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彭州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彭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征求意见的通告

政策来源: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机构: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时间:2022-11-14 | 27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市民朋友:

根据《“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四川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成都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展目标及战略任务,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了《彭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请社会各界和市民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请于15日之内反馈我局。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市民朋友对彭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联系电话:028-83705121;联系人:汪涛;邮箱:756493156@qq.com。

附件:彭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征求意见稿)

 

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1月14日



附件:彭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征求意见稿)



 

彭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征求意见稿)

 

 

 

 

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

二〇二二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效

二、面临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5

三、规划目标 6

第三章 打造助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0

一、 改革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创新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10

二、推进知识产权信用建设,打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 10

第四章 推进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任务

一、全面知识产权创造措施,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质量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 13

三、加强“政产学研知金”合作,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营 14

四、优化综合管理能力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15

第五章 聚焦特色打造知识产权发展高地 17

一、聚力特色优势产业,发挥知识产权事业效能 17

二、促进地理标志运用,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发展 18

第六章 夯实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20

一、革新知识产权人才机制,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20

二、培养知识产权文化自信,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氛围 20

第七章 实施保障 23

一、强化组织领导 23

二、落实资金保障 23

三、加强督导考核 23



彭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十四五”期间,是彭州市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实施、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大背景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立体山水公园城市建设、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区域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关键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为“十四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持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是创建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的重要一环。为明确“十四五”期间彭州市知识产权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推进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据国家、省、成都市知识产权规划部署和《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彭州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为抓手,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弘扬知识产权文化和知识,为夯实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构筑强力支撑。

知识产权创造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是5740件、968件、3412件、16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3.26 件;有效注册商标累计9656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版权登记量6680件。荣获四川省专利奖三等奖和四川省专利创新创业奖各1项。全市培育各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试点企业17家,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企事业单位17家,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企业16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工作及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成效明显。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持续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春雷”“铁拳”“蓝天”“非正常申请专利”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34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7件,罚没金额55万余元;清理非正常申请专利109件,清理率100%;侦破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件,移送起诉23人,有效遏制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签订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合作协议,拓宽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渠道,推动落实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积极稳步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及配套保护措施,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初步显现。制定了《彭州市金融创新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全面强化专利权质押融资及知识产权保险指导服务。搭建企业与银行机构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引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开展落实。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积极探索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新体系,修订完成《地理标志产品—彭州大蒜》地方标准,推进落实彭州九尺板鸭地标运用促进项目建设,推进地理标志品牌运用推广,推动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企业专利实施,企业专利实施率达70%以上,实施重大专利组合13项,新增产值16亿元,推动彭州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持续提升。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深入实施四川省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四川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方案》、《成都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工作方案》、《彭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工作方案(2019—2021年)》等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文件,建立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构建立体化知识产权工作网络,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实现体系化、可追溯化监管,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初步显现。聚焦彭州医药产业,统筹推动产业生态圈和功能区建设,开展彭州市现代中(成)药产业专利导航和重点企业专利微导航项目,精准助力彭州市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精心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下沉机制,设立知识产权维权站(点)15个、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站9个。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网络服务平台,开展小微企业一对一企业托管服务。以政府搭台、市场主导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共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6笔,贷款金额1.479亿元。引导企业购买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保险、专利执行险。知识产权数据库使用普及度有所提升。

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以新闻媒体及企业为依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机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多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展开知识产权工作宣传共32场次;借智专家学者分行业、分类别、定期开展涵盖知识产权执法、资助、服务、申请、信息、维权、运营、保护等知识产权重难点内容专题培训34场次,培训3000余人。在全市营造出了解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全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面临形势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诉求日趋强烈。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十四五”期间,彭州市应坚决贯彻知识产权驱动创新发展新理念,紧扣知识产权推动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知识产权高效率运用,以知识产权服务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践行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门户枢纽的新使命,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机遇,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开创彭州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努力在变局中稳住大局、开创新局,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打造成都都市圈北部区域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成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贡献彭州力量。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住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际国内双循环门户枢纽的新使命,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机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进“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历史新机遇,积极融入、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为重点,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为支撑,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发展的知识产权环境,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立体山水公园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保障,助推彭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引领。坚持市场主导知识产权要素配置,激发市场主体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积极性。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改革,强化政策引领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知识产权全链条发展,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坚持量质并举,创用结合。始终将做大存量、做优增量贯穿知识产权工作全过程,促进知识产权从无到有、以质提量、从优到强、量质并举,发挥知识产权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着力强化知识产权运营,坚持以用促创、创用结合,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

