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创新创业政策服务平台!  ——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
会员专属,享看即看!
当前位置:

南充市科学技术局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政策来源:​南充市科学技术局 | 发布机构:​南充市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时间:2022-10-08 | 341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的通知》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市科技局牵头起草了《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见稿)》。现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欢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因工作实际需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10月8日至2022年10月14日,在此期间请将修改意见通过电子邮箱反馈至市科技局成果管理与科普科。

联系人及电话:张馨丹 0817—2223280

邮箱:372297662@qq.com

附件:《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见稿)》

南充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10月8日

附件下载:

1.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docx



 

 

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2022-2024年)

 

征求意见稿

 

 

 

 

 

 

 

 

 

 

 

 

2022年10

 


 

 

 

一、发展基础

(一)历史积淀深厚 区位优势突出

(二)产业基础坚实 转型升级加速

(三)科技实力雄厚 平台体系完备

(四)教育资源富集 创新生态良好

二、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打造成渝北翼科创中心

1.提升产业功能平台能级

2.推进研发平台量质齐升

3.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4.优化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塑造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1.助力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2.集群发展三大优势产业

3.培育壮大四大重点产业

4.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

(三)加快企业创新主体培育 夯实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1.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

2.促进高成长性企业提质倍增

3.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4.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四)打造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洼地

1.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2.打造成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3.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4.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撑

(五)发挥科教人才富集优势 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1.用好科教人才资源

2.加大创新人才招引

3.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4.优化创新人才服务

(六)深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构建科技合作发展格局

1.支撑引领川东北科技发展

2.融入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3.加强与发达地区科技合作

(七)推进科技赋能社会民生 开启智慧城市美好篇章

1.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2.助推健康城市建设

3.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八)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1.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

2.加强科普宣传陆地建设

3.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政策保障

(三)加大创新投入

(四)强化考核监督

六、进度安排

(一)全面推进阶段(2022年)

(二)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

(三)检查评估阶段(2024年)

 


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总体部署,根据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要求,加快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省级创新型城市,大力提升创新发展能级和水平,努力建成创新发展动能强劲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科创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基础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绸都”,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川陕革命老区重要节点城市。全市辖315县,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19.3万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1.98亿元,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一)历史积淀深厚 区位优势突出

南充历史底蕴深厚,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以来历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建国初曾为省级行政机构川北行署驻地,撤地建市后经历了由“川北首府”到“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再到“成渝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的能级跃升。南充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陕甘、南联重庆”之地利,既是成渝城市群北部区域几何中心,又是川陕革命老区对接成渝的桥头堡,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南充交通四通八达,是全省规划建设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高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2位,铁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4位,可通航水运里程居全省第1位,千吨级船舶可直达上海。

(二)产业基础坚实 转型升级加速

南充传统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农产品资源、盐卤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四川三大石化基地之一、中国四大蚕茧和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南充现代工业体系完备,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三大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四大重点产业加快集群发展,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315亿元。南充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吉利汽车成功突破“智能自动驾驶电子电器架构”“多源融合高精度无缝定位”等12项关键技术,三环电子成为国内唯一掌握从陶瓷粉体制备到机加工测试工艺并进行垂直一体化布局的先进陶瓷企业,九天真空成为承接国家“卡脖子”技术攻关的科技企业。

(三)科技实力雄厚 平台体系完备

南充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较强,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21有效发明专利达405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0.91%,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02亿元,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5户,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50户。南充创新载体日益完善,南充高新区被省科技厅纳入国家高新区重点支持对象,以西充为核心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建设布局市级重点实验室36个,成功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和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建成省级技术转移机构2家,相继育成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以及国家级“星创天地”等孵化平台11个。

(四)教育资源富集 创新生态良好

南充教育资源丰富,是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拥有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南充)、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等普通高校8所,基础教育规模和高校数量均居全省第2。南充人才资源快速集聚,人才资源总量突破98万人,其中,柔性引进“两院”院士9名,引育国省特聘专家75名、博士1200余名。南充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南充市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南充市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纳入党政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圆满完成四川省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任务,连续五年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南充),“嘉英荟”双创品牌深入人心。

