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智链—成为科技企业与政策红利之间的超级链接者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致远智链
ZHI YUAN ZHI LIAN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
2024年成都市农业品牌提升项目申报指南
来源:金堂县农业农村局 | 作者:金堂县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时间: 2025-03-18 | 43 次浏览 | 分享到:



按照成农办〔2024〕24号《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成都市农业品牌提升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我县计划于2024年组织落实,现将申报要求印发,请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申报。
一、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报。按照自愿原则,于2024年3月23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县农业农村局。
(二)审定下达。由县农业农村局将申报资料上报至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上报项目予以评审,择优选择,审批下达申报实施方案及财政预算资金,由项目单位组织实施。
二、项目建设目标
以粮油、蔬菜、食用菌、水果、畜禽蜂产品及水产品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为重点,综合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等因素,实施4个单一农产品精品品牌培育。
三、项目申报条件
(一)主体条件。在登记机关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地、初级农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产地在成都市境内,至少获得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等称号之一。
(二)品牌条件。拥有鲜明的品牌标志、标识语等。申报品牌已经取得合法有效的商标注册证并连续使用三年,且商标注册人为品牌持有者。
(三)产品条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GAP)、名特优新认证之一且在有效期内,产品具有近三年及以上市场交易行为。实行质量追溯管理,纳入国家(省级)追溯平台管理,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同等条件下,对成都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府源”本市准入产品,予以优先考虑。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一)夯实品牌培育基础。构建全产业链条标准体系。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原则,加快产品环境、品种种质、投入品监管、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包装标识、分等分级、品牌营销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鼓励制定团体标准;集成编制特色鲜明、先进适用、操作性强的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1套;开展生产主体标准宣贯培训2次以上。提升生产基地按标生产能力。建设标准示范生产基地1个以上,支持基地开展生产、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设施设备标准化改造,改善标准化生产条件,推行绿色生产技术和生态循环模式,构建产加销一体的全链条生产经营模式。设立生产基地标牌,标明基地的种养品种、范围规模、技术措施、责任主体等内容,做好质量安全情况公示上墙。强化全程监管。实施全程监管能力提升行动。开展产品特征品质指标检测与评价,推动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提升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效益。支持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通过六统一,带动全域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升级。开展专业化全程化生产技术服务,将小农户纳入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5户以上。
(二)提升品牌营销能力。建立并有效运行精品培育过程及成果展示专区1个以上。培养优质农产品推广专员1名以上。支持品牌主体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展示推介、产销对接等活动。积极开展农业品牌宣传“五上”(上飞机、上高铁、上电视、上报纸、上新媒体)“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行动。 
(三)提升精品品牌价值。支持主体开展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质量认证;支持主体申报农业品牌目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目录等;支持主体参加全国性优秀品牌、品牌精品等评选;支持主体争创中国质量奖、名特优新、天府质量奖和天府名品等更高含金量的知名品牌。
(四)营造品牌消费环境。积极助力成都市“天府源”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进入“天府源”品牌序列的产品和基地各1个以上,参与成都“天府源”区域公用品牌提质增效项目。举办参加农产品消费促进活动,组织策划品牌消费活动。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结合,支持打造精品品牌市场专区、商超专柜、电商专馆、自媒体直播间等。
五、资金预算及使用要求
项目总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夯实品牌培育基础、提升品牌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营造品牌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申报。
联 系 人:张洪粟
联系方式:13730850271
附件1:成都市农业精品品牌培育项目申报书
附件2:成都市农业品牌目录申报书

金堂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