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智链—成为科技企业与政策红利之间的超级链接者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致远智链
ZHI YUAN ZHI LIAN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
关于2024年成都市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项目立项评审结果公示
来源: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 作者: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时间: 2024-11-19 | 4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4年市级财政农业重大投促活动专项资金分配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2024〕7-55)相关要求,现将2024年成都市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项目立项情况予以公示。

项目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9日—11月25日。在公示期内,如有提出异议的,我局将进行审查复核。公示期满,如无异议,将依照程序正式立项。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蜀锦路68号成都市农业农村局(1327室),联系电话028-61886856;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1408室),联系电话028-61883603。


附件:2024年成都市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总表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月19日



附件

2024年成都市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项目立项评审汇总表

 

区(市)县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内容

申报省级
财政补助额(万元)

/

/

/

900

四川天府新区

籍田街道

在籍田街道建设1个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示范区内布局建设1个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点和一个千亩高产示范片。实现稻麦周年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示范点水稻、小麦平均产量提升3%以上,水稻、小麦周年亩均单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成都天府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示范良种。以水稻小麦等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为核心,在籍田街道清华村开展以水稻、小麦为重点的主要粮油作物突破性新品种的示范与筛选,筛选出适宜天府新区的优质水稻品种、小麦新品种。
(二)示范良法。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的转化应用。开展粮食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区建设,加强主推技术示范展示,全面推广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小麦开沟排湿、玉米增密高产、水稻氮肥后移、水稻钾肥后移等适宜的粮食高产技术。协同在新区的科研院所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转化应用。
(三)示范良机。巩固和提升西部、北部平原区域机械化水平,推广适宜于东部丘陵区域“耕、种、管、收”轻简高效的农业机械。示范水稻育秧成套设备、精量播栽机械应用,推广高效植保机械、专用高效低损联合收割等机械。
(四)示范良制。推广示范麦稻水旱轮作系统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应用与示范。以小麦-水稻轮作为主体,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值为核心,造“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
(五)示范减损。提高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精准度,重点加强玉米螟虫、水稻稻瘟病及“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加强对低温、伏旱、夏涝、秋渍、冬干、冻害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方案,科学应对灾害发生,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减轻灾害损失。强化对机手作业技术培训,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机手减损技能和作业水准。

30

青白江区

姚渡镇

在姚渡镇东方社区、坪家村、西江村、红瓦店社区、马坪村、光明村、牟池塔村、姚家渡社区等区域,建设1个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示范推广稻麦优质品种,提升主推品种覆盖率;全面推广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耕作方式,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推广应用稻麦轮作周年丰产增效机械化生产技术、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采用杀虫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同步建设1个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点、1个千亩高产示范片。

30

新都区

新繁街道锦苑社区、清河村、天君村、兴堰村、黄泥村、博钰社区、李园村、清白街村

每个示范片区内布局建设1个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点和1个千亩高产示范片,实现全区2024年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较上年提高3公斤/亩以上。主要选用成都市新都区2024年度农业主导品种和获得四川省“稻香杯”二等奖及以上水稻品种、成都市“鱼凫杯”银奖及以上水稻品种。持续推进小麦翻旋浅覆栽培、种肥一体机条播、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应用,组织专家团队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推广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在示范区内推行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加强对气象灾害的检测预警,强化对机手作业技术培训。

60

军屯镇清江村、深水社区、文昌社区、天星村、高祖社区、新民社区、郭家村

双流区

彭镇、黄水镇

在彭镇、黄水镇2个粮油园区核心区,示范推广优质粮油品种;全面推广机耕、机播、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耕作方式;全面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组织粮食种植业主参加成都市“最佳种植能手”水稻绿色高产挑战赛等作物高产竞赛活动;加强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预警技术指导意见,科学防范应对灾害发生;建设粮食周年轮作“吨粮田”模式万亩示范片1个;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转化应用,应用新技术或新品种或新模式累计2项以上。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太阳能杀虫灯,预计可购买160台左右,每台杀虫灯覆盖面积50-70亩,覆盖示范片面积约1万亩,提高水稻二化螟、玉米螟、夜蛾类害虫等重要害虫防治效果,切实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实现增产增效的效果。

