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智链—成为科技企业与政策红利之间的超级链接者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致远智链
ZHI YUAN ZHI LIAN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
关于提名202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公示
来源:自贡市科学技术局 | 作者:自贡市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时间: 2022-05-09 | 1173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四川省科技厅关于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拟提名202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目进行公示并听取意见,公示期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关单位或个人对拟提名项目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在2022年5月13日前向自贡市科学技术局提出(写明异议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地址),自贡市科学技术局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将对拟提名项目进行复核。

市科技局成果转化科联系人及电话:李玘玢,8109127

市科技局机关纪委联系人及电话:胡珍静,8107317



附件:自贡市拟提名202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清单

 

自贡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9日

 

 

 


附件:

自贡市拟提名202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项目简介

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1

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悬浮树脂产业化新技术开发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毅、蔡勇、张楠、徐勇、黄伟槟、张金刚

本项目开展了聚合配方、后处理装备和工艺研究,以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生产方式实现了高性能悬浮树脂产业化。取得主要创新和成效如下:(1)自主开发高剪切全混流结构反应釜,提升了相际传质速率。(2)自主开发不使用含氟分散剂制备改性PTFE的聚合技术,同时,开发了特种改性单体连续补加技术,聚合物分子链接支特种改性单体的含量一致性得到提升。(3)自主开发高性能PTFE均聚树脂聚合技术,实现对悬浮聚合体系稳定性的控制和聚合物分子量的提升。(4)自主开发定向连续高剪切泵体式粉碎技术,提高了对物料粉碎的有效性,提升了树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5)采用上述技术获得的树脂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广泛应用于高端填充和车削膜领域,实现了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

项目获得授权专利4项。产品产能达5000t/a,PTFE悬浮树脂总体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打破了国外垄断和封锁,其中3类产品已被认定为国家、省市重点新产品。

专利:

1.一种悬浮法聚四氟乙烯树脂的粉碎设备和粉碎方法;

2.一种聚四氟乙烯悬浮树脂的气流干燥系统;

3.一种悬浮法制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回收装置和回收方法;

4.一种PTFE悬浮树脂的端基氟化处理方法;

2

免涂装耐候钢桥用焊接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轻化工大学

朱宇霆、郭栖利、罗宏、佘应堂、曾志超、杨飞、蒋勇、张克静、罗松、林毅

 

本课题围绕免涂装耐候钢桥的配套焊接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立足于材料设计、配方优化和工艺调控,旨在探究机理、增强性能,经过攻关,取得了“UWSB焊接材料焊接操作性能和焊接工艺性能优化调控技术”、“UWSB焊接熔敷金属耐低温增韧技术”及“UWSB焊接熔敷金属耐腐蚀技术”等核心技术,解决了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矛盾、焊缝低温脆性且不耐蚀的行业关键技术难题。通过项目实施,研制并量产了操作性能佳,工艺性能好,低温韧性优、耐腐蚀的药芯焊丝等免涂装钢桥用焊接材料,实现了免涂装钢桥配套焊接材料的国产化。项目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成功应用于免涂装耐候钢桥的建造。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一方面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的垄断和遏制,另一方面也为国家节约大量建设成本,同时大大缩短采购周期,为我国的桥梁建设铺路。

专利:

1、一种组合物、药皮、Q690免涂装用桥梁钢焊条及其制备方法;

2、适用于桥梁用Q500QE钢配套焊条及其制备方法;

3、抗拉强度800MPa级的金红石型药芯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4、一种具有高冲击韧性钢焊接用金属粉型药芯焊丝;

论文:

1、CHT91K2高强度桥梁钢焊丝熔敷金属的电化学分析

2、高强度桥梁钢焊缝微观组织及性能研究综述

3

超声多维度监测在急危重患者麻醉手术中的指导价值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卢彬、李强、余璇、母国、曹露、范彬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极其复杂,不良事件发生率都远高于其他择期手术患者。本项目麻醉医生利用超声对患者的麻醉手术进行多维度(多时段、多部位、多模式)监测,为围术期手术、麻醉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围术期安全。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对成人休克患者循环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的可行性研究”、“一种新型食道超声探测装置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的可行性研究”、“麻醉前快速超声评估及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对急危重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等项目研究,显示通过TEE监测指导休克患者容量管理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手术方式选择和麻醉管理,能实现对循环的精准管理,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专利:

1. 实用新型专利:李强;一种食道超声探测装置;

2. 实用新型专利:李强;超声波探测装置及医用检查装置;

