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成都制造“1+7”政策体系(征求意见稿)

政策来源: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布机构: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布时间:2022-07-27 | 92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形成《成都制造“1+7”政策体系》。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开时间为30日,请积极提供宝贵意见建议,并将书面意见反馈至cdjxjzcfgc@163.com。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61886229;18780085177


附件下载:成都制造“1+7”政策体系(征求意见稿)




 

 

 

成都制造“1+7”政策体系

(征求意见稿)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

 


 

 

目  录

 

1.关于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1

2.成都市支持制造业创新驱动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20

3.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25

4.成都市支持“成都智造”品牌培育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33

5.成都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共建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39

6.成都市支持现代都市工业高能级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47

7.成都市支持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提能升级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53

8.成都市健全“政策找企业”精准服务机制的实施措施(征求意见稿) 59

 

 

 


 

关于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成都立城之本、兴市之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建圈强链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打响“成都智造”品牌,加快建设制造强市,有力支撑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以上,制造业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制造强国战略重要支点城市;制造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较2020年提升25%,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42%以上,建成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志性产业链和世界一流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4%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0%以上,制造业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80%以上。到2035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构建“支柱、新兴、未来”现代产业体系

3.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实施产业集群培育行动,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提能升级,规模达到4万亿元以上;做优做强做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绿色低碳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打造世界软件名城、全球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基地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4.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发展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柔性电子、抗体药物、卫星互联网、超高清显示、绿色氢能等产业,创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3~5个全球、全国产业地标,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发展新优势。

5.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中长期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方向,完善新赛道主动发现和前瞻遴选机制,重点布局基因治疗、类脑智能、未来网络、元宇宙、区块链、量子信息、光芯片等产业,抢占新赛道,下好先手棋,力争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形成引领。

6.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大力发展总部型、创新型、微加工型现代都市工业,积极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现代商务、产业金融、智慧物流、节能环保等服务,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和特色化聚集,为制造业提供核心能力服务和高附加值支持,增强产业体系竞争能力。

三、推行“智能、绿色、服务”先进制造模式

7.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智改数转”行动,免费为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诊断,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推广共享制造中心、虚拟产业园等智能制造新模式,鼓励企业开放实验验证、仿真模拟、智能产线,推动区域生产资源高效协同利用和智能制造水平整体提升。

8.突出发展绿色制造。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推进产业生态化,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节能、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积极发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推进生态产业化,加快发展光伏、绿色氢能、动力电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加速集群成链,打造一批绿色产业地标,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9.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顺应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工业设计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定制生产等服务型制造,增强工业设计全球资源聚合平台、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四川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平台功能,赋能新制造、催生新服务,加快建设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同攻坚突破

10.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等优势产业锻长板、补短板、提能力,发挥“链长”牵头作用,落实1个发展规划、1张产业图谱、1套专项政策、1个创新平台、1份企业名录、1个品牌会展“6个1”工作机制,分产业制定完善发展规划、空间布局、政策支撑体系,着眼关键产品、装备、工艺推动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重点产品本地配套率提高10个百分点;推动“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聚集共生,高效配置产业资源,形成产业生态优势。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快“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跨区域协作协同。

11.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创新驱动行动。支持产业引领创新,依托天府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光电技术、生命健康、空天技术、先进能源等关键领域原始创新,策源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鼓励企业领建新型研发机构,紧扣国家重大专项和成都产业链需求,定期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录,组织“揭榜挂帅”,推动高端芯片、航空装备、重大新药、基础材料等领域攻关突破。支持集群协同创新,以龙头企业和公共平台为支撑,建立创新联合体,完善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创新模式,优化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运用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12.增强供应链稳定性。推动搭建成都都市圈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开展“主配”牵手行动,定期举办供需对接活动,发布协作机会清单,支持“链主”企业开放供应链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链主”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嵌入本地产业生态。提升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水平,支持“链主”企业、第三方企业建立端到端的全流程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增强供应链韧性和敏捷性。建立重点企业、重要产品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完善预警处置机制,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

五、夯实“平台、工厂、园区”发展功能承载

13.搭建一批专业高效、聚势赋能的服务平台。聚焦产业创新,建设国家航空动力重点实验室、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等,创建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工业云、信息安全等领域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公共服务,面向重点产业加快建设信息技术、研发设计、仿真验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孵化转化平台。聚焦数字赋能,建设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C2M平台,聚合产业资源、直连生产消费。

14.建设一批智能互联、高效协同的智能工厂。引进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和服务供应商,持续实施“云行天府”行动,推广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智慧化管理,探索聚能协同的“平台工厂”、智能高效的“数字工厂”、灵活敏捷的“柔性工厂”、轻量共享的“云端工厂”等多种智能工厂形态。制定建设指南和培育计划,打造50个智能工厂、500个数字化车间,支持更多企业建设全球“灯塔工厂”。

15.打造一批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的现代园区。实施产业功能区提能升级行动,加快空间结构向圈链协同联动升级,加快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升级,加快功能结构向产城融合、多元复合升级,加快资源利用向节约集约、高质高效升级,加快传统要素服务向新兴增值服务升级。支持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成都医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等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的品牌园区。

六、打响“名企、名品、名家”成都智造品牌

16.培育百家知名企业。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培育发展产业链领航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冲榜稳榜各类“500强”;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单项冠军企业,增强细分领域影响力;持续壮大有根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体,支持企业上规入库、进阶升级。到2025年,力争入选“世界500强”企业3家、千亿级企业5家、五百亿级企业5家、百亿级企业20家,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内知名度、城市辨识度的地标企业100家以上。

17.打造千个品牌产品。着力技术创新驱动,在高端芯片、柔性显示、航空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品牌;着力先进生产支撑,在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终端等领域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品牌;着力现代消费牵引,在消费电子、定制家居、国潮汉服、时尚美妆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市场拓展性的新锐品牌;着力文化价值挖掘,在高端白酒、川菜调味品、蜀锦蜀绣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品牌。

18.汇聚万名名家名匠。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和“成都工匠”培育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创新型、技能型、经营型人才引进培育,评选500名卓越企业家、1500名产业领军人才、3000名“成都工匠”和5000名其他优秀人才,支持更多人才入选“大国工匠”和全国优秀企业家。

七、提升制造业要素保障水平

19.加强工业用地保障。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形成“四带多片”工业空间结构,全市工业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不低于20%,每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出让总规模的30%。实施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加快工业“标准地”改革,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支持“工业上楼”,加大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鼓励购买使用标准厂房。开展“亩产论英雄”评价,严格项目用地监管核查,依法打击囤地炒地、非法转用、非法转让等行为。开展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清理处置,对涉嫌构成闲置的工业用地,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调查、认定和处置。对已动工建设但未构成闲置的低效工业用地,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供应的,支持通过扩建续建生产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新型产业、整体或分割转让、收储收购等方式进行处置。