对照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南充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创新平台数量严重不足,省级以上科技园区、特色基地数量仅列全省第十,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级科研平台还未破零,与南充在全省的经济位次不匹配。全社会创新投入不足,近年来研发投入强度尽管增长加快,但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相对不足,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匮乏,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撑引领带动能力不强。成果转化质量严重不足,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高校院所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引育严重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十分匮乏,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需求结合不强。创新生态营造不足,有利于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和人文环境仍有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亟需加强。

二、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以及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部署,抢抓南充临江新区建设契机,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立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大力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能力,为建设颜值高、气质佳、魅力大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科技创新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后劲。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立足南充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走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城市建设道路,力争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创新发展、科教人才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以科技创新破解制约绿色发展的难题,推动形成集约、高效、生态型绿色城市发展新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着力重点,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活力。

三、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4年,全市科教资源创新动能加速释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科教为支撑、市场为导向的产教研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省级创新型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科创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

(二)具体目标

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南充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冲刺能力,省级以上科技园区、特色基地数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力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超过180个。

创新绩效有效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150户、年均增加15户,备案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00户、年均增加100户,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00亿元、比2021年增长35.5%,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突破10亿元、比2021年增长100%,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等优势产业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

创新投入快速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54.7亿元、年均增长3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1.8%。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快速增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初步确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驻南高校院所研发经费支出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初步构建。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明显增强。科技金融、创新研发、试验检测、信息服务等科技服信息务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市级以上科普基地总量突破40个。“嘉英荟”双创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南充市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目标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21年

2024年

创新要素

集聚能力

1

科技创新水平指数(%)

40.25

53

2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

 14

19

3

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亿元)*

23.8

54.7

4

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0.91

1.8

5

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4.7

40

6

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营业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9.8

15

7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2

3

省级工程实验室(个)

1

2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个)

2

3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

2

4

省级企业中心(个)

32

40

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8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7.995

10.5

9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务收入(亿元)

 812

1100

10

规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比重(%)*

 18.5

25

11

万人发明高价值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0.2

0.6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备案数量(户)

 850

1200

13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亿元)

 5.02

10

14

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家)#

  10

15

15

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数量(家)

 342

 600

创新对社会民生发展的支撑

16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

 92.1

93.5

17

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301

0.25

18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56.95

50.2

19

嘉陵江出境水断面水质(类)#

 II类

 II类

2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7.8

50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215

 195

创新政策体系和治理架构

22

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额占企业研发经费比重(%)*

 4.5

 10

23

将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科技创新规划并组织实施

定性评价

24

科技管理队伍状况

定性评价

25

党委政府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或意见及配套政策*

定性评价

26

党委政府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放管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新格局

定性评价

注:1.2021年为预计数;2.加注*的指标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国家考核指标;3.加注#的指标为南充建设创新型城市特色指标。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打造成渝北翼科创中心

1.提升产业功能平台能级

加快推进临江新区建设,整合科教资源优势,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打造川东北经济区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地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推进南充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南部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创建省“5+1”重点特色园区,强化创新型企业集聚,完善上下游企业配套,协同推进产业链创新,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创新创业引领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推动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强化高新技术运用,探索新型经营模式,着力建设特色农业集聚区。促进高坪、嘉陵、阆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提质升级,推广丘陵山区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营山现代农业园区等创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2.推进研发平台量质齐升

鼓励在南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西华师范大学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联合创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创建厅市共建甘薯及特色豆科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支持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在蚕桑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创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力争到2024年新增1—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省级院士工作站,支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建设,设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项资金,力争到2024年创成12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引导在南重点企业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三环电子、中科九微等一批重点企业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

3.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组建南充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中心,支持在南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加强大技术转移机构招引力度,提升南充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南充市技术转移中心机构效能,引导县(市、区)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构建成果转移转化全方位服务链。高水平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南充),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支持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二次开发”实验室、中试共享生产线、公共技术平台等载体建设。力争到2024年新增2户省级科技成果转移示范机构。

4.优化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采用政府新建、闲置改建、民营自建等多种形式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强化孵化载体统筹布局,推动孵化载体增量提质扩能。构建“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阶梯型孵化体系,提升满足创新创业需求能力。积极筹建南充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推进南充高新孵化园、南充双创中心等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助推西华师范大学科技园升级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支持现有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农业星创天地建设,鼓励县(市、区)孵化平台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力争到2024新增国家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1—2,新增省级孵化器3—5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5个。

