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创新创业政策服务平台!  ——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
会员专属,享看即看!
当前位置:

关于征求《自贡市“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政策来源: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布机构: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布时间:2022-12-30 | 431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重要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自贡市“十四五”各专项规划的有关要求,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编制《自贡市“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前期已广泛征求有关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对规划实行有深入调研和研究。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此次公示期为7日,请于2023年1月7日前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至电子邮箱(jx8320829@163.com)。
        感谢社会各界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附件:自贡市“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12月30日



下载附件:自贡市“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4.27 MB)


 

自贡市“十四五”园区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自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自贡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园区继续夯实自贡市经济主战场、区域发展主引擎的战略机遇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和川南渝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大发展推动经济大提速、发展大跨越,推动工业园区聚焦主业、提升规模、做强特色,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根据《自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自贡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超常跨越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共自贡市委自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自贡市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中共自贡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新时代自贡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的决定》等文件,结合我市工业园区发展实际,特编制此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

第一节  发展现状

第二节  存在问题

第三节  面临挑战

第四节  发展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总体框架

第二节  打造产业集群

(一)新能源产业

(二)新型化工产业

(三)无人机及通航产业

(四)特色优势产业

第三节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一)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自贡航空产业园

(四)西南(自贡)国际陆港

(五)大安工业园区

(六)荣县经济开发区

(七)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

第四节  促进园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二)突出园区开放合作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四)着力抓好招大引优

第五节  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快科技平台建设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三)促进创新主体集聚

第六节  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

(一)完善园区内部道路互联互通

(二)完善园区能源保障基础设施

(三)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四)完善园区给排水系统

(五)完善园区标准厂房

第七节  强化园区安全绿色集约发展

(一)强化园区安全发展

(二)加快园区绿色发展

(三)推动园区集约发展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政策支撑

(三)优化营商环境

(四)加强监测评价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

第一节  发展现状

自贡是一座因产而生、因产而兴的老工业城市,从1992年开始设置工业园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引擎,推动自贡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获评优秀。

工业园区发展跨上新台阶。全市拥有7个工业园区,分别是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贡航空产业园、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大安工业园区、荣县经济开发区、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其中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省级高新区,自贡航空产业园、荣县经济开发区和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2021年,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约44平方公里,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5户,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形成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消费品工业支撑有力,电子信息、新能源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起势成型的“321”现代工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4.2:46.2:39.5调整优化为2021年15.2:39.2:45.6。依托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金字招牌,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及产业链,推动自贡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累计3次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国家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称号。

区域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格局,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开放合作,先后与成渝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城市签署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10个,达成合作事项135项,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协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自贡高新区联合綦江高新区成功创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自贡航空产业园与成都科学城合作共建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自贡高新区与昆山高新区携手打造自贡(昆山)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川南一体化、内自同城化进程加快,《川南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完成编制,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加快建设。市内园区协同合作不断深化,自贡高新区与沿滩高新区创新“飞地模式”共建凯盛太阳能新材料项目实现达产。

创新驱动能力日益增强。创新平台众多,拥有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产业园2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及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8个、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6个。创新人才富集,年均培养高端技能人才200人以上,常年保有熟练产业工人、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约20万人,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人才6000余人,其中高级科技人才1200余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0余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50余人。创新成效显著,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户,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施国家、省、市重点科技项目100余项,申请专利4000余件,实施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东锅公司600 MW超临界循环硫化床锅炉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1.09,全省第四位。科技创新总体水平指数达到62.25%,位列全省第5位、川南第1位。

园区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内昆铁路为核心、绵泸高铁为补充的铁路运输,以内宜、成自泸、乐自、自隆、内威荣、成宜6条高速公路通道为代表的公路运输,以凤鸣通用机场为代表的航空运输,以沱江航运港口为代表的水路运输,为园区产业协同和开放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供水能力不断增强,自贡日供水能力达26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33万吨。电网不断完善,形成以洪沟50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220千伏双环网络为市级骨干网、110千伏为县级骨干网的网架结构,全市配电能力进一步增强。输气管网不断优化,成佳至贡井储调峰库10.8公里专线加快改造,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6公里天然气主管环网建设竣工,天然气调峰能力明显改善,供气能力进一步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提速建设,建成光纤80588皮长公里,建成基站6325个,其中5G基站2215个,实现全市域光纤全覆盖,主城区及两县城区5G信号全覆盖。

园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践行新发展理念,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思路,加快工业园区绿色发展进程,推动园区企业绿色化改造升级,大力开展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自贡硬质合金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我市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零”的突破。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绿色园区。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全省仅7个),省级绿色工业园区2个(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总数位居全省第3位。推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1.51%,列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88个百分点。

政策支持措施不断完善。先后出台《自贡市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推进方案》《自贡市工业园区(集中区)产业定位的通知》《自贡市鼓励城区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实施办法》《实施现代产业支撑和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关于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全市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持续完善工业园区发展顶层设计,推动产业、科技、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全面向工业园区集聚。

第二节  存在问题

自贡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企业与城市生活区“嵌入式”布局特征明显,随着我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这一模式带来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需进一步优化。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新兴产业培育不够,传统产业在全市工业中仍占半壁江山以上,2021年,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和先进材料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占比达75.3%,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缺少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支撑,产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集群优势。同时,传统产业有待提升,盐及盐化工是自贡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化工新材料上游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乙烯等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等主要原材料仍然依靠市外采购,造成盐化工产业链前端“盐→基础化工”缺链。食品饮料产业作为我市传统支柱产业,已形成粮油果蔬加工、茶叶加工、畜禽及饲料加工、盐及盐精深加工、调味品生产等为主导的10多个门类且较为完整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体系,但市场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企业较少,产业链“长而不强”“多而不优”。

产业布局类同。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和食品饮料等产业作为我市支柱产业存在布局类同现象,园区产业之间关联度偏低,同类企业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不明显,缺乏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的工业园区。比如:布局“节能环保装备”的园区有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安工业园区、自贡航空产业园、荣县经济开发区、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布局“电力输变电设备”的园区有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化工新材料”的园区有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食品饮料加工”的园区有荣县经济开发区、西南(自贡)国际陆港、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

生产性配套尚不完善。部分工业园区孵化器、标准厂房、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仍不完善,比如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大安工业园区尚无园区孵化器,制约了园区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同时,为工业园区提供教育培训、信息管理(智慧园区)、研究开发、认证检测、技术咨询、仓储物流、试验验证、检测检验、质量控制、投资融资、设施共享、知识产权服务等各类公共服务配套尚不完善,工业园区原有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亟需整合优化。

第三节  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受国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等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和挑战。

