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智链—成为科技企业与政策红利之间的超级链接者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致远智链
ZHI YUAN ZHI LIAN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实行企业自愿申请制,每年认定1次,各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市经信委通知要求报送申报材料。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信委)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

0.00
0.00
  

       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实行企业自愿申请制,每年认定1次,各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根据市经信委通知要求报送申报材料。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经信委)负责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有关规定,开展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和推荐工作,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




好处意义: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好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倾向与政府背书: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可以享受政府的政策支持,获得政府背书,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2. 资金补助:新获批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政府资金补助,不同区域的补助金额不同,从几万到最高50万不等,成都市级的奖励为10万。

  3. 技术创新项目支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被优先支持列入国家、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并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

  4.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等,有助于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 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企业在同行业中获得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 品牌形象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有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在企业对外宣传、招投标等商业活动中具有积极作用。

  7. 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8. 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企业技术中心开展核心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应用和管理,有助于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质量。

  9. 促进产业升级:企业技术中心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支撑作用,有助于推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0. 激励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市经信局和区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支持和服务力度,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补助,还能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建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条件要求: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条件要求如下:

  1. 企业注册地:企业必须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 技术中心运行时间:已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并正常运行1年以上。

  3. 经济技术实力:企业需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

  4. 领导层重视:领导层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能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运行提供良好条件。

  5. 研发条件和投入:具备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

  6. 技术带头人和人才队伍: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的研究开发人才队伍。

  7. 组织体系和运行制度: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合理,运行制度健全,规划目标明确,产学研合作密切,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8. 经济指标要求: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4项指标,不低于限定性指标的最低标准。

  9. 统计法定职责:履行统计法定职责,向国家统计局报送了企业(单位)研发活动统计报表。

  10. 违法失信行为:企业在申请受理截止日期前两年内,不得存在司法、行政机关认定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11. 科创型企业特殊要求:鼓励科创型企业申报,需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满足近三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5000万元以上或企业估值达到5亿元以上,其主营业务收入不受限定性指标最低标准限制,其它指标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限定性指标最低标准执行。

这些条件涵盖了企业的注册资格、技术中心的运行情况、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领导层的重视程度、研发条件和投入、人才队伍、组织体系和运行制度、经济指标要求、统计法定职责履行情况以及违法失信行为的考量,是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基本条件要求。






程序流程: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程序流程如下:

  1. 发布通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发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通知,明确申报时限、认定条件、审核材料、认定方式与程序等事项。

  2. 自主申请:企业按照认定工作通知要求自主申请,自行组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审核材料,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审核材料提交至指定的行政服务大厅综合窗口。

  3. 审核材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企业提交的审核材料实行完整性、有效性与合规性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4. 专项审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通过审核材料程序的企业及其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有关技术创新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规定和专项审计规则,对企业及其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是否符合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基本条件开展专项审计。

  5. 核查评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通过专项审计程序确认,符合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基本条件的企业及其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组,开展专家现场核查评审会,提出综合性核查评审意见。

  6. 企业向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并按要求报送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评价表及必要的证明材料。

  7. 区(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对企业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和审查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市经信局

  8. 市经信局按照申报要求对申请企业进行资格审查

  9. 市经信局依据资格审查结果确定参加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审的企业

  10. 对纳入评审计划的企业,市经信局组织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专家或委托符合条件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评审

  11. 根据评审情况,市经信局组织有关单位和相关专家对评审通过企业进行现场核实

  12. 市经信局依据相关产业政策、评审意见、现场核实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判,确定拟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13. 市经信局对拟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向社会公示五个工作日,公示期无异议或经审核异议不成立的,由市经信局发文予以公布

以上步骤构成了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程序流程,企业需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以完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和认定工作。





准备材料: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1. 《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行业地位和竞争力、企业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企业技术中心基本情况、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资源整合情况等。

  2. 评价表及必要的证明材料:包括企业对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诺、相关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其他需提供的附件。

  3. 统计报表:主要包括“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和“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

  4. 专项审计报告:科创型企业需提供研发情况专项审计报告。

  5. 支撑材料:包括与国家统计局“三新”产业统计分类表对应的行业名称、代码标注截图,以及相关支撑材料(销售合同、产品发票等)。

  6. 软件企业认定证书或年度审计报告:软件企业需提供软件业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高于一定比例的明确审计结论。

  7.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表:按战略性新兴产业申报的须提供与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表对应的行业名称、代码标注截图,以及相关支撑材料(销售合同、产品发票等)。

  8. 工商营业执照: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9. 成立企业技术中心的文件:包括成立企业技术中心的相关文件。

  10. 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企业的财务审计报告。

  1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相关的国际、国内和行业重要资质证书。

  12. 企业管理体系证书:企业的管理体系证书。

  13. 产学研合作文件: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文件。

这些材料需要根据成都市的具体要求准备,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提交。请确保所有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符合申报要求。





收费情况: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收费情况如下:

  1. 成都市补贴标准:各区县奖励(几万-最高50万不等)+成都市奖励(10万)。这意味着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成功后,企业可以获得来自区县和市级的财政补贴,具体金额根据不同区县的政策有所不同,市级奖励为10万元。

  2. 区县奖励情况:不同区县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奖励金额有所差异,例如金堂县30万、温江区40万、新津20万、金牛区15万、郫都区20万、双流区20万、武侯区30万。

  3. 无收费项目:在官方公告中,并没有提到企业在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过程中需要支付的费用,申报和认定流程本身不涉及收费。

综上所述,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过程中,企业不需要支付费用,反而可以获得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具体的补贴金额根据不同区县的政策有所差异,市级奖励为10万元。





政策依据:



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政策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文件:

  1. 《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成经信发〔2024〕4号):该办法详细规定了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评价管理等内容,是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的主要政策依据。

  2.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办法》: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对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监督提供了规范,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也会参照该办法执行。

  3.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作为国家层面的指导文件,为地方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同样会依据此办法。

这些政策文件共同构成了成都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管理的政策框架,明确了企业技术中心的功能定位、认定标准、政策支持等内容,为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