和抗弯强度为1501MPa、硬度为HRA93.9的钛基硬质合金,形成了以攀西钒钛原料合成碳/氮化钒钛粉体到生产钛基硬质合金及耐磨结构材料和切削刀片产品的全套技术,为低成本替代钨基硬质合金提供了技术支撑。

针对钛基硬质合金原料影响产品性能的技术难题,以偏钒酸铵、钛白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控制钒钛原料比例、配碳系数、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等技术参数,揭示了碳热还原分段法制备碳化钒钛的物相演变机制,开发了碳/氮化钒钛粉体制备工艺技术,提高了钛基硬质合金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针对钛基硬质合金强度与韧性难兼顾的技术难题,通过加入IVVI过渡族金属元素从粘结相中原位析出(Ti,V,W,Mo)C强化相,保证了材料的综合性能。

针对钛基硬质合金制备过程中的芯-环结构存在内应力大且难控制的难题,开发了在环相中引入VC的技术,打破了VC在硬质合金中作为微量添加剂的局限,有效降低了芯-环界面内应力。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相关论文10篇,创新性显著。针对本项目的科技成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四川省金属学会先后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价,评价结果均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工业化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标准编号)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证书编号
(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发明专利

碳化钒钛的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410366276.1

2016-05-04

2060239

攀枝花学院

陈敏;许子路;方民宪;张雪峰;金佳舟;陈诚

有效

发明专利

碳氮化钒钛基硬质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中国

ZL201510232867.4

2017-03-29

2428464

攀枝花学院

陈敏;张雪峰;肖玄;任杰;方民宪;谭斌;陈宏;严盼

有效

发明专利

碳化钒钛基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ZL202010047316.1

2020-11-24

4111547

攀枝花学院

陈敏;方民宪;张雪峰;马一川;肖玄;王淅茹;谭斌

有效

发明专利

碳化钛钼陶瓷粉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410418798.1

2015-09-02

1773843

攀枝花学院

陈敏;张雪峰;邓刚;肖玄;方民宪;陈伟;钟华杰;许恒新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高纯五氧化二钒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610778629.8

2018-04-20

2889823

攀枝花学院

崔旭梅;张贵刚;陈孝娥;蓝德均;左承阳;赵英涛;曾志勇;丁虎标;张雪峰

有效

发明专利

钛基金属碳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410464984.9

2017-03-15

2413101

攀枝花学院

庞立娟;方民宪;张雪峰;邓刚;肖洪;易飞;杜刚

有效

发明专利

碳化钛和碳化钒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中国

ZL201310598015.8

2015-04-22

1644812

攀枝花学院

方民宪;许子路;张雪峰;孙青竹;邓刚;范兴平;冯瑶;李思艾;王勇

有效

 

5.项目主要完成人

陈敏、张雪峰、肖玄、谭斌、蒋燕、何俊霖、邹政、李佳

6.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6.1牵头单位攀枝花学院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碳/氮化钒钛粉体及钛基硬质合金的制备技术。

6.2参与单位成都邦普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钛基硬质合金在精加工、半精加工切削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6.3参与单位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钛基硬质合金在结构耐磨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五:

1.项目名称

利用大宗固废制备压裂支撑剂核心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2.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针对传统的压裂用陶粒支撑剂生产工艺采用的原材料为耐火粘土矿、铝土矿、高岭土、陶瓷土等粘土矿,生产成本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创造性的开发出了使用攀西地区煤碳洗选产生的煤矸石、钒钛产品冶炼产生的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及钢铁冶金工业炉更换下来的废弃耐火砖以及建筑用废弃砖块、表外矿为主要原料,配加低品位粘土矿及其他辅料,通过固相烧结法产生固相反应,实现矿相的重新构建,形成弥散的均匀分布的硬质碳化物,减少了对优质高品位矿资源的依赖,增强产品的强度和抗破碎能力。形成了利用大宗固废制备油气开采用压裂支撑剂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该项目实用性强,易于推广运用,创新点多。

该项目研究成果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实用12项,支撑了其产业化运用。

该项目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运用,减少了原矿石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无害化处理大宗固体废弃物上切实可行,有效解决了固废在处理方式不彻底、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占用土地资源、二次污染、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创新性强,整体技术及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提名该项目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3.项目简介