宏观经济形势的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艰难,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从国内看,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国内产业扩张以及产业“西进”态势已呈变缓趋势。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东部区域正在加码都市圈建设,其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步伐已明显放慢。自贡市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武汉、郑州、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中西部城市竞争加剧,我市在竞争中面临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考题。从区域环境看,各地均把工业园区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各工业园区在资金、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竞争进一步加剧,西部各市相互竞争、相互追赶,通过新型工业化路径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先机,区域竞争压力日趋加大。我市处于成都、重庆双核辐射区域,在承接成渝地区先进生产要素溢出、参与产业分工、提供配套协作的同时,也受到成渝两地对我市生产要素的虹吸效应,并且川南四市区位条件相似、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在激烈的发展比拼中竞争大于合作。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当前,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压缩企业杠杆率、清理“僵尸企业”等结构调整的力度逐步加大。在国际经济不景气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加紧的大环境下,面对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自贡市工业发展迫切需要高起点、大规模、超常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盐及盐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三大传统制造业领域,应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关键工艺水平大幅提升,不断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突出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实现传统产业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

内生动力不足的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工业园区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不牢,传统产业优势减弱,创新驱动不足,新兴产业发展不深,缺乏增量支撑。多数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自有品牌,优势特色的“自贡制造”品牌挖掘不够,标准规范、流程管理、产品认证、第三方质检等产业配套体系尚不健全,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技术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2021年,全市R&D投入强度仅1.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水平。

要素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的挑战。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4.58亿立方米,面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天然挑战。同时我市大气环境承载能力低,据研究表明,川西北气流经成都、眉山(仁寿)、威远到达,形成川南地区气旋式流场(逆时针旋转)使大气污染物难以远距离扩散输送并形成涡旋,我市恰处于污染物滞留中心区,气象条件先天不足。矿产、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各类成本压力进一步凸显,资源要素制约加剧,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对自贡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推动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第四节  发展机遇

我市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支持自贡等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建设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示范城市和川南渝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为自贡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四川省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部署,为自贡提升城市发展位次和产业发展能级带来新机遇。自贡市委坚定不移实施“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四大战略、建设“两市两城”,为全市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自贡市位于成渝地区双经济圈的轴心地带,是四川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城市和老工业城市,拥有雄厚的工业积淀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多重国家战略工作部署的实施,为推动自贡工业迈向新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一轮技术革命提供新契机。以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演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自贡作为老工业城市,传统工业基础雄厚,拥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和技术变革中找准突破口,抢抓科技革命机遇,把握产业变革潮流,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工业经济中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动力引擎。

园区发展战略定位空前提升。市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带动‘1+N’园区功能布局,统筹推进各类园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同构建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圈,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园区”“优化完善‘1+N’园区功能布局,构建国家级园区创新引领、省级园区支撑有力、特色园区多点突破的园区体”。工业园区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主战场的战略定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提升。

2021年,我市荣获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地方,再次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工业经济具备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正处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期,机遇与挑战交织、优势与不足并存。针对工业园区发展中所存在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产业布局类同等制约因素,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突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重要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原则,优化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推动发展重点向“一区一主业”转变,加快形成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协同创新、绿色低碳的园区发展格局,带动工业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推动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载体。

第二节  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加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衔接,实现“多规合一”。统筹工业园区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工业园区产业定位、规划产业功能分区,整体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工业园区发挥优势、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工业园区间比较优势,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和优势,明确各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加强规划约束引导,避免产业趋同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推动各工业园区差异化发展,形成分工明确、特色突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

动能转换,创新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目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科技创新和区域协同,加快园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园区内和园区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创新格局,实现“规避同质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效果,推动工业园区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区域协同,开放发展。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聚焦产业提升区域协作实效,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和成渝双核,深化川南一体化、内自同城化,协同推动南翼跨越发展,围绕节能环保、先进材料等优势领域,强化产业协作,探索建立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推动园区融入区域协作体系,共享发展红利。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发展与保护并重,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的生态效益型产业。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严格产业准入门槛,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注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推动工业园区向低碳、绿色、循环化转型,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工业园区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形成以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自贡航空产业园创新发展,荣县经济开发区、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支撑有力,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大安工业园区厚积薄发的“3+2+2”梯次发展布局。工业园区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公共配套设施水平大幅提升,支撑服务体系日趋完备,形成生态从严保护、空间合理布局、资源高效利用、区域错位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园区新格局。

园区质效不断提升。到2025年,全市工业园区改革成效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总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新动能加快培育,产业迈向中高端,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接地、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的主战场。力争全市工业园区新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900亿元。

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到2025年,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优势工业园区关联、成链、集群发展,新能源、新型化工、无人机及通航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金属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推进,七个园区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带布局的“3+2+2”梯次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幅12%以上,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项,重要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品,建成一批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绿色集约更加高效。到2025年,全市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能级持续提升,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效率更加高效,亩均投入产出逐年提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和水耗累计降幅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单位工业总产值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三废”综合利用率等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要求。

 


第三章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总体框架

综合考虑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人才支撑等产业发展基础,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全力打造新能源、新型化工、无人机及通航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特色工业园区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带梯次分布,依托全市工业园区规划(城镇开发边界)面积81.21平方公里(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建立分工明确、特色突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3+2+2”的工业园区发展新格局:创新发展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贡航空产业园、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个重点产业园区,协调联动发展荣县经济开发区、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2个县域经开区,优化提升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大安工业园区2个省级以下园区。

第二节  打造产业集群

(一)新能源产业

1.清洁能源装备。以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要承载地,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依托国家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清洁能源),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产业发展协作,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余热余能利用装备、污染防治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新能源装备、节能运输机械装备,不断补齐拓展延伸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东锅公司、华西能源、川润股份、运机集团等重点企业的市场和技术优势,以市场需求带动产业集聚,做大做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装备、生物质发电锅炉、智能化装备、三废治理装备、节能绿色输送机械等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突破性开发一批重点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高质量建设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清洁能源装备高地。

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零部件

结构件

玖固钢构、四川鑫牛、东方彩钢


锅炉辅机及辅助设备

川润股份、南方锅炉机械、东联锅炉


锅炉配件

川润股份、华夏阀门


仪器仪表

惠科达仪表

强链环节

泵及真空设备

自贡工业泵、双源石化、川南泵业


节能电机

补链环节

阀门

飞球阀门、凯茨阀门、自高阀门、新地佩尔


密封件

兆强密封、大禹密封


下游:整机

电站锅炉

东锅公司、华西能源

强链环节

余热锅炉

川润股份、国立能源、东联锅炉

强链环节

下游:工程服务

工程总包

东锅公司、华西能源、运机集团


2.锂电池。以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要承载地,抢抓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风口,聚焦成都、宜宾电池企业配套需求,按照“进圈入链、做强配套”的思路,以打造成渝锂电池产业配套生产基地为目标,依托长盈精密、兴储世纪、江苏天均、江苏国泰、无锡东恒等重点企业,发展新材料、新体系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针对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铜箔等产业链上游主辅材料,电芯、电池包精密结构件等产业链中游配套,突破性引进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促进产业集群成链。

