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创新创业政策服务平台!  ——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
会员专属,享看即看!
当前位置:

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关于对《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政策来源: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 | 发布机构: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 | 发布时间:2022-12-14 | 329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进一步提升成都芯谷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结合省、市、区产业建圈强链系列工作部署,组织编制了《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规划(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向我局提出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

    联系人:何媛媛,电话:028-85658517

    邮箱:1754295225@qq.com

    地址:成都市双流区国芯大道399号企业幸福中心4楼

 

附件下载: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规划(征求意见稿)




 

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规划

(征求意见稿)

 

 

 

 

 

 

 

 

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2

(一)面临形势与发展机遇 2

1. 面临形势 2

2. 发展机遇 3

(二)发展基础 4

1. 经济规模质量迈上新台阶 4

2. 电子信息产业链初步形成 4

3. 集聚了众多高能级科研平台和项目 5

4. 生态与空间资源条件优越 5

(三)发展制约与面临挑战 6

1. 产业发展能级仍待提高 6

2. 优质产业资源导入困难 6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发展定位 8

(四)发展目标 9

三、产业方向与重点领域 9

(一)定位思路 9

(二)发展方向 10

1. 创新发展集成电路设计顶尖产业集群 10

2. 重点打造集成电路高端制造优势产业集群 12

3. 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集群 14

4. 提升发展智慧安全优势产业集群 16

5. 着力发展医疗电子融合创新集群 18

6. 前瞻布局低碳节能产业集群 20

(三)开发时序与空间落位 23

1.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 23

2. 统筹协调重点项目空间落位 23

四、实施路径 25

(一)构建以集聚创新要素为导向的创新体系 25

1. 开放场景,出台“首试首用”政策 25

2. 打造全国创新要素落户成都第一站 26

3. 打造电子信息元器件及产品供应链整合中枢 26

(二)构建梯队化的人才供给体系 27

1. 建立公共实训平台,培养定制化人才 27

2. 引入产业技能培训机构,培养行业实用型人才 28

3. 出台柔性人才引进政策,集聚行业高层次人才 28

(三)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配套体系 29

1. 搭建多样化的交通服务体系 29

2. 打造邻里型商业综合体及新型消费场景 29

3. 强化产业公共服务配套 30

4. 建立持续性资金支撑保障机制 30

5. 提供多元复合功能的产品业态 31

(四)推动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32

1. 高标准建设“三生融合”科技新城与产业社区 32

2. 推动园区企业生产经营绿色低碳化 32

3. 构建精细化园区能源管理服务 33

4. 加快低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34

五、空间布局 34

(一)围绕科创服务与场景应用,构建芯谷“双核” 35

1. 面向科技创新服务,建设低碳科创活力核 35

2. 围绕行业应用场景,打造场景综合试验核 36

(二)聚焦总部经济与商务办公,打造“一中心” 36

(三)科学规划城市和产业功能区,统筹建设“两区” 37

1. 发挥芯谷绿色资源本底,塑造生态休闲区 37

2. 聚焦电子信息关键领域,布局智能制造集聚区 37

(四)依托区域主要道路,形成功能联系“双轴” 38

六、保障措施 38

(一)完善组织保障 38

(二)优化政策支撑 39

(三)强化招商引资 39

(四)加强资金保障 40


 

前 言

 

2016 年,成都市政府与中国电子集团展开战略合作,启动了“成都芯谷”项目。2017 年,成都芯谷列入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名录,现规划建设面积 44.8 平方公里(西区 37.6 平方公里,

东区 7.2  平方公里),获批国家级“芯火”双创基地,被列入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名单,是成都“十四五”规划的杨柳湖城市综合性副中心所在地,肩负着打造“中国集成电路新 一极”的重要使命,是双流落实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核心 引领区。

芯谷紧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初步形成了以华大九天、澜至电子、瓴盛科技、海威华芯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中科院微电子 技术西南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等 科研创新平台为支撑的产业创新生态。

在我国“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成都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战略性举措,芯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明确 芯谷发展定位、产业方向和落地路径,更好地发挥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的作用,支撑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面临形势与发展机遇

1. 面临形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等新业态。随着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产业发展呈现出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以协同 共享和互促共享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 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等新趋势。新经济形态成为引领全球 经济复苏的重要增长点,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 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着力点。

针对日趋严峻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风险,我国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加速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中美贸易摩擦叠加新冠肺炎冲击,引发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家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旨在重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塑国家产业竞争优势。

成都提出以产业建圈强链的战略性举措推动产业迈向高质  量发展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


 

 

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作为工业强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精神,成都提出建圈强链产业发展战略性举措。

2. 发展机遇

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国家“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支撑,芯谷肩负着助力成都打造“中国集成电路新一极”的重要使命。实施“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逐步实现我国产业链安全可控,解决 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集成电路产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双循环”形势下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成都