3.1本项目源于公司承担的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项目:低铝高硅铝土矿制备陶瓷颗粒支撑剂中试及产业化(13-0459)。

项目有效解决大宗固体废弃物在处理方式、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占用土地资源、二次污染、矿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项目充分利用攀西地区固废如煤碳洗选产生的煤矸石、钒钛产品冶炼产生的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及钢铁冶金工业炉更换下来的废弃耐火砖以及建筑用废弃砖、表外矿为主要原料,配加公司自产低品位粘土矿及辅料,采用固相烧结法生产压裂支撑剂,其中的有益元素通过烧结过程的固相反应,实现矿相的重新构建,形成弥散的均匀分布的硬质碳化物,减少了对优质高品位矿资源的依赖,增强产品的强度和抗破碎能力。

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生产,现有产能35万吨/年,建成全国最大单窑生产线2条。近三年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达35万吨,综合利用产品产量达24万吨,实现营收达4.76亿元,新增利润7140万元,税收3300万元,新增就业人数100余人。

3.2曾获得科技奖励情况

2008年12月,低铝高硅铝土矿制备陶瓷球工程陶瓷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名称

授权号

日期

发明专利

含硬质碳化物的陶瓷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ZL200910305501.X

2011/3/30

发明专利

一种陶粒滤料的制备方法

ZL201610473649.4

2018/10/26

发明专利

低密度高强度陶瓷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ZL201410160891.7

2015/3/15

发明专利

利用高铝硅酸盐尾矿及

ZL201610473649.4

2018/10/26

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石英砂尾矿和污泥制作的陶粒及其制 备方法

ZL201410139206.2

2015/10/7

5.主要完成人

姓名

排名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樊荣

1

副高级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华彬

2

正高级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樊书芩

3

其他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廖利

4

中级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桑红梅

5

其他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钟玉王

6

中级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晓燕

7

中级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白华琴

8

中级

攀枝花秉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本项目由我公司独立承担,起研发由我公司自主立项进行。项目立项后,公司成立了专项课题小组,并持续不断补充各专业人才,更新科研设备,保证项目研发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设备。在公司的支持下,课题小组通过分析各类固废物相结构及元素成份,模拟构建颗粒内部结构,重新制定产品配方,打破传统工艺,开发了利用大宗固废制备油气开采用压裂支撑剂技术,消除了对优质高品位矿资源的依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创新性的利用各类固废制备符合技术标准的压裂支撑剂,正真意义实现了无害化、高价值、低成本、高效化、低碳化利用固体废弃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组织了相关专利申请、市场运用推广及知识产权授权等工作。目前已建成年产35万吨支撑剂生产线,全国最大单窑生产线2条。

    下一步,公司研发团队将持续加强各类固废综合利用的研究及关键技术突破,为进一步强化固废综合利用提供支撑和保障,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项目六:

    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王进,男,汉族,1986 3 月生,中共党员,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攀钢集团西昌钒制品科技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

    该同志长期从事钙化提钒工艺的研究和工业应用,在钙化焙烧-硫酸浸出理论和工程实践中做出了系列创造性成果,对钙化焙烧提钒工艺制备氧化钒、钒铁基础问题及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12 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8 篇,其中 SCI 检索 3 篇,EI 检索 1 篇,中文核心检索 4 篇,他人引用累计 23 ;授权专利 2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0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完成四川省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钙化清洁提钒工艺技术推广应用研究”1 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发明了《氧化钒生产中钒渣钙化焙烧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一种钒分级浸出的方法》《钙化熟料酸浸方法》等专利,实现了现场生产参数的稳定控制和经济技术指标的稳步提升。将钙化焙烧、酸浸、沉钒、钒铁冶炼的新技术原理推广到攀钢集团西昌钒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业生产中,编制了《氧化钒清洁生产通用工艺技术规程》《钒铁通用工艺技术规程》等技术操作规程,实现了氧化钒和钒铁收率的稳步提升。通过钙化提钒清洁过程及原理的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化学工程、冶金过程、环境生态工程等学科发展,推动了钙化提钒行业技术的进步。

    提名为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