锂电池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原材料

锂矿(锂盐)

自贡同发荣


石墨电极材料

补链环节

中游:电池组件

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等

四川新国荣(碳酸铁锂)

强链环节

负极材料:石墨、钛酸锂

四川新国荣(石墨型)


电解液


隔膜


下游:应用

动力、储能电池

泰威科技、兴储世纪


整车

明君汽车

强链环节

3.氢能。以西南(自贡)国际陆港、自贡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载体为主要承载地,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依托东锅公司、川油科技、中昊黑元化工、四川轻化工大学等具有技术基础的企业、平台,积极融入成渝氢走廊,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先行区。鼓励东方锅炉、中昊黑元化工等企业高位切入氢能产业链,支持东方锅炉建设国家级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加大固态储氢、液态储氢等科研攻关力度,推进氢能装备技术进步。开展氢燃料电池重卡、冷链物流车、加氢综合能源站示范运行。

氢能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原材料

制氢

自贡汉能气体、东锅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强链环节

储氢

东锅公司、华西能源


运氢


加注

飞球(集团)、凯茨阀门


中游:燃料电池

电堆

中昊黑元化工、东锅公司、兴储世纪

强链环节

发电系统

强链环节

储能系统

强链环节

下游:应用

氢能汽车

补链环节

4.页岩气。以荣县经济开发区和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依托自贡华气科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东锅公司、华西能源、川南页岩气油服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企业,发挥本地产业基础和页岩气资源优势,聚焦页岩气开发和页岩气开发装备两大领域,以建设页岩气百亿生产基地、页岩气装备制造基地为目标,聚力发展勘探开发用采掘、输送、压缩、废弃物处理等材料及装备,推动页岩气发电及综合利用。

页岩气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原材料

页岩气开采

自贡华气科技、中煤华盛、中石油、西南石油、中石化、西南石化、吉林油田


下游:应用

页岩气综合利用

东锅公司、华西能源、川润股份、东联锅炉、中昊黑元化工


钻采废弃物与资源处理再利用

自贡真空过滤、东方过滤、华瑞过滤、自贡轻工设计院


(二)新型化工产业

1.盐-氯碱-氟化工。以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加速推进沿滩高新区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富顺晨光经开区扩区调位,拓展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利用我市丰富的盐卤和页岩气资源禀赋优势,依托中昊晨光院、久大盐业、辉腾科技、中天胜等重点链主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补齐基础化工产业缺失短板,做强做深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形成“盐—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氟化工—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国家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聚焦关键材料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开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实现关键基础材料自主可控,着力打造技术一流、国内规模最大和品种齐全的高性能氟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

盐-氯碱-氟化工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盐化工

原盐

久大盐业


基础化工(氯碱)

浙江永和制冷

补链环节

精细化工(三氯甲烷、新型制冷剂)

强链环节

中游:合成材料

聚四氟乙烯、氟橡胶、氟树脂等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中间体

中昊晨光院、西艾氟科技、上氟科技

强链环节

下游:应用领域

5G通讯、军工


2.天然气化工。以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依托自贡天然气资源优势,积极对上争取页岩气资源留存,推动页岩气资源开采就地转化深加工。以天然气制乙炔、天然气制乙二醇为主要技术路线,积极引进天然气化工衍生品企业入驻,配套现有绿色化工企业,构建“页岩气—乙炔—BDO—PBAT”、“页岩气—乙二醇—PET”两条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条,拓展天然气化工工艺路线,提升天然气化工产业整体层次。

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全景图

重点产业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天然气化工

上游

天然气(页岩气)

自贡华气科技、中煤华盛、自贡通达机器、四川卡梅伦


中游

乙炔

补链环节

乙二醇

补链环节

下游:应用领域

BDO

补链环节

PBAT(聚己二酸)

补链环节

PET(热塑性聚酯)

补链环节

炭黑

上游:石化

天然气、重油、燃料油


中游:炭黑

功能性炭黑及复合材料

中昊黑元化工

强链环节

下游:产品

橡胶

四川新纳中橡橡塑、自贡欣源车配、自贡中电辰光、三有橡塑


防静电、导电产品

补链环节

皮革化工

补链环节

密封胶

自贡佳世特密封、自贡三有橡塑、耐斯特密封


石墨烯

中游:产品

石墨烯粉体

中昊黑元化工、自贡恒力盛泰

强链环节

(三)无人机及通航产业

以自贡航空产业园为主要承载地,擦亮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高技术转化应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四川航空应急救援自贡基地等金字招牌,依托全省航空与燃机“1+3”产业布局重点区域、全省低空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空域、自贡凤鸣通用机场双跑道起降能力等优势,着力提升自贡航空产业园承载力和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保障水平,强化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配套能力,招引布局一批无人机及通航整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航电航材、工业辅料、增材制造、无人机运营服务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和项目。依托成飞(中航无人机)、海川、中电科、腾凤等重点企业,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和系统集成技术,推动航空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无人机整机等生产制造实现自主可控。深化与成飞协同合作,高质量建设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加快构建无人机研发、制造、试飞、总装、部装等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无人机产业基地和西部知名通用航空产业基地。

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材料、零部件及控制系统

航空零部件

海川实业

强链环节

机载设备与系统

中电科


航空发动机

补链环节

航空材料

华刚新材料、长城硬面、中昊晨光院、自贡中天胜、东新电碳、辉腾科技

强链环节

中游:航空器整机

通用飞机整机

四川蜜蜂飞机


无人机

航空工业成飞、中电科特飞、四川腾凤科技、四川中双实业、朗星无人机

强链环节

下游:通航服务及保障

通航服务

自贡市丰鸟航空科技、中飞院自贡训练基地、百特尔飞机维修培训、北京首航直升机(运营基地)、中航油(航汽、航煤)


航空文旅

云南驼峰(航空跳伞飞行营地项目)、四川驼峰


(四)特色优势产业

1.金属材料产业。以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安工业园区为主要承载地,依托自贡硬质合金、大西洋、长城硬面、中兴耐磨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新型硬质合金材料、高端焊接材料等金属及复合材料,大力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动金属及复合材料向高端产品集聚,不断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围绕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海洋工程、石油钻探等领域,加快建设四川省特种炭黑制备与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传统金属及复合材料向高端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金属及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金属材料产业链全景图