坚持综合治理,严格保护。开展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建立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治理等手段,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和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三、规划目标

远期目标:到2035年,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在四川省内达到先进水平,为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立体山水公园城市、凸显西向北门户枢纽地位、为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期目标:到2025年,知识产权工作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稳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贡献更加明显。

知识产权创造量质稳步提升。全市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意识、能力普遍明显提高,知识产权市场经济潜力挖掘主动意识更加明显。创新成果产权化水平大幅提升,有效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增长,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稳步提高。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结构显著优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合理,全门类知识产权有序、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逐步增长。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支持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研企相互融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合作工作体系效能提升,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环境改善,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运用能力、效益增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运用效益逐步提升。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更趋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更加健全,多位一体、多方联合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新产业新业态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违法查处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快速维权援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维权、调解工作站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能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启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建立、完善统一协调、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创新综合管理机制,部门协同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能力增强。形成一支人员稳定、素质过硬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队伍。完善与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产权常态化联络机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深化发展。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改善。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职能全面落实。建设网络化、智能化、便利化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成知识产权“法治会客厅”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力争培育各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0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企业达到25家。引导服务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推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版权登记服务水平改善。

 

 

 

 

 

彭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主要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标值

指标属性

1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5

预期性

2

有效注册商标量

15000

预期性

3

版权注册登记量

8000

预期性

4

地理标志拥有量

5

预期性

5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

亿元

1.5

预期性

6

专利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

%

95

预期性

7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

2

预期性

8

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20

预期性

9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

%

95

预期性

10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数量

35

预期性

 


第三章 打造助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改革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创新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为契机,强化知识产权议事协调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程和协调机制,持续深化落实知识产权工作考核,推动知识产权与投资、贸易、科技、金融、文化等政策多元融合,创新知识产权工作管理体系。

深化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落实省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政策,推动市财政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修订《彭州市知识产权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引导推动高质量专利培育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牵引、社会化投入为主导、知识产权投融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政策。

完善知识产权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司法、行政、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维权援助和社会监督协调机制,完善分工明确、高效配合、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知识产权多元协同机制。依托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和综合行动,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和一体化办案机制,完善部门间重大案件联合查办和移交机制。

二、推进知识产权信用建设,打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

完善知识产权信用建设体系。搭建社会信用监管体系;设立知识产权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承诺制、信用修复机制建设;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差异化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制定以商标、专利、版权为主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信用管理规程;完善软件正版化工作监管体系,推进重要行业和重点领域软件正版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探索知识产权信用建设举措。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用平台,打通各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征信机构、行业协会之间的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共享通道,将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案件信息纳入监管。将实施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经司法最终确认的故意侵权、恶意诉讼及虚假诉讼的主体纳入知识产权失信“黑名单”并予以公开。对知识产权严重失信主体实行联合信用惩戒,政府性资金不予支持知识产权严重失信主体。

 

 

 

 

 

 

 

 

 

第四章  推进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任务

 

一、全面知识产权创造措施,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质量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引导企业逐步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重点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打造一批标准必要专利、基础研发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形成支撑企业发展、推进高价值专利组合,促进专利数量、质量双增长,力争到2025年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参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专利质量,带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成效;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辅导工作,进一步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程。推动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开展境内外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影响力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产品。加大彭州蒜薹、彭州大蒜等特色产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彭州“中国西部菜都”彭州“中国早蒜、种蒜之都”、“敖平川芎”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依托彭州市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助推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商标品牌+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商标品牌创建体系。围绕彭州姬菇、黄背木耳等品种,培育一批特色食用菌名优商标品牌。