(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塑造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1.助力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依托省蚕研所、市农科院、市农机所等农业科研院所,加强与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培育,推进农畜产品品种改良,着力建设川东北优质粮油、生猪、果蔬、水产、蚕桑种业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主要农作物畜禽及水产高效安全生产、农机装备研制等重点领域相关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先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精准农业技术。

2.集群发展三大优势产业

依托南充吉利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技术和人才优势,联合四川博萨、天喜车用空调等企业以及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汽研等高校院所,开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整车集成技术、智能能量管理技术、先进新材料等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探索动力电池和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打造全国汽车汽配产业创新基地。依托四川能投等企业,重点开展油气化工材料、油气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发,打造全省绿色化工基地。依托格尔、银海丝绸等重点企业,着力发展新一代丝纺服装技术,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全省纺织服装设计研发生产基地。

3.培育壮大四大重点产业

以三环电子、华讯方舟等企业为龙头,实施高端电子元器件、太赫兹、机器人、通信光缆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打造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重要配套区。以中科九微、九天真空等企业为龙头,重点突破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打造南充高端制造业新基地。加快太极制药生物医药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新药研发能力,积极创建西部生物医药产学研基地、中西药品生产供应基地。以凸酒酒业、燕京啤酒、尚好茶叶等企业为龙头,加大新工艺新产品技术攻关力度,提升食品饮料行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4.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

推进高速宽带、无缝覆盖、智能适配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加快构建智能化网联体系。推进智慧南充(一期)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东数西算”工程国省算力重点项目,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加快构建大数据产业链。积极发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加强智能网联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开展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建设,加快构建汽车电子产业链。大力开发存储整机、存储软件相关技术,延伸开发智能手机以及智能终端产品,加快构建存储产业链。实施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打造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区。实施“智慧医养、智慧教育、智慧物流、数字文旅、新零售”推进工程,积极培育“服务业+数字”新业态,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

(三)加快企业创新主体培育 夯实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1.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

坚持分类施策,着力完善创业辅导、项目资助、政策配套等科技企业服务体系,通过银行贴息、发放创新券、项目支持、税收减免、政策后补助等措施,分行业、分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建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行动态跟踪,围绕企业成长壮大、市场扩展等需求,制定针对性支持政策。积极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行动,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群体,到2024年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过150,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

2.促进高成长性企业提质倍增

加大“瞪羚企业”培育力度,通过融资担保、项目研发、市场开拓等方式,重点培育凯伦新材料、川晶科技等一批成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积极引进“独角兽企业”,跟踪国内外独角兽企业榜单,吸引与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相关联的准独角兽、独角兽企业来南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新业务试点。大力扶持“领军龙头企业”,优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在科技项目、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政策落实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优先支持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到2024年力争形成领军龙头企业2家,实现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零的突破。

3.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支持南充三环、九天真空等大企业积极主导、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订修订,提升标准化水平,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引导吉利汽车等大企业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整合技术、仪器、人才、资金等资源,针对共性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探索产业创新共同体模式。建立完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引导大型企业建立开放式产业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仪器设备、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资源与服务,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门槛与创新成本。鼓励中小企业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大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在细分领域和细分市场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在南企业联合市内外高校院所,建设一批行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等不同形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积极开展校企双向行动,搭建校企精准对接平台,引导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等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鼓励支持吉利汽车、三环电子等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遴选一批成长潜力大、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校企协同创新技术和产品进行重点培育。

(四)打造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建成科技成果转化洼地

1.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一揽子企业创新创业政策落实力度。改进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方式,探索“揭榜挂帅”制,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深化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和经费使用“包干制”等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赋予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支配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单位用人自主权、岗位管理自主权和职称评审自主权。

2.打造成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融入环成渝科技创新生态圈,主动吸纳成都、重庆溢出的科技服务优势资源。鼓励南充龙头重点企业在成都、重庆设立多个研发分支机构,促进南充与成渝在技术、人才等方向双向流动,构建“成渝总部研发设计+南充成果转化生产”的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体系。深化与成渝两地为主的高校院所合作,重点在资源共享协调、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政策协同、仪器设备共享市场化推进等领域建立新机制、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资源统筹互动、服务跨城通办、基础设施共享共用,把南充打造为科技成果转化“洼地”。