重点产业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硬质合金

上游:矿业

钨矿开采


APT、氧化钨、钨粉等冶炼


碳化物等碳化烧结

华鑫硬面材料、华鑫特种合金、长城硬面材料


中游:合金

硬质合金

自贡硬质合金、迈特硬质合金、博亿高新材料、天兴硬质合金、科瑞德新材料、蓝宏硬质合金新材料

强链环节

钨钼合金

自贡硬质合金、迈特硬质合金、博亿高新材料、天兴硬质合金


下游:装备制造

切削工具

自贡硬质合金、晨辉硬质合金、希力数控工具、中兴耐磨新材料、自贡金锐硬质合金


耐磨及结构零件

中兴耐磨新材料、华刚硬质合金

强链环节

地质矿山工具

自贡金锐硬质合金

强链环节

模具

自贡力拓新材料、自贡金锐硬质合金


焊接材料

上游:材料

钢材、生铁、有色金属

迈特硬质合金、星宇硬质合金


中游:焊接材料

焊条

四川大西洋

强链环节

焊丝

四川大西洋

强链环节

焊剂

四川大西洋

强链环节

下游:应用

装备制造

自贡市长鸣机械、自贡市巨能机械制造、自贡东方通用压缩机、自贡市富源车辆部件


2.食品饮料。以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荣县经济开发区、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充分发挥自贡丰富农产品资源和盐、茶、陶等特色资源,突出“安全、健康、生态、养生”理念,依托久大盐业、驰宇盐品、美乐食品、北部湾油脂、春兰茶业、刀刀爽等重点企业,深度挖掘不可复制的“盐帮菜”非遗文化资源,培育“自然贡品”“自贡冷吃兔”等区域品牌,重点发展盐及盐精深加工、盐帮食品、调味品、茶叶加工、粮油果蔬肉制品加工、屠宰及饲料加工、优质白酒等,加快推进自贡食品工业园、自贡井盐产业园、自贡长滩食品饮料产业园建设,做强区域公用品牌,推动食品饮料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

食品饮料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种养殖(植)业

特色种植业

高粱、再生稻、蔬菜(花椒)、柑橘等种植企业


特色养殖业

德康集团、温氏食品、海大集团、立华牧业、正邦集团


中游:食品加工

肉制品加工

刀刀爽食品、巴尔农牧、牧天食品、天花井食品、恒丰小兰食品、谢八食品、阳雪食品、四川千般就食品

强链环节

优质白酒

戎春酒业、万寿酒业、沪蓉酒业

强链环节

调味品制造

美乐食品、百味斋、太源井醋业、天味食品、蜀佳味业、自贡仙味酿造

强链环节

茶叶加工

春兰茶业、龙都茶叶、绿茗春茶业、蜀茗春茶叶

强链环节

粮油加工

北部湾油脂、仁吉制粉、阳光农业、大农和、盐都农业

强链环节

饲料加工

乡巴佬、双胞胎、巴尔农牧、联合饲料、海大、温氏、德康集团

强链环节

果蔬加工

洛源食品、盐都人家

强链环节

下游:销售供应

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自贡)LBS平台


冷链物流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鼎一冷链公司


3.纺织服装。以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抢抓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新一轮转移机遇,依托中昊晨光院、红谷皮具、恒信昌、花派制衣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防护材料、高端皮具、服装制造等,加强研发设计,做大做强本土品牌。积极主动承接浙江、广东等地纺织服装配件生产转移,引进一批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高的纺织生产环节、研发机构和企业,围绕功能性面料、运动服装、特种服装、鞋帽、手套等领域开发一批新产品,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加快打造具有国内知名度的纺织服装产业高地。

纺织服装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原料制造及纺纱

天然纤维(棉、麻、毛、丝)

博宏丝绸


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

汇维仕、博宏丝绸、中昊晨光院


纺纱(棉纺、毛纺、麻纺、绢纺)

锦纬纺织、裕仁纺织、恒信昌纺织、龙凯纺织


中游:织布

织布(机/针/编织物、织带、制绳)

佳顿纺织、斯美纺织、盐泉纺织


无纺布

补链环节

下游:成品制造

制衣

花派制衣、圣仕兰服装、宇丰制衣厂、利昌纺织


制鞋

煜峰鞋业、俊鸿鞋业、捷隆制鞋


皮包等制造

红谷实业、君子林服饰、汇盈皮件制品


家用纺织品

荣成实业

强链环节

产业用纺织品

补链环节

防护用品

中昊晨光院、奇川服装、济生医用

强链环节

4.电子信息产业。以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和升级迭代趋势,围绕配套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按照“智能终端+零件配套”发展思路,依托升拓检测、中誉瑞禾、鹏成科技等重点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聚力发展光电显示、智能终端、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推进 5G 等信息产业技术普及应用,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加速推进中国电信(自贡)5G 创新应用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具有自贡特色、服务成渝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形成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电子信息产业链全景图

产业链条

环节

已布局或签约企业

备注

上游:集成电路

封装测试


上游:光电显示

玻璃盖板


新型显示技术


玻璃基板


OLED


触屏模组


上游:电子元器件

新型电子元器件

国铨电子


音响、耳机配件

华声科技、达易电子


下游:智能终端

教育一体机、手机

中誉瑞禾、鹏成科技

强链环节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


第三节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一)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发展定位:高标准建设成渝地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西部科学城自贡科创园、川南渝西对外开放合作高地和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先行区、动力电池配套核心区、先进材料技术转化示范区。到2025年,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成园区面积3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400亿元。

2.产业定位:主导产业为智能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

3.空间拓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高新区板仓工业园区“三区三线”规划面积22.53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着力推进板仓东区发展,推动形成约3.36平方公里的园区承载空间,其中先进材料产业培育区约1.06平方公里,新能源产业培育区约1.5平方公里,智能制造及高端产业培育区约0.8平方公里。

4.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道路、污水管网、电力等重点要素保障项目22个,计划总投资14.7亿元。规划建设龙乡大道东延线、南北干道北延线等6条主次干路和东七路北延线、东四路北段等6条支路,建设板仓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持续完善新增承载区域的水、电、气、通讯等要素供给,重点推进东七路、金川路东延线等路段供水干管,装机容量10万KVA的110KV变电站,北三路10KV输电线等6条输电线路,以及东七路、龙乡大道东延线等道路燃气干管建设。

5.发展路径:强化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创新驱动引领作用,优化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配置,吸引各级各类创新资源布局,建立服务全国、全省、全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自贡科创园。深化校地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托四川轻化工大学等创新平台,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协同研发攻关一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强化重大项目实施,建设中国电信(中国)5G创新应用产业园,重点推进兴储世纪光储智能微电网研发生产基地、龙凯纺织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自高阀门等传统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着力打造成渝地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深化与重庆綦江高新区区域产业合作,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高标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四五”重点项目