30

郫都区

郫都区4个万亩粮油(经)示范园内

1.建设1个千亩高产示范片,推广种植优质小麦,示范面积约1100亩。2.建设1个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点。开展小麦品种示范展示,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抗倒性、丰产性、品质等性状及田间表现进行示范展示。开展小麦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对照常规种植技术模式,在用种、用肥、用药等环节增加技术措施,对比两种不同种植技术条件下小麦单产及总产情况。3.实施小麦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在安德棋田稻菜万亩示范园、三道堰古城稻油万亩示范园、唐昌战旗稻菜万亩示范园、红光汉姜稻油万亩示范园,对稻-麦轮作生产主体进行小麦主要病虫害统防统治进行物资补贴,面积约5000亩。4.开展水稻种植技术专业培训,开展科学施药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培训一场,辐射面积10000亩。

30

新津区

宝墩镇、安西镇、兴义镇、花源街道等

(一)万亩“吨粮田”示范区建设。结合成都市新津区2024年粮经作物高产高效行动推进方案在宝墩镇、安西镇、兴义镇、花源街道等镇街建设3个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达1万亩以上。示范推广应用无人机分段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控(飞防)等新技术,稳定培育一支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组成的无人机施肥、“飞防”队伍,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示范区通过推介一批新品种、示范一批新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方、挖掘一批种植能手、树立一批高产典型,提高种植户种粮收益,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二)千亩高产示范片建设。在3个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业主建设小麦千亩高产示范片6个。千亩高产示范片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达98%以上,示范片平均单产在400公斤以上。
(三)百亩高产攻关亩建设。通过示范良种、良法、良机和示范减损等综合措施,在千亩高产示范片依托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业主建设小麦百亩高产攻关亩示范点6个。百亩高产攻关亩示范点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达100%,攻关田小麦平均单产在450公斤以上。

90

简阳市

镇金镇、江源镇、雷家镇

(一)高产竞赛。积极支持我市规模化种植大户参与国家、省、市级层面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高产竞赛活动。
(二)制定发布防灾减灾技术方案。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权威技术部门,根据我市病虫害易发、高发,气象等灾害情况,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防灾减灾技术方案。
(三)建设示范区。依托我市“2+8”万亩粮经产业园区开展“吨粮田”核心示范区建设3千亩,辐射带动3万亩。推广四川省、成都市主推品种的品种和主推品种对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提升的作用,扩大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面积。在核心示范区内重点推广小麦药剂拌种高产高效技术。在核心示范区开展实施小麦病虫害无人机施药“一喷三防”。大力推广“水稻+小麦”“玉米+小麦”等周年轮作模式。提高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精准度,重点加强小麦条锈病、小麦穗蚜、麦圆蜘蛛、白粉病等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机收减损技能和作业水平。

90

三星镇、宏缘镇、青龙镇、踏水镇

平武镇、禾丰镇、云龙镇、涌泉镇

彭州市

隆丰街道

聚焦小麦种植,在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推广种植川麦104、绵麦902、川麦93、蜀麦830等优质高产抗病小麦品种;推广应用稻麦轮作周年丰产增效机械化生产技术、小麦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成都市平原地区稻茬麦复合耕作栽培技术等;组织召开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现场培训会;印发技术宣传资料;开展现场测产。

90

濛阳街道

邛崃市

高埂街道

(一)推广施用小麦分蘖肥(尿素)。为保障小麦生长营养供给,促进小麦分蘖,采购分蘖肥(尿素)在4个万亩“吨粮田”区域进行施用。(二)建设8个百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点。在4个万亩“吨粮田”区域内,每个万亩分别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设2个百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点,示范点面积不低于100亩,采取申报评审制确定百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点。