20.加强能源要素保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进一步提高电力、燃气、通讯保障水平,加快对有条件企业实施“一户一表”直供,降低用能成本。引导企业用好分时电价政策,落实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电池、电解水制氢、光伏等绿色高载能企业和重点优势企业纳入全水电交易,对暂未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工商业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

21.加强数据赋能支撑。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建设,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服务商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并给予补助。探索政府数据授权运营,支持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和应用。支持“链主”企业、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数据中台”,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探索基于信息衍生的预测性维护、在线监测、远程管理等新模式。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赋予“链主”企业等市场主体人才评审权,对入选人才给予资金资助和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给予奖励。支持在蓉院校院所设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绿色低碳、前沿医学等紧缺专业课程,校企联动培育更多满足产业需求的“高精尖”技术人才、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和实用新型人才。落实礼遇“成都工匠”政策措施,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23.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统筹全市政府性基金资源,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带动500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投资。科学确定种子基金、天使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容忍度。创新“壮大贷”“科创贷”等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要求企业给予低费率银行信用贷款担保支持。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单列制造业专项信贷计划,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提质扩面;扩大金融租赁服务覆盖面,提升先进制造业金融租赁服务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八、组织保障

24.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制度设计、系统谋划和工作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市级各部门、各区(市)县高效协同,跨区域高效配置优质生产生活资源,形成发展强大合力。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全过程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激励约束并重,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加强总结推广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营造制造强市建设良好氛围。

25.优化服务环境。深化“政策找企业”服务,完善政策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和市场服务,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施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专班专员服务,及时发现问题、纾困解难、落实政策、推进发展。加强社会服务组织建设,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数字化转型诊断、品牌管理、法律支持等专业服务,提高市场化服务能力。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附件: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产业发展重点

 


附件

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产业发展重点

序号

重点产业

细分领域

发展重点

一、支柱产业

1

电子信息

集成电路

(含高端芯片)

重点巩固增强射频/微波芯片、北斗导航芯片、信息安全芯片、功率半导体、IP核等领域设计优势,提升基站基带芯片、高端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图形处理器芯片(GPU)、指纹识别芯片、3D人脸识别芯片设计能力。引进12英寸通用芯片产线,布局6-8英寸的成熟工艺、特色工艺产线,支持化合物半导体产线提升工艺和产能,有序发展存储芯片产线。建设通用、开放的封装测试产线,推动芯片级封装、晶圆级封装、系统级封装、三维封装等研发及产业化。推动光掩膜版、新型封装基板、大尺寸化合物半导体衬底、大尺寸硅片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布局光刻机、光源等半导体装备和零部件。推动存储芯片、通信芯片、计算芯片、智能汽车芯片、化合物半导体、大尺寸硅片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2

电子信息

新型显示

重点发展显示面板、无屏显示和掩膜版,强化TFT—LCD生产线和AMOLED生产线(含高世代)建设,促进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千亿级;延伸布局激光部件、光学镜头等上游核心领域,重点开展运动补偿、动态对比度和清晰度提升技术的研发和光学、画质等性能提升技术的攻关,推动无屏显示产业全国领跑。研发和生产高世代、高精度的TFT—LCD掩膜和新型掩膜,形成全球代数最高和全国产能最大、产线最多的掩膜版制造能力。

3

电子信息

智能终端

以消费类和行业应用类电子为重点,建立“芯片—器件—整机—系统应用”的完整新型计算终端产业生态,提升轻薄便携超高清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大屏幕触控型一体化台式机、4K以上分辨率及8K+5G终端等中高端产品占比。重点发展车载智能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等智能汽车电子,大气数据系统及传感器、空管系统、机载空地通信、北斗导航等航空航天电子;推广应用医疗电子设备以及便携式家用医疗电子产品等。

4

电子信息

高端软件

前瞻布局打造“关键技术+主要产品+新兴服务”的产业核心体系,深耕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5大领域打造城市的产业名片,突破操作系统、工业控制、“云大物移智”、网络信息安全4方面关键技术,打造核心基础软件、共性支撑软件、工业软件、网络信息安全软件4个板块主要产品,培育“云大物移智”应用服务、制造业服务化、数字文创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网络信息安全服务5类新兴服务业态。

5

电子信息

新一代信息网络

搭建5G测试、协同创新、实验认证基础型创新链条,推动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布局密码产品、电磁空间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区块链安全等重点领域,围绕“创新、服务、制造、应用”统筹布局,打造成渝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都“一城四园”特色优势。布局做强光纤光缆、光器件、光模块、微基站、网络通信设备、卫星通信等特色优势领域,做强发挥雷达、太赫兹、空管系统、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增强通信设备核心研制能力。提升智能物联网芯片、智能传感器、高频及超高频RFID、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等领域设计研发和解决方案能力,开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能家居、应急减灾等领域示范应用。

6

装备制造

航空航天

航空领域抢抓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和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下机遇,重点发展防务整机、无人机、通用飞行器、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航空维修、地面空管设备等领域,全面提升航空整机(含无人机)、发动机和民机关键大部件研制水平,打造全球知名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航天领域重点发展商用航天、卫星导航等领域,提升航天运载产品大部件、卫星载荷、北斗导航等领域优势,建成航天装备西部制造基地、综合保障基地、产业发展基地。

7

装备制造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

布局轻量化材料、先进电子部件、智能化部件领域,大力研制新一代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等产品,发展价值量高、盈利能力强的中高端新能源车型,L3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智能系统。发展整车终端生态,加大车载智能传感、智慧交通路网、动力配送基础设施等布局,培育“汽车+智能+市场”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国内领先的汽车产业转型先行区,建设世界级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8

装备制造

轨道交通

提升装备制造能级,围绕高原铁路、成渝中线等工程建设需求,积极发展从前期铁路施工到后期检测养护,覆盖土建施工、隧道开挖、线路养护、轨道检测、列车检测维修等多种需求的全谱系泛轨交装备,抢占高原及复杂艰险山区工程建造及运维装备市场高地。适时发展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新能源多制式中低运量轨道交通。

9

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装备

聚焦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重点发展机器人本体、传感器、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做精做强精密卧(立)式加工中心、柔性加工中心和精密数控刀具,补齐五轴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专用数控加工装备短板,推进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和二次开发,面向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应用场景,大力开发标志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10