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20 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 1220 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27%。作为成都集成电路产业重要集聚区,芯谷承担着打造“中国电子信息新一 极、成都未来公园城市新典范”的重要使命。

芯谷发展进入新阶段,有条件抢占新经济制高点。过去几年,

芯谷已经迈入创新生态基本成型、城市配套逐步完善的发展新阶 段。新形势下,芯谷必须瞄准全球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前瞻布局 未来产业赛道,搭建新技术应用场景,成为我国新经济发展的桥 头堡。


 

 

(二)发展基础

1. 经济规模质量迈上新台阶

形成坚实经济和产业基础。截至目前,成都芯谷拥有“四上” 企业 66 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 29 家,规上服务业企业 20 家, 高新技术企业 34 家,“专精特新”企业 8  家(国家级“专精特 新”小巨人 2 家),经济和产业基础不断夯实。2021 年,成都芯 谷产业规模达到 1140  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 1045 亿元;

其中,西区产业规模达到 43  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 10

亿元。

2. 电子信息产业链初步形成

具备从底层技术到终端应用的良好产业基础。芯谷产业集群竞争力持续提升,瞄准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产业 链集聚度和完善度不断提升。在IC 设计环节集聚了华大九天、澜至电子、云知声等重点企业,在零组件领域拥有精量电子、华 托微纳、新易盛、优博创等优势企业,在新型显示终端领域有中 电熊猫、虹宁显示等代表性企业,在终端设备制造方面有纬创资 通、仁宝电脑等龙头企业,在解决方案领域集聚了千嘉科技、中 电九天等重点企业,实现“IC—零组件—终端—解决方案”电子 信息全产业链布局,产业龙头效应明显,形成初具国际竞争力的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3. 集聚了众多高能级科研平台和项目

拥有多家高能级科研平台。过去几年,芯谷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加大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集聚了大量高能级科

研机构。截至目前,芯谷集聚了 16 个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 5 个,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国家级综合性科研机构,已建成大科学装置西部光源, 获批国家级面向关键器件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是中国微电子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建成孵化空间 1  万平方米,

已孵化项目 25 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国家高端专业智库以及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工信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拟打造全市唯 一的信息通信行业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4. 生态与空间资源条件优越

打造了最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和空间载体。芯谷毗邻全球最大的城市中心公园——1.5 万亩“空港中央公园”,片区绿化率高达

73%。芯谷拥有规模化的工业用地与业态多元的空间载体,现已建成专业楼宇 88.3 万平方米,可满足各类企业的研发、生产等个性化需求。其中一平方公里的高品质科创空间被誉为“最接近心目中理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满足新的产业人群“生活即工作”的需求,已配套建成企业幸福中心和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正加快建设 1588  套人才公寓、 992  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钢琴


 

 

博物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城市配套不断完善。

(三)发展制约与面临挑战

1. 产业发展能级仍待提高

产业整体能级不高。芯谷整体产业能级不高,与成都其他电子信息功能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尽管芯谷在智能终端、新型显 示等生产领域具备优势,但现状产业近 80%的产值来自组装加工制造环节。在芯片制造、操作系统、光刻机设备等高技术和高附 加值环节以及人工智能、5G 等前沿技术领域,产业基础仍相对薄弱。

产业资源带动性不强。芯谷集聚了华大九天、澜至电子、云知声等重大产业资源,但龙头企业在芯谷吸引带动关联企业的能力待提高。

高端产业服务要素缺乏。产业服务气候尚未形成,资金、人

才、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要素匮乏,导致企业、高校院所等 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断联”问题。

2. 优质产业资源导入困难

片区发展吸引力有待增强。相比主城区与高新区等重点片区, 芯谷在区位条件和城市配套成熟度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 区域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待增强。

与其他片区竞争激烈。芯谷发展面临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

能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与崇州消费电子


 

 

产业园等其他功能区的激烈竞争,在产业定位上要实现错位联动。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论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建设以创新 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 先行区的目标,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成渝共建具 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统揽下,发挥协同创新带动作用和先进制造业支撑作用,助力成都全面提升发展 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 的动力源。

(二)基本原则

夯实根基,创新引领。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驱动力,强化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聚焦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着力提升产业链、 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全面跃升,在全球竞争中突围制胜。

链式整合,集群发展。全面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战略,聚焦


 

 

“1+2+4+1”高质量产业集群,加快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间的资源要素整合,推动产业链 条上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良性竞争,实现产业能级快速跃升。围绕 产业链打造多层次网络化有机集群生态,营造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环境氛围,培育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促 进产业由物理性、空间性集聚向集群化发展升级。