 3. 实用新型专利:余璇、卢彬;一种快速判断动静脉的中心静脉穿刺针套件;

论文:

1. A modified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probe to improve imaging clarity.

2.麻醉前快速超声评估及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对急危重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指导作用;

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4.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

 5.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休克患者麻醉循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4

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数字化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吴超、邱桂刚、谭伦、邓佳燕、朱元芳、王翔宇、曾柏方、李涛、魏琴、申丹伟

本项目历时5年,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数字化相关技术,创造性的发展了“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数字化关键技术”理论,在国际上首次测量亚洲人群经骶1、2椎体横向螺钉通道参数,发现横向螺钉置钉的可行性,据此设计研发了骶髂螺钉固定的一体化导板、卡扣式组合导板和旋紧锁定式组合导板,为骨盆骨折的微创、精准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置钉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包括3D打印模型辅助术前钢板、钉棒系统预弯;数字三维模型下的骶髂螺钉钉道参数测量;骨盆骨折有限元分析;各种类型的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下骶髂螺钉植入。

项目研究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已转化专利3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8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2篇北大核心,被引次数27次;成功建设了我省唯一一家医院内数字医学中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专利:

1.一种拆卸式双侧型经皮个体化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装置; 2.一种个性化颈枕固定螺钉进钉导航模板; 3.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骨外科置钉通道的确定及验证方法; 4.一种组合式个体化骶髂螺钉导航模板及其制作方法; 5.一种旋紧锁定型骶髂关节螺钉植入辅助装置; 6.一种同时经骶1、2椎体骶髂关节螺钉导航模板;7.一种经髂骨外板的骶髂关节螺钉导航模板;8.一种组合式个体化骶髂螺钉导航模板; 9.一种旋紧锁定型骶髂关节螺钉植入辅助装置;

论文:

1. Combined 3D Printed Template to Guide Iliosacral Screw Insertion for Sacral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  2.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Aided by a New Drill Guide Template Combined with Fluoroscopy:

 3. Anatomical conditions and patient-specific locked navigation templates for transverse sacroiliac screw placement:

4. Feasibility of Atla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oronal Plane-A 3D Anatomic Analysis.

5. Three-dimensional anatomic analysis and navigation templates for C 1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perpendicular to the coronal plane:

6. 3D-Printed Screw-Rod Auxiliary System for Unstable Atlas Fractures:

7.3D打印技术辅助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8. 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入联合前环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5

高性能WC-Ni硬质合金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轻化工大学

吴翔、金永中(四川轻化工大学)、舒军、辛海艳、时凯华、胡启明、董凯林、苏伟(四川轻化工大学)、张华民、潘登、杨新宇、李思远

项目面向耐腐蚀硬质合金高端应用市场,针对我国WC-Ni硬质合金存在的烧结致密化困难、控碳难度大、易形成“镍池”异常组织等关键科学难题,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仲钨酸铵分级耦合闭式气流磨、第二类碳化物微量添加强韧化合金、“分段球磨+预加载压制+控碳烧结”一体化制备技术的集成创新,突破了高性能WC-Ni硬质合金的批量制备技术瓶颈。项目获得授权专利6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制定标准5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经成果评价,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饮用水系统用衬套、深海石油钻探用轴套、污水处理系统用密封环WC-Ni硬质合金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产品获得欧盟新版WARS 认证和中国RoHS质量认证,在国内外饮用水系统、深海石油钻探、污水处理系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2019-2021年期间,实现销售收入10.7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3亿美元。项目技术成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破高端产品国外垄断,引领了我国耐腐蚀硬质合金的行业技术进步,为我国钨资源高效利用开拓了新的高端应用市场,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专利:

1.一种超细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2.一种WC-Ni细晶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3.一种含有高熵陶瓷相的WC基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4.一种自动压制成型装置;

5.用于硬质合金微孔异形管材生产的组合模具;

6.一种碳化炉出舟装置;

标准:

1.硬质合金制品检验规则与试验方法;

2.硬质合金制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硬质合金密封环毛坯;

4.精密零件牌号;

5.自用碳化钨粉内控标准。

6

高SO2浓度/高效/高温海水1000MW机组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研发及应用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杨志忠、张锴、赵雪梅、邓毅、金黄、刘奇、苏加、陈锋利、张晶辉、李荣坤