3.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优化科技服务业空间布局,在临江新区布局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咖啡等各类孵化机构,培育建立成果转移、技术交易、科技评估、专利代理等科技服务市场体系,促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群。设立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集聚一批新型研发设计机构、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应用,加快形成以智慧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成果评估、技术推广等为重点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体系。

4.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撑

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大力吸引创业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科技担保资金,鼓励担保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贷款担保,对市场前景好的初创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高企贷、科研贷等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和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开展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及科技企业融资类保险。建立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名录库,支持更多科创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支持有条件的科创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及其他新型债券融资工具。

(五)发挥科教人才富集优势 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1.用好科教人才资源

鼓励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驻市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作用,密切跟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打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一批行业急需、特色鲜明、引领未来的学科专业,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留在南充、服务南充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高校院所思想库、科技库、人才库的作用,加强与南充各级政府的全方位联系,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南充经济社会发展。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等培养接地气的创新人才,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充裕的研究时间和配套资金、深造机会,增强人才自我开发能力。

2.加大创新人才招引

分级分层施策建强人才招引梯队,努力打造“筑巢引得雁归来”的人才“雁阵”格局,充分发挥临江新区创新人才发展主阵地作用。围绕七大标志性产业链需求,定期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精准引聚产业紧缺、创新力强的行业拔尖人才。依托“嘉陵江英才工程”“果州万人计划”等人才工程,靶向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建设高端人才集聚洼地。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行动,摸排企业技术需求,及时发布“高精尖缺”人才清单,探索设立“揭榜挂帅全球引智”项目,深入实施以才引才、产业引才、以会引才等高端人才常态化招引机制。积极推进“人才飞地”建设,采取顾问指导、兼职服务、联合攻关、对口支持等弹性方式引才。灵活举办分行业、分专业、小型化恳谈会、推介会、招聘会,联合推出“直播带岗”“直播政策”等线上宣传方式,提升人才招引吸引力。

3.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实施果州企业家提能行动,培育一批熟悉现代企业运作、具有超前市场经济意识、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深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高层次人才到学校、科研院所“回炉”深造,支持企业立足产业需求与高校联合举办“基地班”。强化产教融合,支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等适应科技人才需求,联合企业建立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实训基地,构建跨学校、跨区域的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和混合式教学,推行“人才+项目”“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开展果州产业工匠锻造行动,培育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实行持续滚动支持。探索构建职业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管理体系,畅通创新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4.优化创新人才服务

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创新人才需求收集办理常态机制,鼓励重点用人单位设立人才服务专员。积极遴选推荐重点产业、优势学科(专业)领域拔尖人才进入国家、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建设人才综合服务管理云平台,拓展“天府英才卡”BC卡服务事项,分层分类提供落户、住房、子女入学、医疗、创业扶持等综合保障服务。用好用活“南充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建立灵活的人才聘用和薪酬制度,充分激发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积极性。完善人力资源服务链条,加快推动川渝(南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争创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升人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六)深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构建科技合作发展格局

1.支撑引领川东北科技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科教资源中心优势,加大创新型人才培育和招引力度,推动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川东北创新策源地。持续增强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川东北地区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能力,引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放大油气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在川东北地区的既有优势,强化真空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进一步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引领区域创新产业发展。加强与川东北地区城市间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组建区域产业技术合作联盟,共建创新成果产业化园区和中试基地,提升发达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承接能力。

2.融入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深度融入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和西部科学城“一城多园多点”空间布局。推动南充高新区融入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支持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南充分中心、南充技术转移中心融入川渝技术转移联盟。积极招引中科院成都分院协同创新机构落户南充,设立产业创新中心,带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加强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重庆渝北、潼南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发展,深化在农产品保鲜冷链、生态循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空间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生产提供强力支撑。强化与绵阳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领域合作,打造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联盟,建立军民联合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机制,推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再研发转民用。

3.加强与发达地区科技合作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创新合作,支持中法农业科技园、西充亚洲有机示范村创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深化国内创新协作,充分运用西博会、科博会、海科会等会展平台,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对接创新资源密集区,引进人才、技术和创新资源。积极争取省外国家级园区在南充独立建设飞地园区或共建分园。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加强东西部科技协作与交流,推动浙川东西协作共建示范产业园发挥桥梁作用,整合浙川两地科技、人才、教育等领域资源,促进双方全面合作、资源共享。