内外循环,协同发展。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竞争,优化市

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新发展格 局,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多元主体联合 共治模式,强化芯谷西区创新辐射作用,夯实芯谷东区未来产业 发展承载能力,推动芯谷与成都高新区、双流航空经济区、天府 国际生物城等重点产业片区联动协同。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积极谋划芯谷在场景创新等环节产业创新改革,保护和激 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政府引导,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 合,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产业配套、公共服务 等方面的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以集成 电路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质量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发展定位

进一步发挥核心优势,依托现有创新生态基础,强化使命担当,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创新产业组织方式,


 

 

打造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创新引领区”。

——在产业使命上,进一步强化引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责任使命,打造成为“成都电子信息创新主阵地”。

——在产业方向上,进一步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方向,切入电子信息最前沿最高精尖领域,打造成为“中国集成电路新一极”。

——在发展路径上,汇聚最新最高端的创新要素,补齐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短板,以创新要素驱动产业发展,打造成为“西  南创新要素集聚中枢”。

(四)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实现总产值 1300 亿元。其中,东区实现产

值 1200 亿元,西区新增超过 100 家企业,新增产值超过 150 亿

元,创造超过 1 万个就业岗位。

——到 2035 年,实现总产值 2500 亿元。其中,东区产值达到 2000 亿元,西区新增企业接近 300 家,新增产值约 500 亿元, 创造约 3 万个就业岗位。

三、产业方向与重点领域

(一)定位思路

立足成都及芯谷的产业和创新基础,充分发挥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设计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集群优势,顺应电子信息产业底层硬核化、产品新型化、需求场景化的新趋势,瞄准前沿技术, 重点布局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应用两大方向。以成都丰富的场景


 

 

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开放芯谷在工业、智慧安全、医疗和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整合,补齐成都产业短板,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生态。最终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以模组器件、 智能终端为特色,以工业互联网、智慧安全、医疗电子和低碳节能为牵引,以产业公共服务为支撑“1+2+4+1”的产业体系。

 

图 1 成都芯谷“1+2+4+1”产业体系图

(二)发展方向

1. 创新发展集成电路设计顶尖产业集群

物联网已进入产业快速增长期,作为万物互联核心底层硬件, 物联网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化合物半导体性能优异, 下游应用市场广阔。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射频器件市场规模达

250 亿美元,功率器件达 50 亿美元。芯谷依托集成电路设计领


 

 

先企业,充分发挥成都在集成电路设计与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优势,以多样化应用场景为牵引,带动新型物联网芯片产业发展。

重点布局功率半导体、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高端模拟芯片设计,以及 AI 芯片、传感器芯片、安全芯片等新型物联网芯片设计。

(1)强化芯片设计工具和服务

做强自主可控 IC 设计,充分利用华大九天 EDA 工具平台, 推动 EDA 工具和服务云化,培育全流程 EDA 平台,加快关键

IP 核技术开发与应用。积极吸引全球领先EDA、IP 企业落户, 支持 EDA 工具/IP 企业与龙头设计企业合作开发工艺套件,支持针对工业互联网、智慧安全、医疗电子、低碳节能等重点领域的

EDA 工具/IP 开发,为高端芯片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2)重点发展高端模拟芯片和新型物联网芯片

依托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基础,瞄准功率器件、射频芯片等应 用市场,大力扶持基于GaAs/GaN/SiC 的高端器件设计产业。以应用场景为牵引,依托云知声、云天励飞、瓴盛科技等领先企业, 以及成都高校在专用芯片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积累的技 术优势,推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算法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 合作,促进人工智能芯片发展。依托中国网安的加密技术、中电 科的网络安全以及中科院微电所的电源管理技术优势,借力中物 院和微电所在传感器领域的攻坚合作,促进芯片企业与智慧安全、工业互联网、医疗电子和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助力安全芯片、  传感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加速转化。

 

 

 

2. 重点打造集成电路高端制造优势产业集群

重点推动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高端制程发展,并逐步向产业下游先进封装测试环节延伸,锻造集成电路先进制造能力,推动集成电路制造装备转化落地,打造全国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基地。

(1)重点强化化合物半导体制造环节

积极推动海威华芯提升砷化镓和氮化镓化合物半导体生产 规模,支持其现有生产线产能和技术水平提升,引导其布局车规级及大尺寸先进工艺制程和碳化硅领域。预留工业用地空间,引进、合资建设大尺寸、窄线宽先进工艺晶圆制造重大项目,加快 建设晶圆制造类重大项目。设立化合物半导体专项基金,从资本


 

 

端助力产业发展。

(2)前瞻布局先进封装测试领域

重点突破晶圆级封装、3D 堆叠封装等领先封装技术,支持

IC 设计企业自建封测产线。鼓励海威华芯设计和封测服务能力平台化、规模化,打造成为集成电路中枢型服务平台。加快芯火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先进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封装测试公共 服务平台落地。大力引入月芯等专业集成电路服务机构,为企业 提供专业封装测试解决方案。

