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创新创业政策服务平台!  ——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
会员专属,享看即看!
当前位置:

《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见公告

政策来源:成都市双流区科学技术协会 | 发布机构:成都市双流区科学技术协会 | 发布时间:2023-04-04 | 1506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和《成都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区科协经过集中起草、调研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了《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若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23年5月4日前通过邮箱反馈至区科协。

联系电话:028-85821684

邮箱:417752108@qq.com

 

附件:《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成都市双流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3年4月4日


附件下载:附件-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docx



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成都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进一步明确双流区“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分工和保障措施,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航空经济之都为统揽,以提高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目标,为我区加快建成创新驱动、全龄友好、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工作原则

——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营造人人崇尚科学的环境,厚植全区创新沃土,涵养创新生态。

——坚持协同推进。发挥区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的协同协作,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努力推动科普工作全域覆盖、全员参与。

——深化供给侧改革。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价值导向,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探索科普供给新方法、新路径,不断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扩大交流合作。树立国际视野,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学素质交流与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科普格局不断完善,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超过成都市平均水平,力争达到20%。科普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科普公共服务与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科普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全区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二、提升行动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双流自然人文禀赋,在“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5项提升行动。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校本课程,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校内外科学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校园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推进中小学市级科技教育示范校创建,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5所,遴选10所现代课程教学示范校,区属中、小学建有科技活动室达到50%以上。(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团区委、区科协)(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2. 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深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创新实践基地、基础创新学习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链;实施“小小科学家”培育工程,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经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性青少年赛事及市区赛事活动;每年组织举办“成都市双流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等科普活动每年不少于5场。(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科协、区新科局、团区委)

3. 壮大中小学科技师资队伍。将科学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把科技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培训重要内容;推动全区所有中小学校配备1名专兼职科技副校长和1名以上专职科技教师;每年开展科技类教师专业培训1场以上,培训人数60人以上;不断促进科技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科技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科协]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4. 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强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升,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帮助树立科学理性思想观念,增强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的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5.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评价服务、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开展农民职业技能评价;壮大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农村专业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科技特派员等队伍。到2025年,全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万人次以上,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到3000人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妇联、区科协、各镇(街道)]

6.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专家工作站、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示范,强化农业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科协、各镇(街道)]

(三)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7. 开展职业精神宣教。开展最美职工、巾帼建功、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新科局、区妇联、区科协]

8.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工程师、实验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依托现有培训平台,面向全区城乡劳动者、行业和企业,围绕产业建圈强链等重点任务,聚焦电子信息、航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养老护理、托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开展技能提升服务。到2025年,力争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完成各类技能培训3万人次。[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委组织部、区新科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各镇(街道)]

9.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深入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双流技能人才评选活动,每年组织各类技能竞赛,不断扩大竞赛工作覆盖面,推动竞赛向经济发展中的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园区延伸覆盖,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具有较强产业支持力的技能人才超过1000名,造就更多“成都工匠”“四川工匠”。[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区新科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住建交通局、区气象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各镇(街道)]

10. 鼓励企业家投身科普事业。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家参加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培训或讲座,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社会氛围。引导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开展科普活动,成为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机制。[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区人社局,区委统战部、区新科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区工商联、各镇(街道)]

(四)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1. 开展智慧助老科普服务。鼓励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设立老年人智能产品用品体验馆、体验区,开展计算机运用、智能手机应用等科普,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责任单位:区科协,区委社治委、区新科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各镇(街道)]

12. 开展健康养老科普服务。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推进家庭医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鼓励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拓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委社治委、区新科局、区民政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融媒体中心、区科协、各镇(街道)]

13. 开展银龄科普服务。积极开发老年协会、老科协等组织资源,壮大老年科技志愿者队伍,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鼓励老年人参与科学文化知识传播,打造“银龄科普乐”品牌。[责任单位:区科协,区卫健局、区委社治委、区民政局、各镇(街道)]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4. 落实科学素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考核评价中强化对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加强对前沿科技知识和发展趋势的学习,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提升把握科学发展规律和科学决策的能力。[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各镇(街道)]

15. 加强科学素质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依托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创新思维月讲坛、航空经济大讲堂等,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智慧蓉城建设、社区发展治理、法治成都建设等重点工作学习研讨。将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科学精神等内容纳入区委党校教学安排,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区科协,各镇(街道)]

三、重点工程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科普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实施5项重点工程。

(一)实施科普场景创新工程

16. 加强统筹规划。制定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我区城乡规划或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法规,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普场馆免费开放。[责任单位:区新科局、区财政局,区科协、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区城市更新中心、区市场监管局]

17. 打造多元化科普场景。推动运用财政资金开展科技创新的在双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科技园区将实验室、陈列馆、产品展示中心科普化改造并向公众开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公益性特色科普场馆,推动芯谷海智基地及区内生物医药、航空电子等特色科技资源科普化,促进科普科创融合发展。启动筹建区科技馆,推动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场景建设,积极打造绿道科普场景,到2025年,新增1-2个市级科普基地,打造绿道科普场景5个,创建科普示范基地2个。[责任单位:区科协,区委宣传部、区气象局、区发改局、区新科局、区教育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区城市更新中心、区文体旅游局、区应急管理局]