本项目通过利用海滨火电厂凝汽器排出的冷凝海水作为脱硫反应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等,并对脱除烟气二氧化硫后的海水进行水质恢复后达标排放,过程中不产生固废或废水污染,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安全性、可靠性高,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低、环保效益突出等优越性,是海滨火电厂烟气脱硫的首选技术。 项目历时7年,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攻克了行业“三高”(海水温度高、烟气SO2浓度高、脱硫效率高)的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瓶颈,开发了东方锅炉第三代海水烟气脱硫技术,开发了“三高”海水脱硫工艺包,首次提出了SO2/海水比、曝气强度、曝气比功率等海水烟气脱硫的海水恢复系统关键技术评价指标,首次形成了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理论体系。

本项目国内外首创了针对海水温度高、SO2浓度高、脱硫效率高的两次海水洗涤、海水加碱等工艺新技术。率先开发了低成本的曝气池、低能耗自平衡均匀曝气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海水水质恢复系统;首次成功研制了高效海水喷淋+持水层填料结构、双母管+小喷嘴流量组合的喷淋层、海水排放局部水封等吸收塔装置。项目申请发明专利4件(已授权2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件。形成企业设计导则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成果已应用于包括海外“一带一路”项目—全世界首个最大烟气处理量的印尼爪哇7号2×1050MW燃煤以及土耳其、柬埔寨等火电机组烟气脱硫。

 

专利:

1.一种高效的海水烟气脱硫脱硝方法;

2.两次海水洗涤的烟气脱硫方法和装置;

3.一种海水烟气脱硫后酸性海水的水质恢复装置;

4.一种利用海水脱除烟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硫的装置;

5.一种海水烟气脱硫吸收塔;

6.多功能塔型技术的烟气脱硫工业试验装置;

7.海水脱硫曝气系统;

8.一种溢流装置;

9.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水质恢复系统;

10.一种海水烟气脱硫曝气水质恢复系统;

11.两次海水洗涤的烟气脱硫装置;

12.一种低海水量的海水烟气脱硫装置;

13.一种高效的海水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14.一种海水烟气脱硫吸收塔(实审);

15.一种海水烟气脱硫后酸性海水的水质恢复装置及恢复方法(实审)。

标准:

1.国家标准“燃煤烟气海水脱硫设备”;

2.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海水脱硫系统设计规程”

3.企业标准7项(未列)

7

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工程甲烷化核心设备关键技术及应用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李巧云、季敏东、郑周、刘兆川、王锦生、郭仲、郝利军、赵英权、银润邦

该项目对基于托普索甲烷化工艺包的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工程用转化器、废热锅炉和蒸汽过热器等核心设备进行了结构研究及制造工艺开发。开发出一种废热锅炉柔性管板与其中心管的连接结构和一种刺刀型换热管结构的换热器,解决了管板热应力大和单管板单管程纯逆流等技术难题;发明的长管端部堆焊方法,实现了长管端部自动堆焊提高了蒸汽过热器换热管端部焊接效率和质量;发明了一种封闭壳体内换热管与管板深孔焊的装配及焊接方法,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深孔焊质量。

项目实现了主流大型甲烷化技术核心设备的首次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解决了采用该技术甲烷化设备依赖进口及卡脖子的问题。项目研究成果在多个项目上得到应用推广,实现了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获得2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形成企业标准3项,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专利:

1.长管端部堆焊的方法;

2.一种提高封闭壳体内换热管与管板深孔焊质量的装配方法。

3.废热锅炉的柔性管板;

4.废热锅炉的柔性管板与中心管的连接结构。

标准:

1.废锅全焊透深孔管板焊作业指导书;

2.甲烷化1#蒸汽过热器(TOPSOE技术)制造工艺导则;

3.甲烷化废热锅炉(TOPSOE技术)制造工艺导则。

8

工业废气高效清洁燃烧及超高温亚临界蒸汽能量转化关键装备与应用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郑刚、曾洁、杨章宁、代雪松、刘一、林毅、倪勇、刘宇钢、李家全、张秀昌

项目针对工业可燃废气来源组成和燃烧特性复杂、发电机组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开展了工业可燃废气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研制了超高温亚临界蒸汽能量转化关键装备,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如下:

1)掌握了以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为典型代表的可燃废气动态成分组成、燃烧特性、辐射和对流传热特性,为可燃废气燃烧器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提出了多种可燃废气燃烧传热协同分区控制方法,开发了深度分级燃烧高效低氮可燃废气燃烧技术,实现了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成分混比频繁变化、热值剧烈波动时的稳定燃烧控制,解决了燃用多种可燃废气时换热不匹配的难题。