(3)积极发展集成电路装备制造

推动中科院光电所、中物院成科中心、微电子所等创新机构 联合建立关键技术攻关平台,布局“生长、切片、抛光、外延” 等核心技术装备,通过关键设备牵引,实现分段工艺局部成套, 拓展解决整线成套设备国产化,实现整线集成。提升氧化炉、沉 积设备、光刻机、刻蚀设备、离子注入机、清洗机、化学研磨设 备的生产能力及设备精度和稳定性。突破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形 成一流的工艺和产业应用技术,培育一批集成电路装备领军企业。


 

 

 

 

3. 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集群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融合性强的产业, 是“新基建”的关键内容和智能制造的重大支撑。芯谷具备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基础,西南地区在工业制造领域具有多元应用需求,拥有中物院成科中心、中科院微电所、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等创新主体,为布局工业互联网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

重点依托软件、创新和集成电路制造基础,切入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和软件领域,聚焦传感器芯片设计、工业类物联网 器件,发展 3D 打印设备和光学检测设备两大设备终端。

(1)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

积极推动芯谷、双流特色工业场景资源开放,支持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与中电九天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建设研 究,建设运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以本地特色行业为切入点,打造标识应用标杆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识应用模式,逐步辐射西南市场。依托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工业互


 

 

联网展示中心的标准制定与发布能力,吸引一批工业互联网行业 解决方案提供商入驻。

(2)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器件

大力推动中物院成科中心关键器件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 务平台内前沿技术的就地转化孵化,鼓励精量电子、华托微纳等传感器企业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产品,形成器件与设备、设备与 场景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成都软件信息产业及人才优势,以工业应用场景为牵引,吸引和培育工业应用软件企业。

(3)推动光学检测设备及 3D 打印设备创新成果转化

以工业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依托中物院成科中心、中科院微电所和中科院光电所在光学领域的先进技术研究基础,推动光学检测设备和 3D 打印设备成果转化落地。


 

 

 

 

4. 提升发展智慧安全优势产业集群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智慧安全产业生态已经成为国家未来新布局。成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二,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信息安全创新载体,集聚上百家相关企业, 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优势。

芯谷重点布局城市信创安全解决方案、服务器和密码产品, 聚焦安全芯片设计、安全类物联网器件。

(1)前沿布局光通信模块与区块链安全

以智慧城市信息安全设备终端和场景解决方案需求为牵引, 发挥中国网安在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优势,依托新易盛、优博创、 储翰科技等重点企业的安全技术和产品能力,进一步吸引光通信模块和区块链安全企业集聚。充分利用成都市和双流区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产业和技术积累,推动光通信模块和区块链前沿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以四川大学等高校在密码学等学科形成的优势为基础,打造产教融合基地,为企业提供网络安全人才,吸引前沿技术人才集聚。

(2)重点发展安全服务器与密码产品

顺应网络安全产业一体化布局趋势,推动中国网安、华为物


 

 

联网云等龙头企业往私有云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增强龙头带动力,用软件及技术带动服务器等先进制造环节发展,打造私有云先进制造基地。依托中国网安在密码产品的优势,撮合与解决方案商、器件企业形成配套,紧抓西南私有云的集成化制造需求, 夯实网络安全产业基础。依托中国网安在存储设备的产业优势及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电科 10 所、29 所等众多科研院所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动存储设备快速发展。

(3)聚焦智慧城市和工业信息安全场景

充分发挥中国网安、华为物联云的龙头引领作用,引导龙头 企业优先采购本地产品与服务,率先在成都实现“一个链主带动 一条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格局,形成引领示范。以中国网安等机 构技术为支撑,发挥成都在网络信息安全的优势资源,与国内智 慧城市龙头合作,以工业网络安全为切入点,逐步延伸至电信等 信创领域,打造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细分领域样板区。以智慧城市 和工业信息安全发展需求为契机,开放智慧城市和工业信息安全 场景资源,制定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场景清单,吸引网宿科技等专 业智慧安全解决方案企业落地,推动智慧安全产业不断集聚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


 

 

 

 

5. 着力发展医疗电子融合创新集群

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云计算、互联网、

5G 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日益深化,持续助力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芯谷应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医疗领域科研技术的 优势,以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为重点,大力发展健康设备,前瞻 布局 AI 芯片设计、医疗光电器件、AI 影像设备等前沿领域。

(1)重点布局医疗信息化

芯谷在发展数字医疗产业拥有优良基础,2015 年第一家互联网医院在双流诞生,开始布局智慧医疗。作为芯谷首个专业细分领域“园中园”,海豚数字医疗产业园以“互联网医疗+数字疗法”双核驱动,全力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医疗产业先进集群, 加速打造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数字医疗产业高地。

推动双流区中医院与京东方医院、中科院微电子所、阿如拉互联网医院的合作,联动医疗健康场景和技术,打造芯谷医疗信


 

 