装备制造

清洁能源

瞄准碳达峰碳中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晶硅光伏、绿色氢能等清洁能源支撑产业,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等动力电池及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应用产业,联合区域周边城市申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布局发展抢占新型储能、低碳电力设备、固碳、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形成新增长点;发展水处理、大气治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先进环保装备以及高端装备再制造、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等再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支撑全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载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先行区。

11

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重点发展新型抗体、免疫治疗、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疫苗等创新药物。研发有效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剂型先进、疗效确切的现代中药品种。培育百亿级疫苗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血液制品产业基地及国际抗体药产业转移承载基地、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川分中心,打造全球最大的疾病模型研究及有效性评价中心。聚焦发展生物技术药、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小分子药、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外包服务等领域,构建涵盖基础研究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12

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

聚焦电子信息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绿色建材、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等细分领域,重点突破产业链高端环节和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加快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区域中心和四川省新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布局发展新型材料中试产业基地,构建“企业孵化+中试研发+工业设计+测试评价+产业化落地”一体化梯度服务体系,持续为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筑基赋能,打造国内一流的新型材料研发制造高地。

13

绿色食品

川菜及调味品

巩固提升郫县豆瓣产品产量和品质,加大郫县豆瓣发酵过程菌群结构变化、专用菌种选育、加工工艺创新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发展调味酱/料、火锅底料及原辅料等传统优势川菜调味品。着力开发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营养保健调味品、区域风味型以及功能型复合调味新产品。拓展发展中央厨房赛道,促进预制菜、调理食品、川菜标准化、连锁餐饮的“川调+川菜+连锁”模式发展。

14

绿色食品

名优酒

推动以四川“六朵金花”为主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在蓉设立展示、文创、营销、配送等供应链节点机构,带动协作配套企业主动服务川酒振兴。创新推动酒旅融合发展,以318国道串联邛崃、大邑王泗、蒲江大塘等白酒传统产区,深度挖掘中国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特色酒庄、酒镇,规划“白酒+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中国白酒特色酒庄集群。鼓励企业改进工艺、提升质量、扩大产能、开拓市场,开发新生代白酒、露酒等新品。把握年轻化、大众化和功能化发展趋势,着力发展无糖气泡酒、原酿米酒以及青梅、猕猴桃等水果系列低度酒,建设国内领先的低度酒产业高地。

15

绿色食品

方便休闲食品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凸显地域特色,传承经典风味,重点推动火锅、冒菜、肥肠粉、钵钵鸡等特色川菜和拌面、酥肉、粥等方便化产品开发。借助虫草、藏红花、川芎等道地药材资源,开发特医食品、保健食品及其他功能性食品。加快发展健康元素与功能相结合的休闲食品,多样化开发低脂、低盐、低糖、高蛋白的肉干制品以及脱水果蔬、复合谷果蔬等特色果蔬休闲食品,打造一批区域特色知名品牌。

16

绿色食品

农副食品加工

以“天然、优质、营养、健康”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优质粳米、富硒稻米、优质米面加工以及多等级菜籽油、双低菜油、茶籽油等细分领域,提升米面粮油等食品加工原材料供给及应急保障能力。

二、新兴产业

17

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

布局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开展前沿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研究;开发基于GPU、FPGA等通用芯片的半定制方案,探索神经网络芯片;培育指纹、人脸、虹膜、静脉、声纹、姿态等六大生物识别技术及产品;聚焦类脑计算、机器视觉、智能芯片等领域,在健康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领域推进工程示范和场景应用,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18

电子信息

柔性电子

提能柔性面板和超高世代面板生产制造,发展玻璃基材、掩模版及激光设备、清洗设备等柔性显示零部件和设备,柔性显示材料和碳材料等重点材料,培育柔性电子+N终端、新一代柔性显示、柔性电路板、柔性传感器等终端产品。以柔性显示生产制造为核心,关键技术和环节攻关突破为牵引,推进形成先导性核心技术(产品),打造世界级柔性电子产业生态谷“世界柔谷”。

19

电子信息

卫星互联网

低轨小卫星研制领域重点发展姿轨控制系统、电源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等卫星平台,通信转发器、合成孔径雷达等有效载荷。商用火箭领域重点发展发动机、箭载计算机、箭体结构及总装集成等。地面设备领域重点发展地面测绘运行控制系统,信关站、网络运营中心等网络设备。运营服务领域重点推进通导遥数据的融合应用和共享开发,发展航天测运控管理服务、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和卫星通信运营服务,打造全国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

20

电子信息

超高清显示

发展智能可穿戴、AR/VR实等新兴显示终端,积极探索柔性显示在医疗健康、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和特色小镇等领域应用,加强柔性显示技术迭代,瞄准Micro-LED、Mini-LED、QLED等前沿显示技术的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建设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中心。

21

生物医药

抗体药物

瞄准全球抗体药物创新前沿,立足于全球竞争力,积极发展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ADC药物以及多特异性ADC药物等核心技术平台。推动聚焦肿瘤治疗领域的有望实现突破性疗效的双特异抗体、GNC四特异抗体、ADC及多特异性ADC药物产品开发阶段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培育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系列上市产品和产品研发管线。

22

绿色低碳

绿色氢能

重点发展电解水制氢、高密度氢储运、高效加氢、燃料电池及电堆、关键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以及储氢罐、加氢设备等,营造新场景,开展示范推广,加快构建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全产业链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群。

三、未来产业

23

电子信息

区块链

依托成都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建设全市统一的区块链可信基础设施平台,探索制定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标准体系,鼓励支持跨链技术应用研究与突破,围绕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新消费、金融服务等领域打造区块链应用示范场景,通过“供场景、给机会”推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争取将成都建设成为区块链技术创新先发地、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24

电子信息

量子信息

以量子互联网平台建设为切入,争取深度参与国家、省、市量子科学与重大工程专项,探索推进“量子互联网实验室”等,提升参与开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材料开发和密码学等量子互联网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依托电子科大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四川大学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太中心、中国网安等校企资源,围绕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量子传感、量子网络等领域做强软件端和操作系统端,布局机器端,抢占量子信息制高点。

25

电子信息

元宇宙

聚焦云计算、分布式存储、物联网、VR、AR、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化新空间和全新场景。推动元宇宙生态体系布局发展,支持数字空间技术创新和及接入设备产业化发展,支持以ip为代表的的创意经济在数字化空间的应用。

26

电子信息

未来网络

布局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下一代信道编码技术、空天海地一体化通信技术等方向,重点发展太赫兹通信,开发基于光电技术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形成光纤-无线的灵活分布网络,为下一代高频通信系统布局。开发太赫兹/毫米波通信集成收发芯片系统,面向可能的消费市场(室内高速基站,VR/AR等),研制集成化芯片级收发端。