120

临邛街道

羊安街道和固驿街道

桑园镇

金堂县

官仓街道、赵镇街道

(一)制定发布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加强对主要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预警,制定和发布科学防控与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切实践行“虫口夺粮”。针对可能造成我县主要农作物严格受损的气象灾害,制定针对性强、保证有力的防灾减灾方案。(二)组织参与主要粮食作物高产竞赛活动。(三)建设粮食周年轮作“吨粮田”万亩示范片。建设万亩稻-麦周年轮作“吨粮田”示范片1个、1个百亩水稻+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和一个千亩示范片,示范带动水稻+小麦轮作1万亩以上。建设万亩玉豆-旱粮周年轮作“吨粮田”示范片2个、2个百亩玉豆+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点和两个千亩示范片,辐射带动玉豆+旱粮周年轮作“吨粮田”2万亩以上。
(四)主要示范内容。充分发挥当家品种和主推品种对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提升的作用。示范面积3000亩,辐射带动3万亩以上。示范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小麦翻旋浅覆播种技术,大豆玉米“2+3”和“3+3”复合种植中扩行、缩株、控旺防倒等增密高产技术。示范推广适宜于我县三大主粮“耕、种、管、收”轻简高效的农业机械;示范水稻育秧成套设备、精量播栽机械应用;推广高效植保机械、专用高效低损联合收割等机械。坝区,主要示范稻-麦周年轮作耕作制度模式;丘区,主要示范玉豆—旱粮周年轮作耕作制度模式。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机手减损意识与技能,减轻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机收损失,保证丰产、丰收。(五)组建专家团队。依托金堂县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组建金堂县“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建设专家团队,提高技术水平;优化集成适合我县实情的技术模式,为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可靠的技术支撑。

90

西北—东北丘陵粮食生产带(含赵家、福兴、金龙、三溪)

西北——东南丘陵粮食生产带(含高板街道、转龙镇、竹篙镇、又新镇)

大邑县

安仁镇、王泗镇、新场镇、沙渠街道等“天府粮仓”小麦主产区域

在大邑县晋原街道、青霞街道、沙渠街道、王泗镇、新场镇、安仁镇等稻-麦轮作种植区域补齐小麦生产短板,转化成熟、可靠的粮油生产优新技术、品种、机械、模式,带动全县大面积均衡增产。(一)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以提升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为主线,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推模式、新型机具融合,抓好耕种管收全过程管理,建设稻-麦周年轮作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4个,每个示范区面积达1万亩以上。示范应用无人机分段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控(飞防)等新技术,补贴无人机施肥作业和无人机病虫害防治(飞防)作业。推广无人机高效田管服务,培育稳定一支无人机作业队伍,提高粮油种植效益,聚力打造“天府粮仓”大邑片区。
(二)依托大邑县新安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邑县丰沛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邑县宏凯利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邑县旭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四川亿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12个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开展百亩攻关片建设。其中:水稻千亩高产展示片5个,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5个,油菜千亩高产展示片2个。集中展示高产优质粮油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控。
(三)通过智慧管理方式开展无人机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飞防)信息化监管服务,开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宣传等。

120

崇州市

 

隆兴镇、白头镇等

(一)万亩“吨粮田”示范区建设。依托崇州市2024年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在隆兴镇、白头镇等镇街建设4个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1万亩以上,示范区通过推介一批新品种、示范一批新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方、挖掘一批种植能手、树立一批高产典型,提高种植户种粮收益,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

(二)千亩高产示范片建设。在4个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依托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业主建设水稻、小麦千亩高产示范片8个,其中:水稻千亩高产示范片4个,小麦千亩高产示范片4个。千亩高产示范片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达98%以上,示范片水稻、小麦平均单产在600公斤和400公斤以上。

(三)百亩高产攻关亩示范点建设。通过示范良种、良法、良机和示范减损等综合措施,在千亩高产示范片依托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业主建设水稻、小麦百亩高产攻关亩示范点8个,其中:水稻百亩高产攻关亩示范点4个,小麦百亩高产攻关亩示范点4个。百亩高产攻关亩示范点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达100%,示范点水稻、小麦平均单产在650公斤和450公斤以上。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