息化样板。以杨柳湖片区为医疗电子应用示范区,开放公共医疗 市场资源,吸引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商落地,加快医疗机构实现包括医保信息、就医通道、保险购买、医疗报销、医疗知识、健 康管理等医疗场景数字化。

(2)强化医疗终端设备升级

针对 AI 医疗影像设备领域,充分发挥中科院光电所、中物院成科中心、中科院微电所光学检测和医疗影像设备的技术积累 与创新优势,依托成都的人工智能产业积累和人才优势,推动云 知声、云天励飞等行业领军企业以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搭建需求与技术对接平台,开放本地医疗项目市场,推动更多 AI 影像设备技术成果转化落地。针对医疗电子设备领域,以成都健康医 疗市场为牵引,以芯谷电子信息制造业为基础,借力临床数据算法平台,吸引健康可设备企业落地,在夯实电子设备产业的基础 上实现转型升级,同时推动AI 企业在医疗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3)加速推进医疗电子传感芯片创新

以影像设备和场景解决方案等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大力推动撮合芯片设计与医疗电子企业的创新联动,推动医疗电子传感 芯片创新。发挥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健康电子芯片与微纳器件的研 发优势,充分利用 MEMS 的工艺平台与融合创新实验室,推动

AI 芯片设计、医疗光电器件等核心器件领域转化落地。


 

 

 

6. 前瞻布局低碳节能产业集群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低碳节能技术创新进程,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推动低碳产业在场景中实现应用创新。芯谷将加强打造以电子信息为引领、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智慧能源解决方案,聚焦能源管理芯片设计、智能传感器、智能检测终端设备,以新城低碳出行场景建设为契机,发展解决方案及系统,切入激光雷达和路侧系统领域。

(1)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与功率模组优势领域

立足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基础,以低碳出行场景建设为契机, 以射频器件、功率半导体、光芯片等为支撑,吸引能源管理芯片设计、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企业落地。依托川大新能源研究院以及


 

 

中国物理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两大国家级技术平台,推动低 功耗电源管理技术、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等前沿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搭建低碳节能核心技术、关键器件及设备的需求与技术对接平台,  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配套。

(2)推动智能监测终端与智能车载系统发展

以低碳节能场景为牵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加速促进智能检测终端设备与智能车载系统产业的布局。充分利用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的汽车电子检测平台提供的检测、认证服务,联合中国网安、中电熊猫等龙头企业,推动智能车载系统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大力推动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 5G 及物联网测试实验室建设,为企业提供无人驾驶的检测和认证,吸引无人驾驶企业落地。以杨柳湖新城建设为契机,依托安可信在环境监测终端以及大成新能源照明科技在智慧灯杆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积累, 加大低碳节能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聚力部署城市建设中的智慧道路、智能杆等智能设备。

(3)深度挖掘低碳节能解决方案

挖掘城市建设和企业能源管理刚性需求,依托供需对接平台以及数据运营中心,吸引低碳节能运营及解决方案商进驻。搭建

“技术—器件-设备”与应用场景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联合交 通部门建设车联网数据运营中心,为车联网技术及运营企业开放 交通数据、测试数据、道路数据,促进技术的场景落地。联合园


 

 

区管理和城市管理部门,制定能耗标准,跟踪能耗数据,引入能效通等低碳节能解决方案公司。基于比亚迪半导体以及海威华芯在第三代半导体节能减排方案、千嘉科技在智慧燃气解决方案的积累,进一步开放双流区和杨柳湖公交运营、出租车等公共出行场景,吸引充电桩、无人驾驶和市政公交道路运营及方案公司。挖掘本地企业能源管理需求,联合企业制定能源管理需求清单, 推动芯谷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吸引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企业落地。

专栏 3-4 低碳节能产业重点项目

开放无人驾驶公交路线和出租车。开放杨柳湖片区无人驾驶公交路线和出租车路线,抓紧开展园区-地铁站定期接驳巴士交通串联;吸引充电桩、无人驾驶和市政公交道路运营及方案公司。

加大低碳节能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杨柳湖新城建设契机,大力推动在城市建设中部署智慧道路、智能杆等智能设备。

搭建需求-技术对接平台。搭建低碳节能核心技术、关键器件及设备的需求与技术对接平台,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配套。

搭建“技术-器件-设备”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平台。搭建“器件

-技术-设备”与低碳节能场景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

建设低碳管理数据运营中心。联合交通部门,为车联网技术及运营企业开放交通数据、测试数据、道路数据,促进场景落地及技术迭代升级;联合园区管理和城市管理,制定能耗标准,跟踪能耗数据,引入能效通等低碳解决方案公司。


 

 