27

电子信息

光芯片

聚焦通信、数据中心以及消费电子产品方向,布局具有高密集度计算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光芯片设计环节,发展25G以上速率的DFB/EML/PD/APD芯片大规模制造,力争突破400G以上高端光芯片制备技术;加强100Gb/s光收发模块、ROADM产品、高端光纤连接器、配套集成电路芯片等光模块产品,布局下一代400Gb/s光收发模块产品、硅光集成等。

28

生物医药

类脑智能

布局各种脑功能神经基础解析和研究能力,重点在脑机交互领域,布局“非植入式”脑机交互技术,开展脑科学及人机交互研究,加强生肌电控、影像诊断、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等研制;在类脑智能领域,布局深度学习技术、强化学习等技术,解决视觉感知、沟通交流、大脑思考等类脑智能领域难题,拓展类脑智能在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9

生物医药

基因治疗

支持rAAV,慢病毒,溶瘤病毒,CRISPR编辑等基因治疗药物科研成果转化,培育病毒衣壳、启动子、密码子、功能蛋白结构优化AI公司,鼓励企业建设基因治疗CDMO,加速产业化。争取国家支持,在蓉落户CTCC细胞备份库,推动293等工程细胞系在蓉开发、优化并转化,引进高端层析填料、膜包、中空纤维、滤器等基因药物下游纯化工艺节点型生产制造企业在蓉投资,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

四、生产性服务业

30

生产性服务业

总部经济

建设“总部成都”,支持国际型企业在蓉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着力培育根植性强的本土总部企业,支持在蓉企业“分改子、子升总、总升级”,提升总部经济集聚能力、运筹能力和辐射能力,打造“世界办公室”。

31

生产性服务业

总集成总承包服务

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构,集中整合资源优势,开展设施建设、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专业维修等领域的总集成总承包。引导企业增强咨询设计、项目承接等系统解决能力,面向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承揽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EPC)和交钥匙工程。

32

生产性服务业

工业设计

推动工业设计由产品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升级,创建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举办“成都创意设计周”,打造全球工业设计资源聚合平台,在虚拟仿真、设计验证、正向设计等方面取得突破。

33

生产性服务业

工业互联网

布局标识解析、工业智能、数字孪生、云边协同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制,鼓励形成研发仿真分析、智能装配、数据采集、过程监控、生产现场管理、设备管理与运维、质量检测、产品追溯等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打造云仿真设计、生产过程数字孪生、产品智能检测、产品全生命过程追溯等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

34

生产性服务业

供应链管理

推广集中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精益供应链等模式和服务;支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发展网络货运综合服务平台,发展供应链业务流程外包;推进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融合,鼓励推行面向客户订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数据协同的柔性供应链和智慧供应链体系。

35

生产性服务业

科技服务

加大科技服务业培育力度,以“两区一城”为支撑,重点发展发展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服务业态,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创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推动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和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和产业发展服务能力,构建全链条科技研发、转化、孵化服务体系。

36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金融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推动金融制度、产品、服务创新,依托“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试点、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申建等工作的开展,大力发展基金管理、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融资担保、出口信用保险等业态,促进地方要素市场发展,加强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创金融、航空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务优势,推广交子金融“5+2”平台和“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打造具备全局牵引性的金融“优质赛道”以融促产。

 


 

成都市支持制造业创新驱动的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提升全市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重点领域核心技 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厚植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产业支撑,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坚持需求导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工业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单打冠军,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健全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挖掘、培养、扶持机制。优化市、区(市)县两级人才服务协同保障,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人才引育,对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入选者,给予资金资助以及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

(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财政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达到10%以上的市重点监测企业,按照每增加3000万研发投入给予100万元,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达到10%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按照每增加500万研发投入给予50万元,最高500万元一次性补助。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25%。

(三)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加快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及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对新获批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50%,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超100户,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二、围绕重点产业,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四)推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川省分中心建设,推进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等创建工作,支持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对新获批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国家支持金额的50%给予配套支持。到2025年,全市新型研发机构超100家。

(五)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深化实施产业补链强链科技专项行动,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和“强基计划”,面向产业未来发展世界科技前沿,针对“卡脖子”、“牵鼻子”技术及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诞生原创性成果,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

(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应用的容错机制和保险补偿机制。支持重大装备首台(套)研制与应用,对获得四川省首台套认定,并获得上一年度省奖励资金支持的给予补助。对获得首批次认定的新材料产品,按照上年度销售总额或采购金额的10%,给予新材料生产(研制)或应用单位不超过 300万元补助。对经认定的市级“首版次”软件,按照其项目产品开发支出或采购金额10%的比例,给予研发企业或用户企业总额不超过 3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科技成果转化按项目技术研发投入的15%给予最高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七)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市场化运行的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持续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用”多维度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支撑、研发先行、需求导向的中小企业创新体系,构建多端成链、平台成制、快速起势的创新格局。

(八)完善市域协同创新。构建“创新策源+成果转化”的“1果到N果创新协同机制”,创新“一区多园”、“飞地经济”建园模式,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应用”、“链主+配套企业”产业园区共建机制。

(九)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建设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间的科技合作。

四、加强载体建设,提升集约创新能力

(十)支持共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内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平台),引导有条件的孵化器加快中试平台建设,推动高校院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探索推进科研设施共享“一站式”服务。对院士、行业领军企业、青年科学家领衔建成的,且面向行业开放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平台),按照设施设备投入的15%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补贴,连续3年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经营补贴。

(十一)支持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省级高科技园区,鼓励以“园中园”形式,政企共建、企业自建专业特色鲜明、创新资源聚集的科技产业园区。支持综合性科创空间建设,建设川大、电子科大、交大等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围绕创新资源聚集地、产业聚集地,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高质量、高效率科创空间。

 

  

 

成都市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的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增强成都制造核心竞争力,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一)推动产业体系高级化。围绕增强城市极核主干功能,突出发展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聚焦“芯屏端软智网储”等重点领域,全面巩固提升优势领域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产业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能级提升;医药健康产业加快推动高端要素聚集和产业协同联动;新型材料产业以技术驱动、场景驱动和需求驱动为核心,发展“四大优势材料+四大特色材料”;绿色食品产业坚持“品牌带动、创新驱动、集群联动、融合互动”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川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农副食品四大领域。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提升人工智能、抗体药物、绿色氢能等领域市场竞争力。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基因治疗、未来网络、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构建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动能转换有力的“支柱+新兴+未来”制造业新体系。