3)研制了新型旋流式和多枪式两种可燃废气燃烧器,分别解决了低热值可燃废气着火稳燃难题和高热值可燃废气高污染排放难题,实现了工业可燃废气高效清洁利用。

4)开发了第四代煤气发电技术,采用亚临界超高温蒸汽参数,使可燃废气发电项目机组发电效率绝对值提高3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

项目研究期间,制订企业标准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件,申请并受理发明专利1件,并发表行业期刊学术论文1篇。项目成果应用于广西盛隆等30余家单位,用户反映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利:

1.一种低热值煤气燃烧器;

2.低NOx焦炉煤气燃烧器;

3.燃多种气体燃料的汽包锅炉;

4.低NOx焦炉煤气燃烧器;

标准:

1.煤气燃烧系统设计导则;

2.煤气管道设计导则;

3.煤气锅炉防爆区域设定导则;

4.燃低热值气体锅炉选项导则;

5.燃低热值气体锅炉炉膛热负荷选取;

论文:

1.东方超高温亚临界燃煤气锅炉简介。

9

超长越野带式输送系统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及应用

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何洋洋、赵星、常新志、陈建东、周铁、汤勇、夏海强、赖洪吉、张 敏、梁小廷

 

本成果依托新疆东方希望带式输送机系统总包合同,研发“超长越野带式输送系统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输送途中粉尘污染、转载点粉尘污染、冬季严寒积雪导致设备和输送带覆冰等多个问题,首次实现输送系统定量多点(按需可调)分料,同时通过采用新型节能设计技术,大大降低能耗。系统建成后,仅发电一项,年节省费用1.8亿;优秀的使用体验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该项目申报了发明专利1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2篇,同时参编国家标准2项。截止目前,公司与中材国际、红狮水泥、中国铝业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曲线带式输送机销售合同,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

专利:

1.连续回流空气动力除尘器

2.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密封除尘导料槽装置

3.一种空气动力除尘器粉尘在线监控系统

4.带式输送机用涡流抑尘导料槽

5.带式输送机定量分料装置

标准:

1.带式输送机

2.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方法

10

燃用低热值煤气小容量亚临界锅炉关键技术及应用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刘正刚、王冬、白正青、毛继红、谷东梅、黄剑川、吴雪花

本项目针对高炉煤气的特性,对锅炉炉膛热力参数、控制烟气流速、水循环等问题进行研究,解决了低热值亚临界煤气锅炉的设计难点,并以1×80MW发电机组亚临界超高温煤气锅炉项目为依托,完成了锅炉的研制和工程实际验证。主要技术特点有:(1)定制的高效低氮燃烧器,有效抑制氮氧化物排放。(2)超高温亚临界压力参数第一次被应用于80MW级别的煤气发电机组,设计如此小容量超高参数的燃煤气锅炉也是国际首创。(3)研制了采用螺旋鳍片管的亚临界压力级别过热器。该成果已经成功投入商业运行,经检测和运行证明,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可靠,蒸汽参数、锅炉效率、污染物排放等多项运行技术指标满足或高于设计要求。技术可靠性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较好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利:

1.一种集箱集中布 置结构;

2.集箱内部隔板安 装结构;

3.集箱内部隔板安 装结构;

4.用于再热器集箱 的固定机构;

5.用于油气燃烧器 区域水冷壁跳管 的耐热浇注料固 定结构;

6.一种用于煤气锅 炉的大比例热负 荷调节装置;

7.一种弯管装置;

8.一种圆管夹具。

11

造纸固废焚烧处理CFB锅炉关键技术及应用

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韩大彬、郑军、徐颖明、康钦福、洛海洋、曹向飞、毛继红、罗灿、任亚萍、袁武、 李华斌、胡柳英、钟思梅、陈昕灿、王晓丽

该项目成果创新性地采用了浇注料前后向中部倾斜布置的布风板结构、大口径的落渣管结构、大炉膛结构、尾部烟道空烟道结构,提高了燃料流化的均匀性、排渣的通常性,延长了固废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燃烧效率,有效降低了高温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和粉尘浓度,防止过热器高温腐蚀及受热面之间积灰搭桥、堵塞。该成果已经成功投入商业运行,经检测和运行证明,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可靠,固废处理量、主蒸发量、锅炉效率等多项技术指标满足或高于设计要求。其可靠性、连续运行时间达到国内同内产品的领先水平,污染物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实现了较好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

1.燃工业固体废弃物的CFB锅炉;

2.一种CFB锅炉的水冷壁下部集箱结构;

3.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结构;

4.具有加强排渣功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

5.绝热式旋风分离器中心筒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