(三)开发时序与空间落位

1.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

统筹考虑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智慧安全、医疗电子、低碳节能等产业的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项目开发时序。近期,重点引入与培育产业链链主机构,建立各类创新和服务平台,完善人才、企业、空间等创新要素,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中枢、全国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中远期,重点打造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积极谋划人才、 资金等高端要素载体的建设与搭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质量和效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整体位于全球价值链高端,实现产业链协同成型、整体成势,支撑成渝、我国稳步迈向电子信息产业强国。

2. 统筹协调重点项目空间落位

重点项目空间布局综合考虑人口、资源和生态的长期均衡发展等宏观因素,及用地性质、产业集群和创新主体规划落位等中 微观因素,保障重点项目落位具有较强的科学合理性。西区共打造 24 个重点项目,近期启动建设 12 个,中远期建设 12 个。


 

 

 

图 2  成都芯谷西区重点项目布局图

芯谷东区重点打造项目 6 个,近期启动建设 5 个,中远期建

设 1 个。


 

 

 

图 3  成都芯谷东区重点项目布局图

四、实施路径

(一)构建以集聚创新要素为导向的创新体系

充分利用空港优势,整合内外部要素,以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为起点,以全国创新要素落户成都第一站为平台,以首试首用政策为保障,以供销、打样等专业机构为支撑,构建创新要素最完整、市场反应最敏捷、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及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要素协同高地。

1. 开放场景,出台“首试首用”政策

开放智慧安全、医疗电子、低碳节能等市场资源,出台“首


 

 

试首用”政策,促进成熟企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和成长型企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在芯谷发布并推广应用。在企业进行试点试用、采购租用、示范应用、初期推广、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吸引优质企业落地。

2. 打造全国创新要素落户成都第一站

立足空港区位优势,秉持充分联动内外部资源的开放协同理 念,聚焦前沿技术孵化、市场资源对接和创新资源整合三大功能, 打造成都创新要素落地第一站。打破人才和技术资源的区域限制, 引进国内外前沿技术进行本地孵化,重点导入处于研发及小试中 试环节的项目。为成都及芯谷本地的科技成果精准对接一线城市 的市场及渠道,助力科技企业走出去。依托成都及芯谷的应用场 景需求,导入技术、人才、企业等创新资源,实现异地创新资源 联动。

3. 打造电子信息元器件及产品供应链整合中枢

大力引入大联大等电子信息元器件及产品分销商,打造更具 柔性和弹性的供应链,为原厂、解决方案厂商和电子产品制造商 等上下游企业打造灵活、快捷、方便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供高度专业的产品技术服务,快速对接上下游的技术研发需求, 进行产品级二次开发,向下游提供一站式方案或模块产品,缩短 企业的开发周期。提供全方位供应链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 采购服务,具体包括供需情况、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软件系统等。


 

 

 

(二)构建梯队化的人才供给体系

充分利用成都人才资源和吸引力优势,瞄准电子信息产业需求,打造从在校学生到技能型人才再到高层次人才供给模式,建立全国集成电路工艺与设计梯队人才资源池。

1. 建立公共实训平台,培养定制化人才

政府主导牵头组织校企合作,由芯谷龙头企业与本地高校联合设立特色专业课程,针对在校生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建立公共实训平台,提高在校学生的工程化能力,以及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变化的技术应对能力,从而为产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弥补人才需求缺口。联合专业人才培训机


 

 

构,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提供贴合企业环境的实训平台与产 业技能培训服务,向企业提供定制化人才培训服务。

2. 引入产业技能培训机构,培养行业实用型人才

重点引入产业技能培训机构,例如恒芯源、摩尔精英等,提供电子信息行业完整的项目级别培训,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 及封装测试等关键且完整的环节,拓展数字前端设计、数字前端 验证、数字后端设计、模拟版图、DFT 等数字化培养方案,大力培养芯片设计、验证等领域的实用型产业人才。

3. 出台柔性人才引进政策,集聚行业高层次人才

加快出台柔性人才引进政策,面向全国人才库及全球人才池, 吸引高层次人才、科研创新人才、国际交流人才集聚。为行业高 层次人才提供落户政策支撑以及科研活动保障,重点鼓励科研机 构开放硬件科研设施,为高层次人才开展课题及应用研究提供顶 级的平台,提供人才项目活动经费支持和项目申报全流程服务。


 

 

 

 

(三)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配套体系

着力优化芯谷支撑产业和创新发展的服务环境,加大前沿技术和创新产业公共服务支持,激发资本赋能作用,构建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部署面向新型人才的交通、商业等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高标准建设一批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复合功能创新产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创新城区。

1. 搭建多样化的交通服务体系

建设以“定点接驳、低碳运营、无人驾驶”为核心的交通服务体系。围绕周边大型产业园区、居住区与核心轨道站点,提供定点接驳及园区内部运营巴士,完善交通配套,优化站点设置, 提高交通可达性。发挥场景在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中的牵引作用,以低碳出行场景为示范,加快开展绿色低碳、 无人驾驶技术和交通运营场景研究和试行。构建以政府为组织协调中心、领军企业为建设推进核心、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场景建设机制,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设计场景,通过众智、众包等模式吸引中小企业形成应用场景建设联合体。