18. 强化社区科普场景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建设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画廊、智能健身等设施,深化与中商飞合作,依托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筹建航空科普馆,打造安全社区、健康社区、智慧科技社区、绿色生态社区、气象社区、防灾减灾社区等特色科普示范社区,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社区科普体验场景,到2025年,建设社区科普场景5个以上。[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协,航空经济区管委会、区委社治委、区新科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公园城市绿化服务中心、区城市更新中心、区气象局、区文体旅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妇联、各镇(街道)]

(二)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9. 加大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等阵地,推动科普展览、科普讲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深入社区,组织开展科普活动月、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日等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责任单位:区科协,区委宣传部、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卫健局、区新科局、团区委、区妇联、区委社治委、各镇(街道)]

20. 提升应急科普服务能力。发动广大科技志愿者、基层“三长”、科普中国信息员等深入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应急科普宣传活动,加强疫情、地震、洪水、泥石流、燃气、交通、生产生活等方面安全知识的宣教,推进应急知识和技能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建立全社会定期演练机制,加强针对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实战演练。强化线上、线下应急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融合“科普中国”“天府科技云”“科普双流”等平台,以及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提升应急科普能力。[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卫健局,区社治委、区教育局、区新科局、区总工会、区科协、区气象局、各镇(街道)]

21.推动健康科普服务全覆盖。广泛开展健康家庭、健康学校、健康医院等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健康生活等宣教,大力传播医疗健康科普知识,到2025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区各个街道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教育局、区新科局、区妇联、区科协、各镇(街道)]

(三)实施科普服务信息化工程

22 强化科普信息平台应用。依托“科普中国”“天府科技云”“天府市民云”等平台,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学会(协会)等积极参与科普作品创作与分享,推动平台资源落地应用。鼓励科普基地建设数字化展厅,推动优质数字科普资源进学校、社区、企业,逐步形成智慧科普建设新局面。[责任单位:区科协,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委社治委、区新科局、区卫健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气象局、区融媒体中心、各镇(街道)]

23. 加大科普数字化创作。鼓励科普影视作品创新,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科普影视、动漫、游戏等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生产创作,开发一批优质科普影视、科普动漫、科普短视频等数字化科普作品,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融合发展,推动双流科技创新文化元素和标识融入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区科协、区新科局、区融媒体中心、各镇(街道)]

24. 构建全媒体科学传播体系。鼓励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科学传播,创新内容和形式,推送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项目、科学人物、科普活动和生活中的科学热点等科普信息,在双流电视台、《空港双流》等区级媒体开设公益科技、科普宣传。[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协、区新科局、区气象局、区文体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

(四)实施科普人才队伍优化工程

25. 强化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宣传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发挥科技工作者科普主力军作用,以专业特长,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引导群众相信科学、抵制谣言。[责任单位:区科协,区新科局、区委宣传部、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区水务局、各镇(街道)]

26. 打造多元化科普人才队伍。面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打造多行业、跨领域、成梯次、专兼职相结合的科普人才队伍,成立双流区科普专家库。推动科研与科普深度结合,鼓励全区科研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开展科普工作,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纳入科技人员职称评聘的条件,将科普工作纳入科普基地、“天府科技云”科普共享基地等科技创新创业基地考核。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将科学传播能力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培训,聘请科技工作者担任“空港科普大使”。[责任单位:区新科局,区人社局、区科协,各镇(街道)]

27. 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动基层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社区干部、网格员等成为科普信息员、传播员,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鼓励高校院所师生、科研人员、公务员、职员、离退休人员等从事科普志愿服务。加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规范科技志愿者管理和服务,依托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强化对科普志愿服务的激励保障。到2025年,力争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人数不少于4000人,每年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0场以上。[责任单位:区科协,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育局、区新科局、区卫健局、各镇(街道)]

(五)实施科普交流合作国际化工程。

28. 拓展对外交流渠道。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及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积极申报承办国际国内重大科普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实施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来双创业支持计划,搭建人才项目对接交流平台。开展青少年交流培育计划,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科协,区外事办、区委统战部、区人社局、团区委]

29.丰富对外合作内容。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的交流合作,鼓励高校、学会、协会牵头或参与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加强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积极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实验区科普交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责任单位:区科协,区新科局、区教育局、双流生态环境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体旅游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社科联、各镇(街道)]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 各相关单位按照本方案的工作分工,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形成合力。区科协要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2. 各相关单位应支持本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作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大投入,为实施《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供保障。

3. 加强《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的督促检查,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对先进的经验应及时推广,确保实效。

(二)落实保障条件。

1. 政策法规。在各相关单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规政策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制定促进我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相关政策,为提高全区公众科学素质提供政策保障。

2. 经费支持。加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相关单位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落实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税收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构建评价体系。

完善表彰奖励和监测评估机制,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适时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对科普场馆运行情况、科普项目和重大科普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四)实施进度安排。

1. 推进实施(2021-2022年)。在2021年推动科学素质工作基础上,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制订《成都市双流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2. 全面实施(2023-2024年)。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测评估,针对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推进任务实施,对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中期评估。

3. 总结考核(2025年)。全面开展绩效考核评估,对方案实施期间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推广经验改进工作方案,继续有效地推进纲要的实施工作,将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标准化、日常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