(二)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软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能源环保装备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瞄准新科技革命群体性爆发方向,着眼5年内有望形成增量突破的领域,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超高清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瞄准中长期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方向,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区块链、量子互联网、光芯片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对成功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三)加快发展产业高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迈进。加快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加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提升品牌经营效益,鼓励支持商会协会组织重点行业重点品牌推广行动、探索创建应用场景。提升效能重塑制造端价值。支持企业通过管理方式变革、生产设备更新、工艺流程再造等举措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智能制造、共享制造、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发展,支持家具家电、服装纺织等重点行业加快向定制化、个性化、时尚化转型升级,对相关转型升级典型企业项目团队给予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企业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活动,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国省级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优化完善服务型制造评价体系、产品服务标准,加强服务标准化管理。顺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趋势,创新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抢抓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机遇,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厚植数字文旅、数字音乐等数字文创产业发展优势,繁荣发展创新经济;围绕落实“双碳”目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聚焦打造链接产业上下游、供需端的行业共性平台和功能型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平台经济;以资源匹配最优、生产效率最高和经济价值最大为导向,健康发展共享经济。

二、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五)支持生产装备、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装备等数字化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工业现场传统设备,实现工厂、车间、工序和工段数字化装备换代,提升装备数控化水平。加快数控装备联网,推动设备间实时数据交互和协同生产,积极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大力推广低成本、轻量化、模块化、小而精的系统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物流营销等环节数字化水平。

(六)支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标世界和国内智能制造领先水平,围绕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运用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和控制系统,创新应用数字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柔性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对符合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要素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或优秀场景、全球“灯塔工厂”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七)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加快企业内外网改造,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灾备节点和一批二级节点,推动标识解析在重点产业领域率先形成规模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优秀平台引育,鼓励大企业建平台,提升平台设备接入、应用开发等支撑能力,推动工业APP向平台集聚,对工业互联网优秀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鼓励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工业大数据系统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支持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展创新应用,探索“揭榜挂帅”模式,聚合产学研用资源,开展重大应用标杆项目建设,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专项行动,鼓励中小企业将核心业务和生产设备向云上迁移,按照上云星级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补助。推广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加强重点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监测,保障工业领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支持园区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对获评的星级智慧园区给予300万元奖励。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导区,营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生态。

(八)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制造业标杆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面向本行业或中小企业输出系统解决方案和智能化转型经验;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装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打造精准匹配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支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资源池和方案推介对接机制,开展“云行天府”系列对接活动,开展工业互联网十佳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评选。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对通过评定的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评价,对通过评估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三、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九)支持生产方式绿色化升级。转变能源供应结构,加快能源供应低碳化。有序推进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燃料,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用能结构。加快研发技术应用,推动生产技术绿色化。开展减碳零碳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绿色技术攻关,重点围绕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推广轻合金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焊接材料技术等重点绿色制造技术应用,对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方式,推动资源利用高效化。强化节能监察,实现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大力实施新建和技改项目节能审查,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排污监测,推行重点用能企业免费节能诊断,推动重点行业节水改造,加强非常规水利用,鼓励企业推行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每年评选培育一批企业绿色转型方案解决商。

(十)支持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广泛实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围绕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健全绿色设计推行机制,构建绿色设计平台,完善标准采信机制。加快推进生产环节降污减排。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高效治理相结合,督促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型材料、家具纺织等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核查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平台,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加强绿色供应链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重点环节绿色供应链标准。

(十一)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载体建设。实施绿色园区创建工程,科学设立考核指标,加强对工业园区绿色评估,支持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园区,梯度培育市级绿色园区。对获得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奖励。支持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市级绿色工厂。对获得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分别给予60万元、40万元奖励。

(十二)支持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光伏、绿色氢能、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形成支撑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光伏领域重点发展高效光伏电池、智能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及关键元器件;绿色氢能以场景营造为切入点,加快构建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全产业链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群;动力电池以提升在蓉企业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导向,重点发展动力电池材料、电芯、模组等;节能环保以减污降碳为目标,围绕水处理、大气治理、土壤治理、资源回收利用四大方向,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关键材料、先进设备等。缩短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绿色低碳产业建设重点项目审批时限。

(十三)支持绿色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搭建绿色产业与绿色信贷的“绿色通道”,提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打造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探索通过再贷款、宏观审慎评估框架、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等发展绿色金融,通畅区域供应链运行,降低绿色制造上下游企业融资成本。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对跨境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提供结算、汇兑、融资、现金管理等全流程服务。加强环境权益开发,促进环境资源要素化并推动要素流动,鼓励企业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等环境资源交易。

 

 

 

 

 


 

成都市支持“成都智造”品牌培育的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按照市委“建圈强链”“三个做优做强”以及“四大结构”优化调整要求,为建设以先进制造为重要支撑的品牌之都,提升“成都智造”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快推进成都产品向成都品牌转变,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成都智造”城市名片

(一)着力创新引领,提升品牌核心竞争能力

发挥创新型城市优势,抢抓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机遇,整合城市创新资源,紧扣国家重大专项和成都产业建圈强链,以技术创新引领品牌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基础材料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突破新技术、形成新引领,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通过原始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支持重点企业依托现有技术基础,开展技术合作、产品合作、专利合作,通过集成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和多市场主体各自比较优势,围绕重点产品、重点产业,通过协同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

(二)着力消费牵引,提升品牌策划运营能力

发挥消费型城市优势,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建设城市品牌运营中心,实施专业化运营、矩阵式推广,把消费城市优势转化为品牌发展优势。聚集外地品牌,发挥成都消费理念前沿性、消费文化包容性、消费市场开放性优势,支持国际知名品牌在蓉设立运营机构,实施产品首发首秀;支持新锐品牌在蓉设立运营总部,发展首店经济,并逐步将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向成都聚集。培育本地品牌,引入专业品牌运营机构,设立线上、线下“成都品牌会客厅”,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策划、加快品牌营销,增强“成都智造”品牌影响力。持续开展“成都造”万家工企促消费保增长云销百日攻坚活动暨“成都智造”一年一度全球发布大会。

(三)着力市场拓展,提升品牌价值增值能力

发挥超大型城市优势,依托庞大的市场规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区域化、国际化的市场辐射,支持“成都智造”品牌立足成都、辐射区域、走向世界。支持企业市场拓展,在地方品牌向区域品牌、国际品牌迈进中提升品牌价值;支持产品多元发展,在单一品类向系列产品、跨界产品拓展中提升品牌价值;支持品牌文化建设,在产品认可向品牌文化认同转变中提升品牌价值;支持生产直连消费,在规模生产向规模化定制、个性化定制中提升品牌价值。

二、加快品牌建设,构建“成都智造”品牌矩阵

(四)培育十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

加快建设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竞争位势,积极推动无人机等一批优势产业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性产业集群。对成功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支持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在高端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行业显示度和全球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品牌,打造一批近零碳排放园区、智慧园区、虚拟园区。对成功创建的市级近零碳排放园区给予园区管理机构最高100万元奖励。

