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表 1~表 3 按要求填写后,作为上报文附件。其中,表 1 作为上报文附件 1;对于第一家拟推荐的企业技术中心,其表 2 和表 3 作为附件 2,第二家的表 2 和表 3 作为附件 3,以此类推。
表 1 推荐企业技术中心领域审核及评价得分汇总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申报主营业务 | 核定主营业务 1 | 是否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 | 评价得分 |
1 | |||||
2 | |||||
3 | |||||
…… |
其中:“核定主营业务”一栏中,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 2017 年第 1 号),填写相应章节号和内容。比如,推荐企业为××公司,核定主营业务为“1.1.1 网络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是否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一栏中,若填“是”,则按照《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 号)填写相应章节号和内容。
表 2 ××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核定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企业填报数据值 | 核定数值 |
1 | 主营业务收入 | 万元 | ||
2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 万元 | ||
3 |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 | 人 | ||
4 | 企业职工总数 | 人 | ||
5 | 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 | 人 | ||
6 | 技术中心博士人数 | 人 | ||
7 | 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 | 人月 | ||
8 | 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 | 项 | ||
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数 | 项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企业填报数据值 | 核定数值 |
9 | 国家级研发平台数 | 个 | ||
10 | 省级研发平台数 | 个 | ||
11 | 通过国家(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和检 测机构数 | 个 | ||
12 |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 万元 | ||
13 |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 项 | ||
14 | 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 | 项 | ||
其中: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 项 | |||
15 | 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和 行业标准数 | 项 | ||
16 | 新产品销售收入 | 万元 | ||
17 | 新产品销售利润 | 万元 | ||
18 | 利润总额 | 万元 | ||
19 | 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 项目数 | 项 |
表 3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情况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单位 | 权重 | 得分 |
创新投入 | 创新经费 | 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 | 万元 | 8 | |
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 | 12 | |||
创新人才 | 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 % | 7 | ||
技术中心拥有的高级专家和博士人数 | 人 | 4 | |||
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 | 人月 | 4 | |||
创新条件 |
技术积累 |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 项 | 5 | |
企业全部研发项目数 | 项 | 4 | |||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项目数占全部研发项 目数的比重 | % | 4 | |||
创新平台 |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 万元 | 4 | ||
国家级研发平台数 | 个 | 3 | |||
省级研发平台数 | 个 | 2 | |||
通过国家(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和检测 机构数 | 个 | 3 | |||
创新绩效 |
技术产出 | 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 | 项 | 5 | |
当年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 项 | 6 | |||
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数 | 项 |
4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单位 | 权重 | 得分 |
创新效益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 % | 10 | ||
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 % | 10 | |||
利润率 | % | 5 | |||
加分 | 加分 | 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 目数 | 项 | ≤5 |
咨询热线:138-8052-2077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9:00
周六至周日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