1.智能制造:高速列车成套电加热器生产线项目、四川川润(自贡)工业类液压润滑系统生产线搬迁建设项目、飞球阀门制造基地、自洁式煤层气专用球阀转化应用、四川高压阀门(自贡)高压阀门生产线、燃气阀体智能化改造平台、露天大运量节能环保输送装备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阀门研发中心及智能化改造项目、节能环保成套技术装备开发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

2.新能源:兴储世纪全球总部基地、光储智能微电网研发生产基地;长盈精密轻量化材料及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江苏天钧动力电池包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5GWh钠离子电池产业园项目、东源科技年产10000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等

3.先进材料:高精密硬质合金模具及制品产业化开发、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硬质合金工具制造、龙凯纺织高端纺织面料生产项目、中昊黑元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光伏硅料用超细高强度钨丝生产基地项目、高品质硬质合金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示范线项目等

(二)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省级化工园区优势,加快建设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高质量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先行区,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新型化工产业集聚地。到2025年,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建成园区面积4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00亿元。

2.产业定位:主导产业为新型化工(有机氟材料及制品、新能源材料)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

3.空间拓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区三线”规划面积14.69平方公里,其中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10.01平方公里、食品产业园1.18平方公里、机械装备产业园3.5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园区将重点发展川南新材料基地,积极推动化工园区扩区认定,在现有化工园区3.13平方公里基础上着力形成8.7平方公里的承载空间。食品产业园和机械装备产业园在现有基础上,采取“腾笼换鸟”、增减置换等方式,补齐产业发展链条,不再拓展空间。

4.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道路、污水管网、电力等重点要素保障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31.95亿元。完善园区道路,规划园区主干道路及立交互通平台,加快推进大件路建设。优化汇才路、汇通路、汇鑫路、乘犀路、利民路、兴元路等道路骨架网络,实现与隆汉高速、G348国道等国家路网的互联互通。建设DN1000城市生活供水管线,提升供水能力至7.2万吨/天,配合推动向家坝北干渠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建设220KV变电站和天成、王渡变电站出线18.9千米、7.6千米的110千伏线供电线路,以及由邓关到园区的供气专线,同步配建日供气100万方的配气站,保障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水、电、气需求。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建设3.5万平方米的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1.3万平方米智慧管理中心和0.6万平方米的应急救援中心。食品产业园加快建设园区配套服务中心和园区仓储物流中心20万平方米。

5.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沿滩省级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空间承载能力,依托中国中化在沿滩重点布局,聚力推进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健全氟硅化工产业链创新链,培育发展新能源材料、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通过头部企业带动一批氯碱化工、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上下游产业企业,着力打造“盐—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建设绿色氟化工基地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生产研发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省级化工园区,全力推进化工园区扩区发展。打好“盐帮菜”特色品牌,依托自贡食品工业园,布局引进一批肉副食品、调味品、粮油和果蔬加工等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加快配套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打造服务成渝、辐射西南的新型食品产业示范园区。突出沿滩省级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产业化基地优势,与自贡高新区板仓工业园区错位协同发展,围绕能源化工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创新发展金属复合材料等产业。

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十四五”重点项目

1.新型化工(有机氟材料及制品、新能源材料):中昊晨光高性能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天龙化工年产1000吨橡胶交联剂生产线项目、信乙化工30000吨/年羰基化法苯乙酸项目、力天电碳年产5000吨特种石墨材料及制品建设项目、华砂新材料年产80万吨光伏玻璃砂、20万吨板材砂及10万吨硅微粉生产线项目、超凡碳材料年产5000吨新能源特种碳石墨材料及新型碳石墨材料科研项目、无锡东恒年产4万吨新能源导电材料项目、盛禾(平潭)能源30万吨/年NMP精馏及1万吨导电浆料项目、江苏瑞泰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凯盛太阳能新材料二期项目、昊华气体含氟电子气体项目、中化蓝天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1万吨PVDF项目等

2.装备制造:鸿耀轻钢年产5000吨轻钢构彩钢板及配件生产线项目、路捷新型材料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项目、锐英机械年产3000吨输送机设备及配件制造项目、腾宏彩灯生产研发项目等

3.食品加工:云之瑞特色休闲食品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易品食品年产14000吨调味品生产项目、永汇食品年产10000吨肉制品生产加工项目、宏顺食品年产3万吨肉制品分割生产线项目、新添润食品年产500吨肉制品制造项目、佳旺食品年产5000吨挂面食品制造项目等

(三)自贡航空产业园

1.发展定位:抢抓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机遇,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无人机产业基地、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到2025年,自贡航空产业园新建成园区面积4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50亿元。

2.产业定位:主导产业为无人机及通航,兼顾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

3.空间拓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自贡航空产业园“三区三线”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将在“十三五”结余工业用地1.5平方公里基础上,另报征工业用地2.5平方公里。科学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优化园区城镇开发边界,形成1.3平方公里的园区承载力空间,其中机场用地区约0.32平方公里,航空研发与制造区约0.5平方公里,泛航空制造区约0.3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约0.18平方公里。

4.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产业基础配套,计划总投资8亿元。加快推进交通能源基础配套、创业大道西延线、航空大道南延线等13.36公里道路及泛航空产业区域基础设施投入等。做好新增承载区域的水、电、气、通讯等要素供给,新建供水、燃气管网30公里,完成创业大道西延线、航展路电力管线铺设10公里,积极争取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同步推进安置房二三四期26万平方米建设。

5.发展路径:巩固提升地面跑道优势,逐步提升凤鸣通用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在现有1200米跑道、2500米起降场地基础上,推进大型综合通用机场建设,为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条件。优化提升空域使用优势,借势全省低空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扩大有人机、无人机空域使用范围,优化提升空域使用效率,在全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先行先试上体现自贡担当。全面提升飞行服务综合保障能力,健全完善航油(废油)储运设施、通信导航空管设备、航空器维修保养等基础设施,建立完善大型综合通用机场保障体系。聚集发展工业级无人机,充分发挥领军企业龙头带动示范作用,集聚电科特飞、腾凤科技、中双实业等一批重点无人机及通用飞机整机制造企业,加快建设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促进军民两用无人机协同发展,带动形成无人机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制造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依托广联航空、西安宇立等成飞配套企业,重点发展航空与燃机零部件研发制造,协同发展航空非金属密封件、航空用标准件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打造航空标准紧固件、精密零部件研发制造生产基地。积极引进发展航空碳材料、航空先进涂层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与航空领域相关的先进材料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优势的先进航空材料产业品牌,形成支撑川南渝西航空产业体系的先进材料配套集群。依托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大力发展区域大型无人机货运物流,实施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运营基地等项目,开通一批无人机货运物流航线。依托中飞院优质教育资源,适度发展飞行培训。依托北京首航直升机自贡通航运营基地、驼峰通航项目,发展通航低空旅游、航空体育运动,建成川南低空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拓展无人机在应急抢险、医疗救助、环境监测、农林植保等领域行业应用。

