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明: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
(十)绿色建筑和交通。
1.新型装配式重组竹建筑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需求,系统开展新型装配式重组竹建筑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重组竹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技术瓶颈,建立慈竹基重组竹材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数据库;研发装配式重组竹结构节点连接成套技术和应用于重组竹建筑结构竹材产品;提出结构抗震、绿色低碳、防火安全的设计方法、设计指标及构造。
考核指标:突破新型装配式重组竹结构节点连接、结构抗震等关键技术1—2项;研发竹材创新产品2—3项;编制行业或地方相关技术标准1—2项;申请发明专利3—4项,获得5—8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公开发表论文4篇;在现代竹结构领域开展应用示范5个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1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面上项目。
支持开展绿色低碳建材、低能耗绿色建筑、智慧绿色交通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
(十一)安全。
1.食品安全
(1)食品中多种新污染物精准检测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重点围绕食品中氯酸盐、高氯酸盐、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丙烯酰胺、壬基酚、双酚A等典型新污染物关键测试技术需求,研究食品中多种新污染物的精准检测技术;研制用于食品中新污染物检测用的关键试剂、耗材、质控样品或基质标准物质候选物,搭建食品中多种新污染物精准检测监控技术平台,开展测试技术应用服务。
考核指标:突破食品中新污染物精准检测技术方法4—5项;研制食品中新污染物检测用试剂、耗材、质控样品或标准物质候选物2—3个;制定技术标准1—2项;申请专利1—2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以上;构建食品中新污染物精准检测技术平台,服务省内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50家次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1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2)成渝地区典型食源性病原菌基因组溯源及传播风险预测预警。
研究内容: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食品安全保障共享体系建立的迫切需求,研究建立贯通典型动物源性食品的“动物—食品—人群”食源性病原菌持续监测和溯源的技术平台;建立成渝地区特征性食源性病原菌的菌种库及基因组或质谱数据库;构建典型食源性病原菌的多维仿真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成渝两地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贯通成渝地区的“动物—食品—人群”食源性病原菌持续监测和溯源技术平台、全基因组或质谱数据库及预测预警模型;分离鉴定成渝地区食源性病原菌600—800株,建立成渝地区特征性重要食源性病原菌菌种库和耐药数据库(包含数据大于800条);建立食源性病原菌传播风险预警预测模型2—3个;申请专利不少于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项,公开发表论文5—6篇;建立食源性病原菌预警预测技术应用示范点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