(五)培育百个彰显城市特质的知名企业

实施制造业企业“领航计划”,一企一策培育以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为代表的领航企业群落。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品牌影响力大、发展潜力强的隐形冠军。到2025年,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内知名度、城市辨识度的地标企业100家以上。培育千亿级企业5家,五百亿级企业5家,百亿级企业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对首次入选的地标企业给予300万元奖励。

(六)打造千个品质卓越的工业精品

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积极打造全球灯塔工厂。深化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完善企业全过程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追溯机制,加快推广首席质量官等制度。聚焦供需适配,大力发展智能终端、医美、国潮汉服、益生菌株等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绿色化产品品牌。到2025年,打造1000个技术领先、性能优良、品质卓越的工业精品。对首次入选的工业精品给予3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的组织和个人,最高给予300万元的奖励。

(七)培育万名具有行业感召力的名家名匠

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赋予“链主”企业等市场主体人才评审权,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加速聚集、高效配置。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家在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提升,营造关注、重视、肯定和尊重企业家的氛围。深入实施“成都工匠”培育计划,瞄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的“成都工匠”,并支持参评“大国工匠”。不断提升“成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尊荣感和社会认同度。分批选派百名工业管理干部到发达城市、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工业管理干部建设。到2025年,培育选树1500名产业领军人才、500名卓越企业家、3000名“成都工匠”和5000名其他优秀人才。各类人才分层分类享受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住房、创业扶持、出入境和停居留等配套服务。

三、增强品牌意识,营造“成都智造”品牌发展环境

(八)做强品牌培育基础支撑

加快“成都智造”品牌孵化体系建设,支持建设“成都智造”品牌孵化园、品牌智库、品牌学院、品牌孵化基金。大力培育品牌战略咨询、创意策划与设计、质量征信、形象塑造、营销推广、价值评估等专业机构。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技术支撑。支持行业协会、质量专业机构联合龙头企业研制先进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推动先进技术向标准化转化。

(九)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开展“成都智造”品牌培育优秀企业、优秀案例评选,举办成都品牌荣耀盛典,培育和宣传品牌正能量,对入选案例在宣传推介、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借助“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等平台,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发布中国智造影响力指数,拓展“成都智造”品牌传播渠道,讲好“成都智造”品牌故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成都智造”元宇宙体验馆,传播“成都智造”文化。持续完善《成都市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加强名优产品推广应用。支持优秀成都制造企业制定品牌国际化战略。加快整合涉外法律服务、产品准入、渠道运营管理、营销推广、跨境履约服务等资源,打造品牌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助力“成都智造”品牌出海。

(十)营造更优品牌发展环境

营造品牌建设氛围,加强“成都智造”品牌文化建设,推动“成都智造”与天府文化双向赋能,增强“成都智造”品牌自信。支持培育一批首席品牌官、品牌经理,面向企业家、员工等开展多类型培训,使更多人懂品牌、会用品牌。建立重点品牌保护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服务体系,严厉打击傍名牌、仿名牌等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成都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共建

的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共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推动产业区域协同共建

(一)推动成渝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

落实成渝《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议。建设汽车产业、电子信息、轨道交通世界级产业集群和西部通航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共建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争取集成电路国家相关专项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涵盖面板、核心材料及零部件、基础装备、终端生产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共建新型显示国家重要极核;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打造成渝信创协同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共同争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汽车供应链本地化水平。联动发展航空装备、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促进省内干支产业联动

推动成都都市圈产业同城化,聚焦高端能源装备、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7大重点产业,编制完善“1+3+4”产业图谱体系,推动跨区域建圈强链;夯实成渝发展主轴、打造成德眉发展轴,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同、规划协同、布局协同,加快一体化发展,联动绵阳、眉山共同发展新型显示产业,引进玻璃基板、掩膜版、OLED材料、偏光片等共性配套项目,推动柔性显示、激光显示等技术研发;联动雅安共同发展大数据产业,统筹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围绕推动成渝地区一轴两翼协同发展,联动宜宾、泸州,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基地,推动白酒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南充、达州,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基地、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基地,推动石化下游就地转化。联动攀西、川西北发展光伏、锂电、氢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构建“研销在成都、共建产业链、绿电齐共享”合作模式。

(三)深化市域产业错位协同

坚持全市“一盘棋”理念,构建“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和规划布局,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中心城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现代都市工业,赋能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突出发展高端制造业,引领支撑汽车制造、航空装备、电子信息等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城市新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形成产业科技创新策源;推广“研发+转化”协作模式,联动周边工业园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新型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郊区新城突出发展绿色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低碳等产业,打造一批近零碳产业园区,采取“总部+基地”模式承接先进地区制造业转移,加强生态价值转化。

二、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四)加快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聚焦优势产业锻长板,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装备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培育壮大规模长板、技术长板、体系长板,加速融入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力争部分环节形成引领优势。围绕产业长板补短板,绘制产业链图谱,专业分析重点产品上下游协作关系,精准招引关键环节、核心部件、重点材料项目,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构建产业生态提能力,重点补齐技术平台、科学装置、数据中心等关键配套,建立“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集聚共生的生态体系,增强产业体系竞争能力。

(五)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

聚焦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争取航空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研发平台在蓉布局,创建工业云、工业信息安全、高端航空装备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设。聚焦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等功能平台,支持产业园区布局中试共享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应用示范平台,按照固定资产投入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运营补贴;鼓励在市外设立或合作共建异地孵化器,给予最高500万元运营补贴。聚焦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编制技术攻关及产品指南,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开展高端芯片、航空装备、重大新药、基础材料等领域联合攻关,给予揭榜单位最高100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高校院所联合申报国家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等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六)加快“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引育

加强“链主”企业招引,编制“链主”企业拟招引清单,针对企业关键要素需求完善招引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固定资产投入的3%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加强“链主”企业培育,编制本土“链主”企业培育清单,鼓励其对产业空间进行统筹管理,在保持用地性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经属地政府(管委会)批准并报市经信局备案后,允许其将一定比例的产业用房转让给核心配套企业。支持配套企业发展,实施“链主”企业供应商招商计划和短板产品临时储备计划,鼓励企业对标“链主”企业,加快同品类、同规格替代产品研发生产,对获评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奖励。

(七)提升产业链区域配套水平

制定市内、省内和省外产业链协作需求清单,搭建成都都市圈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开展“主配”牵手行动,定期举办供需对接活动、发布协作机会清单,支持“链主”企业开放供应链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链主”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嵌入本地产业生态。联合重庆、省内市(州),探索制定产业链配套协作支持政策。到2025年,全市智能终端、汽车整车、航空整机等重点产品成渝地区配套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八)保障重点企业供应链稳定