自贡航空产业园“十四五”重点项目

1.无人机及通航: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项目、腾凤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总装部装厂房项目、中电科特种飞机研发制造基地、无人机交付中心项目、无人机总装部装基地项目、无人机研发制造及试飞交付基地项目、中双实业无人机及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北京飞龙天地(自贡)蜜蜂飞机生产制造项目、无人机客户服务中心、无人机运营示范中心、无人机研发制造维修基地。通用航空培训服务基地、自贡无人机试飞基地、通航货运中心、百特尔飞机维修培训、无人机培训及维修中心项目、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运行基地项目、四川航空应急救援(自贡)基地。通用航空综合文旅项目

2.先进材料:航空新材料研发及制造基地、成飞配套航空新材料。建国标准化预拌混凝土生产项目、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水泥基泡沫保温板”及配套产品生产项目、华刚公司AVI热喷涂粉项目、华刚公司年产1400吨航空航天热障喷涂材料项目、恒拓塑料制品生产线项目、特种玻璃纤维制品生产线项目、环保新材料紫外光固化油墨项目、良品新材料集装袋项目、无人机机体及相关复合材料生产制造项目

3.高端装备制造:航空专用标准件制造基地项目、海川航空发动机及燃机关键零部件制造智能化工厂建设、航鹰科技航空零部件及机械制造项目、航空非金属密封件制造项目、航空增材制造项目、无人机机体部件生产制造项目、航空标准件自动化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无人机机体及相关复合材料生产制造项目、航空零部件及复合材料制造项目、航空紧固件和结构件生产项目、航空发动机叶片(压气机及涡轮导向)高效精密制造产业化项目、机械设备制造及3D打印生产线、无人机零部件热表处理中心项目、无人机零部件制造标准化厂房项目

(四)西南(自贡)国际陆港

1.发展定位:高标准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特色产业聚集区,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南向开放重要节点,有效衔接和服务自贡工业。到2025年,西南(自贡)国际陆港新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50亿元。

2.产业定位:主导产业为临港加工制造,兼顾发展物流贸易、仓储(冷链)。

3.空间拓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西南(自贡)国际陆港“三区三线”规划面积10.95平方公里,西起舒坪街界,北至G348国道,东至舒坪街界,南临乐自高速。其中产业部分主要布局于内昆铁路以东区域,规划面积约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3.78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新增2.86平方公里园区承载空间,其中临港加工制造区面积约1.63平方公里,现代商贸物流培育区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4.基础设施:规划实施市政道路、污水收集管网、给水管网等重点要素保障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9.2亿元。规划建设临港大道、东西干道、丹阳大道南四段等3条主次干道和西南农商北侧道路、临港加工片区支路等6条支路,实施自贡至泸州港大件路建设。持续完善新增承载区域的水、电、气等要素供给,重点推进金鱼河沿线截污管网、临港加工区供水管网及10KV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1个,新建标准化厂房40万平方米,新增物流仓储面积80万平方米。

5.实施路径:依托东锅公司、大西洋焊接材料、北部湾油脂公司等企业,聚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焊接材料、油脂加工、氢能综合利用等临港加工制造及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互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引进一批外向型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港加工制造及配套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枢纽功能和优势,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协同粤港澳、北部湾、东盟等区域,完善现代物流产业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统筹建设区域综合物流通道,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基地(中心),引进布局一批物流龙头企业,着力构建“以三港联运为基础、以现代物流为核心、以临港贸易为龙头、以临港加工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十四五”重点项目

1.临港加工制造:自贡恒派金属容器制造、自贡沃特给排水生产仓储基地,欧筑复合新材料产业园、川南(自贡)生态智慧石材产业园、双胞胎绿色饲料生产线、氢能装备制造基地

2.物流贸易:临港总部经济中心、数字供应链科技产业园、中通快递智能科技电商川南分拨中心、川南粮油应急配送中心,自贡南铁路物流基地、保税物流中心(B型)

3.仓储(冷链):川南现代粮食物流中心、西南农商(国际)物流港、西南冷链智慧物流港

(五)大安工业园区

1.发展定位:聚焦建设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争创省级开发区。到2025年,大安工业园区新建成园区面积0.5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

2.产业定位:主导产业为金属新材料(硬质合金)及制品,兼顾发展通用装备、旅游特色产品。

3.空间拓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大安工业园区“三区三线”规划面积3.12平方公里,包括大塘山锅炉产业园1.09平方公里和张家坝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2.03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协调推进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布局,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盘活利用张马片区工业基础,抓好存量工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4.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道路、污水管网、电力等重点要素保障项目4个,计划总投资9亿元。规划建设大塘山园区基础设施、智能终端产业园提升改造等项目,配套园区道路、管网、加油(气)站等,完善园区新增承载区域内的水、电、气、通讯等要素供给,新建标准化厂房21万平方米及配套生产性办公用房、产业孵化中心等。

5.发展路径:稳步发展大塘山锅炉产业园和张家坝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盘活利用张马片区工业基础,强化园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推动充电桩、5G设备等通用设备制造发展。强化与内江市市中区、威远县、隆昌(市)协同合作,稳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规划建设硬质合金产业园,依托自贡硬质合金等龙头企业,围绕有色金属复合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带动布局引进一批硬质合金及工具、表面耐磨材料、钨钼制品及延伸等金属材料产业配套企业,做强有色金属复合材料产业。

大安工业园区“十四五”重点项目

1.金属新材料(硬质合金)及制品:年产100吨硬质合金项目、硬质合金中粗碳化钨生产线等

2.通用设备:沃轮新能源智能集成设备项目、宇航电力高低压配电设备、威鹏电缆特高压等

3.旅游特色产品:川南旅游商品产业园、龙腾恐龙仿真艺术产业园等

(六)荣县经济开发区

1.发展定位: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做实做强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到2025年,荣县经济开发区新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00亿元。

2.产业定位: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兼顾发展资源转化利用、装备制造。

3.空间拓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荣县经济开发区“三区三线”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东至S212,西至金碧大道,南至G348远期改线,北至旭水河。“十四五”期间,将依托现有5.46平方公里的产业基础新建3平方公里,其中经开区“北区”向东建设1.15平方公里,经开区“南区”新建1.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8.46平方公里。

4.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场地平整、道路、污水管网、电力等重点要素保障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21.3亿元。规划建设G348改线长2公里及S212长4.3公里,东川大道、白鹤路、金碧大道、望景路等4条主次干路及星星路、桑树湾路等5条支路,持续完善新增承载区域的水、电、气、通讯等要素供给,重点推进星星路、白鹤路等路段供气、供电管网建设,以及110KV变电站、配气站建设,新建标准化厂房7.7万平方米。