(七)推进科技赋能社会民生 开启智慧城市美好篇章

1.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汽车汽配、油气化工、丝纺服装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技术攻关,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推广应用节能减排降碳技术,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促进燃煤和页岩气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推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支持建设电、热、冷、气等综合能源项目,促进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围绕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带示范市建设,实施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科技创新行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江河岸线生态整治修复、采砂石场还林还绿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绿色智慧交通运输体系,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2.助推健康城市建设

筑牢健康南充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创新发展医联体、专科联盟、数字化医疗协作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积极打造区域智慧医卫中心。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推动数字医院系统建设,壮大家庭医生和私人保健顾问队伍,发展健康检查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整体协作能力。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居民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同级互认。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挖掘、保护和合理应用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加强中西医结合,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打造成渝北部中医医疗中心。

3.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5G基站、光纤超宽带和无线宽带建设,构建大宽带、全业务融合的市域高速信息网络。加快IPv6规模部署和升级改造,增强窄带物联网(NB-IoT)接入支撑能力。优化地下管线智能感知监测体系和公用设施、重点公共场所等的视频监控设备布局,提升城市智慧感知能力。以智慧南充为突破口,推动政府数据资源聚集、开放与运用,打造“数字南充”。建立城市智能化应用体系和支撑体系,加快综治中心和智慧治理中心建设,深化“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应用,大力开展疾病和灾害监测预警、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领域先进技术和装备应用,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八)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1.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观念,倡导勇于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培育尊重个性、支持冒尖的创新意识,培育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品质,形成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风尚。规范创新容错免责程序,为推动创新发展解压松绑,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加大对荣获国省科技奖项的企业和个人配套奖励。积极争取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举办两院院士四川行(南充行)活动等大型赛事和活动,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2.加强科普宣传陆地建设

规范运营市科技馆,强化乡村科普活动站、社区科普宣传栏等公益性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创建一批省级科普基地,持续开展市级科普基地认定工作。推进科普资源共享,支持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免费开放。加强科普知识传播,大力开展“科技下乡”“科技之春”等活动,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群众性科普活动,扩大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普及面。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科普知识、科学技术培训,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激发全民创新活力。

3.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水平。推动市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专利快速维权一站式服务。建立技术保护支撑体系,探索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专利导航和侵权假冒线索智能检测。推进知识产权非诉纠纷多元化解,探索在重点行业协会、园区等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建立知识产权失信违法重点监管名单,依法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社会信用体系,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南充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临江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全面负责领导、统筹协调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阶段性任务和工作重点,加强与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各县(市、区)和临江新区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覆盖全市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县(市、区)联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政策保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家和省有关科技和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法规,使用好、落实好国家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等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落地措施。编制《南充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等政策文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部署。出台创新型城市建设配套优惠政策,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产业技术、政府采购、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

(三)加大创新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设立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实施。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构建财政引导、企业主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筹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解决初创企业和成果转化筹资等难题。设立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化专项规划,强化优质项目储备,争取国、省产业振兴、创业风险投资、重大成果转化等资金支持。

(四)强化考核监督

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考核督促机制,制定年度专项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分解,将重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县(市、区)。建立台账制度,对各部门、各县(市、区)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形成鼓励创新、激励先进的评估机制。创新督查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责任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先进予以表扬,对工作措施不到位、进展缓慢的采取通报等措施,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六、进度安排

(一)全面推进阶段(2022年)

制定出台《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明确省级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南充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依据《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建设重点,督促各部门结合实际,探究制定和落实详细的工作方案。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领域,获批一批创新孵化平台,研发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一批自主研发机构,造就一批创新性强、经济效益、产业化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

(二)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

围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落实《南充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不断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升集聚创新资源本领,建立内生驱动创新模式,弘扬创新文化,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育、管理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取得一系列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工业科技创新进展、现代农业科技进展、社会领域科技进步,努力将全市打造成自主创新本事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创新环境和谐的省级创新型城市。

(三)检查评估阶段(2024年)

全面总结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成效,重点加强对弱项短板环节的督导检查,评估主要指标完成状况,完成自评检查工作,确保通过省级创新型城市的验收,并接受省科技厅的考核和检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