2. 打造邻里型商业综合体及新型消费场景

加快提升芯谷产城融合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创的产业社区、 创新社区转型,打造功能复合、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高科技社


 

 

区空间。适应创业团队、科技人才、企业高管等新型产业人群“生 活即工作”的需求,布局多个 15 分钟的邻里型商业综合体,配套商业、文体、娱乐、教育等功能,并在各工业地块配置简单零 售、餐饮等服务配套。针对高端科技精英对多元、新鲜、有趣的 消费场景需求,打造未来科技、生态游憩、运动活力三大沉浸式 新消费场景。

3. 强化产业公共服务配套

重点搭建创新实验室、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标准制定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四类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科研院所构建高级别创新实验室群,提高芯谷创新研发水平。由政府主导搭建数据运营平台,推动交通、医疗相关部门为企业开放数据,促进场景落地和技术迭代升级。依托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搭建标准制定服务平台,与企业在标准研究制定与活动举办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企业专业服务平台,满足芯谷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服务需求,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水平。

4. 建立持续性资金支撑保障机制

形成多元、持续的资金支撑保障机制。保障多元化资金来源, 通过母基金与其他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建立子基金,择机引入龙头企业合作组建专项基金,最大化撬动社会资本。提升资金引导功能,通过在投资条款中增加被投企业适当引入区域的限定性的条


 

 

款,促进企业落户,提升投资标的与本地产业的相关性。建立产 业专项资金,将重点投资领域聚焦于集成电路设计等环节。根据 企业各阶段发展需求,持续投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5. 提供多元复合功能的产品业态

以“让空间等产业,以空间引产业”作为核心思路,以创新 企业、科研平台、创业团队等创新主体空间需求为导向,重点提供各类功能相互耦合的复合型产品业态。一是“研制一体”的复 合产品,包括研制一体基地、工业大楼以及总部研发大楼。二是 研发与场景服务类功能产品,包括中试验证服务基地与场景孵化办公大楼等。三是会展与社区等配套产品,包括会议展示中心与 低碳智慧社区。


 

 

(四)推动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部署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健全产城融合发展机制,高标准建设一批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 的新型产业社区,着力建设低碳园区。

1. 高标准建设“三生融合”科技新城与产业社区

超前谋划未来园区形态,围绕创业团队、科技人才、企业高管等群体生活需求,加快配置优质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部署都市化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形成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空间,打造“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通的未来科技新城。 支持建成区加快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园区向宜居宜业宜创的产业社区、创新社区转型,打造功能复合、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高科技社区空间。

2. 推动园区企业生产经营绿色低碳化

开展园区企业能源审计、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等一系列工作,提升企业节能绿色低碳运营意识,加强 能源管理。


 

 

 

 

3. 构建精细化园区能源管理服务

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本地能源 结构变革与环境保护需求,加快构建能源管理服务体系。主要加 强能源管理技术改造、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能源管理示范标杆打造和企业碳排放信息公布等服务。

专栏 4-5 构建能源管理服务体系项目

加强能源管理技术供给。实施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包括清洁能源替代,使用绿色能源,参与能源互联网建设,三废综合利用等,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用能成本和污染物排放。

建设能源大数据中心。全面整合政府、公司、第三方机构的多能数据和经济数据,具备多能全景监测、区域能流全景、企业用能档案、绿色能源补贴、碳普惠服务等五大功能模块,深度激发能源大数据的价值创造点,助力提升社会综合能效水平,引导园区能源及碳排放的有序发展。

加强技术指导打造示范标杆。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技术指导力度,助力企业评选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以先进绿色典范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将碳排放信息公开纳入年度环境信息公开报告,并依托园区环境保护网对企业碳排放信息进行统一发布。


 

 

 

 

4. 加快低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加快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智能节水与水循环系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低碳基础设施。

 

 

 

 

五、空间布局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创新引领区”的发展定位,形成“双核一中心、两区两轴”的空间布局,以专业产业空间承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其中,“双核”为低碳科创活力核、场景综合试验核,“一中心”为科创商务中心,“两区”为宜居生态休闲区、智能制造集聚区,“两轴”为剑南大道科创轴、双楠-牧华发展轴。


 

 

 

图 4  成都芯谷产业功能区“双核一中心,两区两轴”布局图

(一)围绕科创服务与场景应用,构建芯谷“双核”

1. 面向科技创新服务,建设低碳科创活力核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运营的逻辑,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配套服务体系, 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与价值创造平台。以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创新与人才服务为导向,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商务办公和人才居


 

 

住等城市配套功能体系,并通过高品质与高效化的创新生态环境 打造,吸引高能级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等创新要素 落户,打造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城市和产业配套齐全的新型 科创活力区,为芯谷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服务支撑。