5.发展路径: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聚焦园区承载能力提升,全力建设过水片区,加快盘活郝家坝片区低效用地,做好园区智能化、循环化改造。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绿色化提升,推动盐及盐的精深加工、陶及陶瓷、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稳定增长。做精做深农副产品加工,依托荣县茶叶、粮油、水果、蔬菜、中药规模种植基础,持续提升茶叶加工产能及附加值;依托阳光农业、雄风粮油、金色荣州等骨干企业,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着力补齐粮油果蔬短板。多路径发展资源转化利用产业,充分发挥荣县丰富石灰石、页岩气、盐等资源优势,深挖产业链头部企业招大引强,力争实现一项兴一业。提升装备制造产业能级,巩固成渝地区市场份额,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精准对接链主企业,招引培育行业隐形冠军,形成龙头聚合效应,推动荣县装备制造企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迈进。

荣县经济开发区“十四五”重点项目

1.农副产品加工:万吨酒生产基地项目、年产500吨速冻面米食品项目、12万吨生物饲料项目、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冷链物、回归冷链物流项目、驰宇盐品改扩建项目、四川振兴集团果蔬产业园项目等

2.资源转化利用:高档环保陶瓷装饰材料生产线项目、中电建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锂电池负极材料再生石墨坩埚项目、生活污水制氢与零排放碳集成示范应用项目等

3.装备制造:智慧水务产业园项目、繁花彩灯制作项目、碲化镉发电玻璃项目、自然酒窖智能终端管理系统中试生产线项目等

(七)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

1.发展定位:聚力建设国家级氟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加快推进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到2025年,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力争新建成园区面积3平方公里,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00亿元。

2.产业定位:主导产业为新型化工(氟化工及天然气化工)为,兼顾发展消费品工业、机械制造。

3.空间拓展(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准):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三区三线”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着力推进富顺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提质拓展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加快建设自贡长滩食品饮料产业园。

4.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实施道路升级改造,新建道路10公里,改造升级道路10公里;新建仓储物流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建设能源及排水管网系统15公里;新建35kv变电站、配气站、消防站等配套项目,新建污水处理厂、人才公寓、孵化平台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的局域网络建设,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高标准建设“智慧园区”。

5.发展路径:聚力做大做强工业支撑,积极推进晨光经开区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和跨江发展,建设国家级氟化工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奋力打造四川经济强县。依托中昊晨光院、西艾氟科技等龙头企业,加强与成渝地区新材料企业合作,促进国家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强化与沿滩高新区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协同发展,提升有机氟、芳纶等高分子合成材料创新研发能力,做强做长“萤石—氢氟酸—含氟单体—含氟精细化学品—氟聚合物—氟树脂、氟橡胶改性”高分子合成材料产业链创新链。依托江阳磁材龙头企业,加快传统铁氧体材料的研发创新和升级换代,做大稀土永磁铁氧体新材料产业。依托成华汽配等汽车零部件及富兴电力金具等机械装备龙头企业,着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红谷皮具、恒信昌、中昊晨光院等企业,加快传统产业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和医疗防护材料研发。

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十四五”重点项目

1.新型化工(氟化工及天然气化工):自贡晨光科技园区氟硅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江阳磁材永磁铁氧体(二期)、2500t/a聚偏氟乙烯(PVDF)等

2.消费品工业:中国西部皮具产业园、保健品和化妆品技术开发实验室、年产25万吨啤酒饮料生产线等

3.机械制造: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

第四节  促进园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建立授权事项清单制度,依法赋予省级及以上园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项目审批等经济管理权限。对于明确可以下放的市级管理权限,由市区县有关部门依法依规直接下放给各工业园区;对于无明确规定是否可以下放的市级管理权限,各工业园区根据发展需要提出,市区县有关部门按程序报批后下放。下放给工业园区的管理权限,按照“权力责任一致、职责能力匹配”原则,由工业园区实际承担对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各园区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行制定政策引进人才,推行竞聘上岗、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建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绩效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在符合国家工资及津贴补贴政策前提下,实行以岗定薪、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资收入分配方法,允许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

(二)突出园区开放合作

坚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园区开放格局,结合园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产业外溢,主动对接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瞄准成都“5+5+1”产业体系和重庆8大支柱产业布局,围绕装备制造、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协同推动南翼跨越发展,高标准建设飞地园区、伙伴园区。重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创新示范区(内自合作园区)建设。引导自贡航空产业园、沿滩高新区、富顺晨光经开区、荣县经开区等园区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和内自同城化,与荣昌、永川、长寿、内江(威远、隆昌)、宜宾、泸州等地园区载体平台,在机制、产业、人才、科技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探索建立飞地园区、示范园区,协同推进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工业园区立足要素资源、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聚焦主导产业,加快编制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空间布局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产业招商名录表(三图一表),深度分析东部地区、成渝地区产业链,进一步健全产业链招商机制,探索建立联合链长制,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靶向招商。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在政策允许和权限范围内,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缺失、薄弱环节制定招商引资专项优惠政策。鼓励园区采取展会招商、拼船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并行,常态化开展产业对接活动,探索引入行业协会、咨询机构、运营公司等专业化组织深度参与园区招商引资,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

(四)着力抓好招大引优

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作用和产业集聚优势,深入研判园区产业链发展趋势,聚焦园区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创新项目。瞄准东部产业转移、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结合园区自身比较优势,围绕产业链向上、向下和横向招引布局一批关联配套企业,支撑园区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第五节  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快科技平台建设

围绕先进制造业,聚焦高性能氟材料、无人机、大飞机、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鼓励支持工业园区内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支持在工业园区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加快推动园区内现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自贡高新区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示范基地,支持自贡航空产业园高标准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支持工业园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协同建设川南渝西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平台,加快构建以高新区为创新孵化主体、以经开区及其他工业园区为加速产业化主体的创新孵化、中试熟化链条,形成“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完整孵化链。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以各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完善“天府科技云”自贡运维系统建设,积极融入巴蜀科技云服务平台。强化科技金融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支持工业园区开展科技融资担保、科技小贷、保险试点,吸引市外优质科技金融机构进园组建科技金融投资公司和基金。在工业园区大力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推动工业园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建设,培育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大力建设自贡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工业园区提供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信息查询等服务,持续优化工业园区创新创业环境。

(三)促进创新主体集聚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服务、人才培养和市场开拓等服务体系,加强对初创企业的事前扶持、事中扶持和产业扶持。大力优化工业园区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激励、评价、服务等机制,大力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以及各类高技术人才。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子,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鼓励园区企业创新与成渝两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自贡分中心、四川大学自贡技术转移中心、自贡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建设。