实施版权培育孵化工程。推进“文化+IP”“旅游+IP”战略,提炼、打造和释放天彭文化,依托天彭牡丹花会、川剧围鼓、闹年锣鼓、蜀绣、竹编、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活动类及桂花土陶、彭州白瓷、风筝等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民间资本,鼓励挖掘音乐文化、牡丹文化、古蜀文化、桂陶文化、白瓷文化、新川剧文化、大熊猫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先行区,推进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探索“文旅+文创+版权”,探索“文化+旅游+创意”相结合的专利、商标、版权立体综合发力工作机制,支持版权产品开发,形成一批版权精品,推动版权交易服务,培育一批版权企业,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

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以知识产权重点领域为着力点,建立彭州市重要知识产权保护名录、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聚焦外商投资领域、网络、商场、超市、农村庙会、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村镇等重点区域(场所),持续开展“铁拳”、“蓝天”、“剑网”等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侵权和犯罪行为发现和惩处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集中处理平台,完善知识产权投诉、维权援助、纠纷调解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度高、侵权假冒多发的商品领域集中整治。

深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工作。支持知识产权预警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智能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深化顺畅、高效的行、刑衔接配合机制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公安、行政机关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开展信息共享、线索互移、应急联动、联合执法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维权站(点)、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打通知识产权投诉、快速维权渠道。组建知识产权保护志愿服务队,培育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

强化知识产权公平竞争机制。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对知识产权给予同等保护,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消除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真正落实“非禁即入”,确保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一个样。完善市场主体间的沟通对话机制,引导企业成为第一创新主体,加快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化价值。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面向市场主体不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主题培训,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根植人心。

三、加强“政产学研知金”合作,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营

培育知识产权转化基因。贯彻落实国家、省、成都市促进知识产权转化政策,发挥知识产权政策、资金效用,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推动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以新材料、医药、航空动力、增材制造等产业为切入点,扶持专利产业化项目,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新,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引导建立“产学研知金”深度融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效能。

畅通知识产权运营渠道。配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引导知识产权运营机构、金融机构、高校(院所)、企业开展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鼓励创新主体积极采用专利权转让、出资入股、质押融资等运营模式,实现专利价值转化。探索建立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征集企业对专利技术、产品转化需求,为企业提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探索利用专利开放许可,推进企业技术供需对接,推动专利转化实施。引导金融保险机构探索完善知识产权执行保险和侵权责任保险,拓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信用等金融服务工作。

四、优化综合管理能力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

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整合、沟通和共享机制建设,全面掌握知识产权状况;加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搭建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小程序,及时发布最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典型案例,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工作。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引进与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一步建设知识产权维权站(点)和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站,引导增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维权站(点)与园区、企业工作粘性,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内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专利挖掘、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维权预警等精准服务,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企业创新等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大版权服务工作站建设力度,规范作品登记、涉外著作权合同登记等工作,提高版权法律服务、版权运营服务能力,优化版权服务机制。

引导产业、园区协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推动医药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等重点产业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鼓励、支持产业联盟成立专利联盟或标准联盟,推动技术专利化、专利技术标准化;加大天府中药城、成都新材料等产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建设力度,打造区域知识产权服务高地。进一步加强产业功能园区知识产权工作服务能力建设,鼓励企业申请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优势培育企业认定,引导、激励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 

 


 

第五章  聚焦特色打造知识产权发展高地

 

一、聚力特色优势产业,发挥知识产权事业效能

知识产权助推化工新材料千亿级发展。聚焦绿色化工新材料,培育成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通过“政府搭桥、主体力推、社会参与”的模式,在化工新材料、精细及专用化学品、天然气利用等具有全局牵引性细分领域,开展加快绿色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发,储备一批保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领域的高价值专利和重点专利,加速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全力支持减油增化“三个百万级工程”技改项目加快实施,密切跟踪国内外电子化学品、高技术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新材料和氢气等知识产权发展前沿态势,实施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项目,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快速形成产业专利集群,增强产业链竞争能力,打响有国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品牌,助推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中国有机新材高地。