2. 围绕行业应用场景,打造场景综合试验核

坚持以新经济新动能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持续推进场景营 造,以新场景吸引新产业。挖掘细分行业的智慧场景应用创新方 向,提供场景创新、场景验证和市场推广的闭环式服务。依托智 能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围绕工业互联网、智慧 安全、医疗电子与低碳节能四大信息技术应用场景进行场景创新、 场景验证、场景推广,遴选推广一批场景创新示范项目,形成信 息化应用场景综合试验区。

(二)聚焦总部经济与商务办公,打造“一中心”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市党代会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价值链和创新链核心 为导向,着力构建大企业大集团集聚集群发展格局,加快建成以总部经济为特征、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区域中心。聚焦总部、商务、办公等功能,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方向,引入总部型企业、科 技创新型机构,吸引上下游金融、法律、会计、人力资源、知识 产权等专业机构集聚,形成辐射双流、成都的科创商务中心。


 

 

(三)科学规划城市和产业功能区,统筹建设“两区”

1. 发挥芯谷绿色资源本底,塑造生态休闲区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体系,打造舒适的休闲运动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以“运动活力”与“生态休闲” 的核心功能为导向布局,通过多样化的绿色生态空间、完善便捷的社区运动设施、开放宜人的公共空间吸引人才,加快提升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能力。

2. 聚焦电子信息关键领域,布局智能制造集聚区

按照“发挥优势、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相对均衡”原则, 统筹考虑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布局和优势产业梯度转移等需求,把握产业发展客观规律,聚焦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在发挥各区比较优势、兼顾平衡、避免过度集中的前提下,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智慧安全、医疗电子、低碳节能等行业的智慧场景应用创新,聚焦涵盖设计、制造及封装三大环节集成电路产业及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关键器件和设备等领域,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三大智能制造集聚区。

统筹考虑各区产业基础、发展规划、资源承载力、国土开发适应性等情况,强化智造区生产制造主导功能,按照“错位协同 发展”原则,推动形成主导功能清晰、特色各异、优势互补、高 质量发展的载体。其中,南区-智能终端智造集聚区,重点发展


 

 

新型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中区-核心材料智造集聚区,重点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北区-关键器件智造集聚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 应用场景关键器件、模组及相关终端。

(四)依托区域主要道路,形成功能联系“双轴”

以主要干道为依托,形成“剑南大道科创轴”与“双楠-牧华发展轴”,把创新产业有机融合在城市空间中,塑造全新的轴带发展形态,建立创新斑块,联动创新空间载体,从而实现创新 要素的集聚、规模化的溢出及辐射。依托剑南大道、双楠-牧华 沿线的工业基础、科创资源以及国土资源潜力,体现生态环境共 保共治、产业体系优势互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便利 共享等特征。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保障

完善成都芯谷功能区管理和协调机制,以简政放权、高效管 理为原则,进一步推进成都芯谷管理体制创新。以整体规划、统 筹推进、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指引,强化成都芯谷发展服务 局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等工作职能。推动建立有关部 门和市、区政府等共同参与的芯谷功能区重大事项协调推进机制, 在政策实施、体制创新、资金安排、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取支持。充分发挥好芯谷服务公司市场主体的作用,综合运用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市场开发等方式,积极推动区域整体开发和运营。


 

 

(二)优化政策支撑

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整合,重点优化招商引资奖励、科技创新补助、场景开发保障、体制机制创新等政策,完善成都芯谷功能区政策体系,大力支持创新主体培育、平台载体建设、人才 引进、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突出政策制定的主动性、针对性和落 地性,从人才引进、产业用地等多个维度支持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应用产业项目发展。强化政策制定的专业性,针对不同产业特性、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要素需求,差异化制定专项政策,加快构建以效益为导向的产业政策新体系。对新兴产业实 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为人才与企业营造灵活的创新环境、打造坚实的政策后盾。

(三)强化招商引资

组建经验丰富的招商队伍和产业运营团队,建立多层次的招商网络,充分利用技术甄选体制,瞄准重点产业与意向企业,通过专业的产业服务能力和有竞争力的政策招商。充分激活本地产 业运营公司的产业服务能力,以更优惠的政策和更优质的服务争取国内外龙头企业以及高增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入驻。强化“产 业链谱系”招商,营造“以企业吸引企业”的产业生态,充分发 挥产业基金对产业链企业的牵引作用,强化对产业链龙头企业和 关键环节的投资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


 

 

(四)加强资金保障

优化政府投资安排,重点投向龙头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型空间载体等领域。强化成都芯谷功能区城市及生态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开展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改革,通过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企业主体等多方参与,形成财政撬动、社会联动、项目滚动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大力引入和成立多元化的产业投资基金,以产业基金助力产业导入,推动优质产业资源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