围绕重点企业原材料及零部件保供、产品运输、市场开拓等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一企一专班”保障企业生产要素需求。建立重点企业、重要产品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完善预警处置机制,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开展重点产业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评估,针对短期难以替代的关键产品,引导龙头企业适当调高储备力度;针对可以实现国内替代的关键产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

(九)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发挥“链主”企业数字化牵引作用,支持企业打造重点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对通过我市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验收的综合服务平台,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补助。支持企业组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数字化水平,对服务企业数超过200家(含)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助。支持企业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分享制造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资源、产能资源的集成整合和优化配置,对进入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三、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十)推动资源协同优配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积极配合省级部门探索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用地指标协同管理机制,积极参与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市域有偿流转,推动区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市域内流转。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建立成都与发电市州长期电力合作机制,发挥成阿、成甘等飞地园区使用留存电量优势,扩大直购电交易范围,推动“高载电产业+清洁能源”联动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内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协同招引重点产业链“高精尖缺”人才,开展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合作培养,鼓励科技人才在区域内自主流动、择业创业。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发挥环境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综合交易平台作用,推动碳排放权、用能权、知识产权有偿流转、高效利用。

(十一)推动园区优设共建

支持跨区域建设“飞地园区”,共建成都东部新区(凯州)飞地园区等合作平台,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共同组建管理公司等形式组建平台管理运营主体,推进公司化、市场化运营。支持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与协同发展地联动,以“一区多园”等方式共建产业园区,以主要承载地为主导,联合协同发展地共同开展产业规划编制、园区建设、运营及招商,促进各级产业园区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共用、服务体系共建,实现产业建圈强链工作精准化。

(十二)推动利益共创共享

支持存量企业开展跨区(市)县合作,建立存量企业“基数返还、增量分成”的财税利益共享模式,企业迁建、总部迁移类项目,按企业迁移前三年税收收入年度平均值核定基数,对利益共享期内的增量部分,分享比例由迁入地和迁出地协商确定;新建合作项目税收增量地方收入部分由合作双方共同分享,分享比例双方协商确定。鼓励区(市)县优势互补共用,支持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在统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园区各项指标由所在地政府统计部门按现行统计制度和口径进行统计、核算和发布;在政府内部考核时,对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经济指标,允许合作方综合考虑权责关系和出资比例,以及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等资源环境因素,进行协商划分,仅作专门用途供内部使用。

 

 

 


 

成都市支持现代都市工业高能级发展

的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支持现代都市工业高能级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厚植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产业支撑,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支持都市工业特色化发展

支持发展总部型、创新型、微加工型都市工业。总部型都市工业重点发展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创新型都市工业重点发展服装服饰、黄金珠宝等时尚产业,工业设计、游戏动漫、网络视听等软件服务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信息产业。微加工型都市工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等绿色制造业。到2025年,全市都市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0亿元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成为全国都市工业发展重要城市。

二、支持都市工业专业化推进

绘制都市工业产业地图,引导企业按产业类型、功能类别在相应区域聚集。支持四川天府新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总部商务、数字文创、先进计算;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发展航空经济、未来医学、检验检测;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精密制造;锦江区重点发展时尚产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青羊区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金牛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北斗+”、国潮汉服;武侯区重点发展高端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定制;成华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鼓励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市)县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走差异化特色化都市工业发展道路。

三、支持都市工业系统化承载

建立以专业楼宇为支撑“点”、特色街巷为连接“线”、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为引领“面”的都市工业承载体系。支持专业楼宇建设,完善都市工业综合体建筑规范,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推动工业上楼;实施差异化地价,鼓励企业物业自持;实施“一楼一业”,鼓励特色化招商、专业化运营,加快AI创新中心、微电子产业楼宇、机器人研制中心等楼宇创新实践。支持特色街巷建设,立足产业基础、突出文化特色,实施统筹规划、连片开发、专业运营,促进关联市场主体聚集,形成区域特色,重点加快池上锦汉服街区、梨花珠宝街区、医美特色街区等街区建设。支持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建设,按照以生产空间为主体、生活空间为配套、生态功能为支撑的“微城市”空间结构要求,打造一批标志性都市工业产业社区,支持独角兽岛、未来医学城、成都天府软件园、白鹭湾科技生态园、航空科技产业社区、国际创新设计功能区、现代交通人工智能园、悦湖高端新材料产业社区、龙潭新经济产业社区等加快建设。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150个集约高效、功能复合的专业楼宇,60个文化底蕴厚重、产业标识鲜明的特色街巷,打造20个主业突出、产城融合的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

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精准赋能

赋能电子信息,建设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补齐集成电路封装中试、可靠性试验、电子自动化设计/IP核共享平台。赋能高端装备,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引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平台、氢能国家级检测认证平台,打造国产民机维修基地、轨道交通维保基地。赋能生物医药,发展合同研发(CRO)、药品委托生产(CMO)、合同定制加工(CDMO)服务,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中心、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赋能新型材料,建设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四川区域中心)、青白江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赋能绿色食品,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结算中心。赋能新兴产业,建强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赋能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城市场景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场景示范工程”全周期孵化体系。

五、支持企业引进培育

对新引进企业总部按实缴注册资本最高给予5000万元奖励,对新迁入的都市工业上市企业一次性给予350万元奖励。对租赁综合楼宇、多层标准厂房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年/户的租金支持。区(市)县可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对企业购买、租赁标准厂房、商业楼宇给予资金支持。支持企业能级提升,对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服务业500强的,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和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六、支持平台载体建设运营

对纳入重点创新实践的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特色街巷、专业楼宇,按公共配套设施实际投入的10%给予补助(最高分别5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鼓励专业化运营机构参与创新实践,按照招商推广、形象建设、场景营造实际投入的20%给予支持(最高500万元)。加快培育都市工业创新创业载体,对新获批的市级及以上孵化器、加速器,分别给予运营机构5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具有明显公共属性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根据有关行业支持政策,按照不超过平台收入或投入的30%给予补贴(最高500万元)。

七、支持土地集约利用

支持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存量房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继续实行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鼓励存量工业用地新增工业厂房或增加原厂房层数,对新增的工业厂房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在符合规划和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经属地政府批准并报产业部门备案,对利用老旧厂房及其他非住宅性空闲房屋用于从事众创空间、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宗地和建筑,其土地权证上的用途和使用权人不作变更,不收取土地用途价差。符合条件的自有存量土地用于发展服务业(含总部经济)的商服用地,根据自持比例最低按“双评估”价差的50%收取土地出让价款。完善国有建设用地多种用途混合利用制度,积极推进混合用地改革试点。