创新推进现代医药制造业量质齐升。依托医药龙头企业,在中药饮片加工、中药配方颗粒制造及中成药制造三大核心制造领域,鼓励开展技术装备改进;鼓励研发抗体类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细胞治疗及疫苗,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创新药、新型制剂,推动医药制造业提档升级。开展知识产权文献检索分析与运用推广工作,引导医药企业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文献,分析挖掘权利即将到期化学原研药专利,推动化学原研药的仿制。深度挖掘中医药产业价值及文化价值,鼓励积极开发中医药健康衍生品,同时结合文创产品开发、中医药文化美学沉浸式体验,打造彭州中医药大健康“产品+文旅+版权+品牌”产业链,做大做强彭州特色中药大健康产业。

二、促进地理标志运用,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发展

打磨内功提升地理标志运用。坚持技术扶农、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构建以技术创新支撑乡村发展、以品牌强化质量保证、以地理标志促进产业要素聚集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格局。从制度、标准、技术、品牌、保护等维度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产品运用体系。加大“彭州九尺板鸭”“彭州大蒜”“彭县黄鸡”“桂花土陶”等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和溯源管理,不断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多元协同共促地理标志运用。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推广运用,强化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提升地理标志产品附加值,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地理标志+企业商标+版权的价值综合实现和知识产权立体保护模式。鼓励地理标志产业建立联盟,创建地理标志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地理标志相关数据分析与产业研究,展开地理标志信息交流合作发展,搭建地理标志品牌产品展示、宣传服务平台。发挥地理标志小镇带动作用,融合发展农商文旅,推动地理标志产品故事宣传、产品展示、品牌推广和市场销售。


第六章  夯实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革新知识产权人才机制,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体系。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宽覆盖的培训网络。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人员培训,打造一支满足新时代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求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综合利用省市优质智力资源,努力建立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机制,探索建立政府、高校、企业、服务机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知识产权后备人才。围绕知识产权运营、地理标志运用、商标品牌培育等特色内容打造特色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彭州市知识产权专家智库,提高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运营、地理标志运用、商标品牌管理运用能力水平。

拓展知识产权人才资源。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政策支持,建立知识产权市场化高层次人才工作联合推进机制,引进高端知识产权人才。鼓励支持高校知识产权教师、公职律师、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师等专业技术人才等参与知识产权行政处理、纠纷调解、维权援助工作,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纠纷调解、维权援助工作的专业支持。

二、培养知识产权文化自信,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氛围

紧抓知识产权宣传重点。将知识产权宣传纳入全市普法教育和诚信建设工作,充分运用精神文明志愿者服务阵地,成立知识产权宣传志愿者队伍,开设咨询台、发放知识产权知识手册、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充分利用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宪法宣传日、彭州特色品牌文化活动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热点事件、重点工作等宣传活动。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件,公开知识产权侵权假冒典型案例。

拓展知识产权宣传渠道。积极推进新媒体平台知识产权政务账号建设,综合运用图文音视频等传播手段,结合线上线下宣传渠道,运用基层宣传平台,融媒体宣传矩阵优势,利用基层宣传栏、LED屏、网络“两微一端”等宣传窗口,拓宽知识产权文化传播渠道,形成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发力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舆论宣传覆盖面,多形式、多渠道、广领域引导形成积极创造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激励创新文化氛围。

加大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建设,打造校园知识产权空间,支持中小学校开展知识产权体验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抵制侵权假冒的行为习惯。以知识产权中小学普及教育,构建“引导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知识产权普及格局,以知识产权文化“软实力”促进彭州市知识产权的“硬保护”。

 

   

 


第七章  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综合管理协调机制,顺畅沟通渠道,相关部门有序衔接,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本规划实施。各知识产权职能部门要切实提高知识产权重要性认识,聚焦重点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深入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组织领导与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规律和创新逻辑的内在统一,及时研究解决在工作落实和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为规划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落实资金保障

根据本规划主要任务推进实施的需要,强化经费保障,加大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机制,围绕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水平服务及高端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形成政府引领、各方参与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三、加强督导考核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办法,将知识产权主要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规划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按照部门职责分解落实。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指标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和评估机制,构建知识产权指标监测数据库,动态监控知识产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对目标、任务、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工作,及时总结和汇报,公布评估结果。建立知识产权指标定期通报制度,切实推动知识产权工作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