第六节  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

(一)完善园区内部道路互联互通

加快工业园区内部交通网络建设,优化工业园区内部生产、服务等功能区组织联系,提高工业园区内各功能区互联互通水平。结合工业园区产业分布,着力构建方便快捷的货运出入通道。结合园区产业人口出行特点,优化工业园区公交线路,满足园区日常通勤需求。

(二)完善园区能源保障基础设施

合理规划电力、燃气等能源设施,完善能源供应体系,支持工业园区按需建设配套电力、燃气供应设施,保障工业园区能源安全可靠运行。倡导清洁能源利用,鼓励工业园区开展热电联产或集中供热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等。加快清洁能源应用,支持工业园区发展氢能应用,规划建设一批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三)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

抢抓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战略机遇,加快工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自贡市5G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和鼓励通信运营商优先安排工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布局建设5G基站,实现工业园区5G信号全覆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创造新技术应用场景,协助通信运营、通信设备研发制造等企业开展NB-IoT窄带物联网等网络实验。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支持工业园区开展智慧化改造,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设园区管理应用平台和服务应用平台,着力打造高效运转的智慧园区。

(四)完善园区给排水系统

结合园区建设发展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建设供水调节设施,提高工业园区供水保障能力。鼓励支持工业园区按需布局新建工业污水处理设施,不断优化完善排水管网,实现工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化工类园区要健全应急池等应急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建设满足安全发展需要的排水系统。

(五)完善园区标准厂房

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整体规划、整体设计、统一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孵化器),推动实现企业“签约即入驻”“入驻即生产”,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推广立体开发模式,建设多层标准厂房,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亩均产出效益。

第七节  强化园区安全绿色集约发展

(一)强化园区安全发展

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园区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健全安全监管机构,配齐配足安全监管专职人员。强化工业园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所需的防护距离。探索推行“园区安全管家”服务制度,加强园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定期开展园区整体安全评估,加大园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园区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工业园区运作和执法管理水平。强化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工业园区安全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园区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业园区布局和建设必须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推动工业园区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转型。发挥战略与规划环评引领作用,加强各工业园区的区域规划环评宏观管理,实现全市工业园区区域环评“全覆盖”。编制区域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强化园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把控产业准入门槛,入园项目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入园,坚决杜绝引进资源浪费、污染扩散和低水平项目,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鼓励园区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集中供热和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在具备条件的园区中实施碳中和示范,引领带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减排降碳。鼓励园区企业推广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排水许可制度,鼓励支持园区开展雨水集蓄利用、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推行统一供水、废水集中治理模式,推动市县级园区建成“零直排区”,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和废水集中处理回用。推进园区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主要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支持创建“无废园区”。整合资源探索推行“园区环保管家”服务模式,依托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全方位提升园区和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为园区、企业开展绿色示范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开展绿色制造体系政策推广、咨询、培训等,着力打造一批绿色园区,争创省级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园区。

(三)推动园区集约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入园项目严禁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和林地等非建设用地。深化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方式改革,鼓励推行工业用地灵活选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供应方式,满足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加强工业园区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加快消化供而未用土地,鼓励工业园区充分运用市场经济和行政手段,通过企业自行盘活、市场重组改造、政府清退重建等方式,“一地一策”分类推进低效、闲置产业用地和闲置厂房的再开发利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综合协调全市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重大问题。市级有关部门负责本领域目标任务的推进落实,做好与国家相关部委、省相关厅局的对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各区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落实属地责任,细化制定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确保园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定期开展全市工业园区综合测评,对测评成绩突出的区县和园区,在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各区县在引进重大项目入园实施过程如遇重大困难和问题,应按程序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相关部门集中会商,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并按程序提请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审议。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办理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督办,加速重大项目落地。

(二)强化政策支撑

贯彻实施《关于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在体制机制、产业培育、科技创新、区域合作、资源集约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在园区产业布局、项目立项、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对发展成效明显的工业园区,在有关财政资金分配上予以倾斜。完善金融政策,支持工业园区依法依规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促进创新创业投资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要求的入园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园区重大项目所需的新增建设用地规划指标。

(三)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依法依规下放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鼓励区县部门和园区管委会整合公共服务,设立园区企业服务工作站,推动涉企审批服务“一站式”办理。巩固推行容缺审批、多评合一、联评联审等,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在投资人自愿前提下,通过提前介入提供代(领)办服务、组织模拟审批、预审服务等方式,确保项目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行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透明稳定的商业制度和规范的商业纠纷解决机制。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领域和行业限制,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合理引导非公资本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对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落实各项优惠和鼓励政策。

(四)加强监测评价

建立健全工业园区建设测评体系和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将工业园区建设任务按年份、区域进行分解,作为对区县和园区开展测评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园区定期向社会公布建设情况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把建设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本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反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区域性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适时对本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附件:1.自贡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示意图及7个园区规划图

2.全市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及2025年发展目标

3.名词解释


附件1

 

 

 

 

 

 

 

 

 

 

 

 

 


附件1-1

 

 

 

 

 

 

 

 

 

 

 

 

 

 

 

 


附件1-2

 

 


附件1-3

 

 

 

 

 

 

 

 

 

 

 

 

 

 

 

 

 

 

 

 

 

 

 

 

 

 


附件1-4

 

 

 


附件1-5

 

 

 


附件1-6

 

 


附件1-7

 

 


附件2

全市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及2025年发展目标

序号

园区名称

主导产业

兼顾发展产业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户)

新建成面积(平方公里)

1

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智能制造、新能源、先进材料

——

400

80

3

2

西南(自贡)国际陆港

临港加工制造

物流贸易、仓储(冷链)

250

10

2.5

3

自贡航空产业园

无人机及通航

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

250

25

4

4

大安工业园区

金属新材料(硬质合金)及制品

通用装备、特色旅游产品

100

10

0.5

5

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型化工(有机氟材料及制品、新能源材料)

装备制造、食品加工

300

25

4

6

荣县经济开发区

农副产品加工

资源转化利用、装备制造

300

25

3

7

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

新型化工(氟化工及天然气化工)

消费品工业、机械制造

300

25

3

合计

1900

200

20

 

 


附件3

名词解释

1.全省航空与燃机“1+3”产业布局:以成都为中心,德阳、绵阳、自贡为紧密协作层的航空与燃机产业格局。

2.成都“5+5+1”产业体系:第一个“5”是指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五大产业。第二个“5”是指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五大重点领域。1是指新经济。

3.重庆8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电子产业、装备产业、医药产业、材料产业、消费品行业、能源工业八大支柱产业。

4.标准厂房:在规定区域内统一规划,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主要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外来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发展平台。

5.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我国承诺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碳中和是指到2060年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相互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6.“单项冠军”企业: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7.“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8.瞪羚企业: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9.独角兽企业:在中国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估值超过10亿美元(以企业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为依据)的企业

10.服务型制造: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