八、支持人才优先发展

加强都市工业领军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引进培育,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给予30万元资金资助以及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对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年收入高于40万元的高端人才,按其年度个人收入的5%—20%给予奖励。

九、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支持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以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为纽带,建立“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协作模式。探索实施跨区域利益分享,鼓励都市工业企业在市内异地建设生产制造基地,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城市中心区域设立总部、研发、管理、运营机构和高端制造基地。

十、加强统计考核和发展研究

构建以产业分类、产出强度、税收贡献、能耗水平、环境保护等为核心指标的都市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优化完善目标督导机制、考核监督体系,增强发展动力。支持市级有关部门按规定报批设立都市工业研究机构,鼓励在蓉高校、院所建立都市工业研究智库,加强与国内外顶级智库的交流合作,开展具有成都特色的都市工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政策等方面研究,完善成都都市工业高能级发展路径。



成都市支持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提能升级

的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优化工业空间结构,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功能升级、效益升级、服务升级,构建成都制造着眼全球竞争、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承载,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加快空间结构升级,推动多点分散布局向圈链协同联动转变

(一)科学布局工业空间。坚持增量拓展、存量提质两端发力,科学编制工业空间布局规划,明确新增工业用地规模,优化存量工业用地结构。每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出让总规模的30%。到2025年,全市工业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不低于20%。优化调整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加强园外存量用地管理,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工业园区紧邻区域成板块的工业用地,纳入园区范围,直接管理;不相邻的成板块工业用地,可纳入园区范围,按“一园多片”管理。城镇开发边界外的现状成片区域,可纳入工业园区管理。

划定工业空间保护线,实施分级保护、闭环管理。城镇开发边界内的现状工业园区、基础较好的连片工业用地划为工业红线区予以严格保护,红线区内工业用地原则上不得调整为非工业用途。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零散现状工业用地、城镇弹性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划为工业蓝线区,在2035年前予以保留,支持企业提能升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未纳入工业园区且在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进行分类处置,经认定近期可以保留的,在符合区域环保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允许在原有用地上改扩建;不具备新上工业项目条件的,采取复耕复垦、用地置换等方式,引导用地规模向工业园区集中,确保工业用地总规模原则上不减少。

(二)加强工业空间协同。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明确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轨道交通、创新药等优势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原则,明确相关工业园区功能分工和空间规模,提升产业协作协同水平。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支持有关区(市)县沿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开展园区共建、资源共享合作。

二、加快园区产业升级,推动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

(三)加快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围绕全市现代制造业体系发展和城市核心功能强化,支持不同类型工业园区根据自身定位,加强资源高效配置,做大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和特色优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支持各工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补链强链,落地一批标志性高能级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传统家居等产业,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加快生产服务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家具、铸造、人造板、砖瓦、印染、电镀等生产制造行业为重点,加强存量项目管理、核实在建项目、严控新建项目,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存量产能转型升级。

三、加快园区功能升级,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元复合功能转变

(五)增强支撑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复合型功能。坚持生产牵引,聚焦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需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编制生产配套清单,完善生产服务功能配套,推进科技、金融、流通、信息等生产性服务集群化发展。发挥工业园区科创空间作用,做强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公共平台,推动平台功能共建共享,引导产业上下游、产品全链条机构和企业落地,加快实现功能集成复合。

(六)增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社区型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产城一体、功能复合、配套完善、舒适宜居”的理念,加快建设集人文景观、居住消费、生态体验、生产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社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重点加强产业社区物理空间设计、居住舒适度打造、生活氛围感营造,规划建设多功能、复合化的组群式楼宇,打造可参与、可进入的生态景观,聚焦产业人群生活需求,构建品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独立成章、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微城市”空间结构。推进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生态场景叠加,形成各类场景交互融合的复合空间。

四、加快园区效益升级,推动低密度厂区向集约型综合体转变

(七)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推行园区新型供地模式,确保2023年年底前,园区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提升园区用地经济密度,对新出让工业用地明确亩均投资、亩均营收、亩均税收等效益指标及相应违约责任,组织工业项目达产/到期考核及复核工作,对不达标企业暂停有关优惠政策、限期整改,确保到2025年,全市园内规上工业企业亩均营收6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30万元以上。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工业用地容积率绕城高速以内一般不低于2.0、不大于4.0,绕城高速以外一般不低于1.2、不大于3.0,使用特殊工艺的工业用地经经信部门认定后,容积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八)实施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开展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清理处置,对涉嫌构成闲置的工业用地,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规定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置。对已部分动工建设但未构成闲置的低效工业用地,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供应的工业用地,支持通过扩建续建生产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新型产业、整体或分割转让、收购收储等方式进行处置。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好的区(市)县给予一定支持奖励。

五、加快园区服务升级,推动传统要素服务向新兴增值服务转变

(九)加快建设智慧园区。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优化提升园区建设、运营与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便利化、组织保障规范化、产业发展数字化。支持智慧园区建设并按规定给予资金支持。支持发展成熟的工业园区搭建园区智能中枢平台,实现对园区的一张图态势感知、运行监测、决策分析、综合治理和联动指挥。支持工业园区结合主导产业定位,推进一体化产业地图建设,构建企业精准画像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十)加快建设价值园区。打造“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链+创新平台+产业资金+产业服务平台+产业社区”六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价值园区,形成“立体生长”模式,促进园区由单纯物理空间平台转化为价值创造平台。支持园区培育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联盟、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的集群服务组织,建立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流程的产业服务体系,强化资源链接与服务供应。引入专业园区运营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

各区(市)县可根据本措施精神,制定细化措施。

 


 

成都市健全“政策找企业”精准服务机制

的实施措施

(征求意见稿)

 

为营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政策找企业”精准服务,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确保惠企政策看得见、够得着、有实效,制定本实施措施。

一、实施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推动政策高效落实落地

(一)实施简单依据型政策免申即享

推进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免申即享改革,对符合“达到一定条件、获得一定资质、给予定量奖励”的简单依据型政策,实施免申即享,将原来的“企业申请、部门受理、部门审核、部门兑现”4个环节,优化为“企业意愿确认、部门兑现”2个环节,实现政策红利直达直享。

(二)实施综合评审型政策即申即享

推动综合评审型政策从定期申报、次年申报、集中评审向动态申报、实时评审转变,发布即申即享政策清单,着力业务流程再造,压缩非必要申报流程,提高政策实施时效性。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资金预拨制度,对“投资补助”“技术改造”类政策,根据投资进度、实施进度进行预拨,对“产出贡献”类政策,实行“按季预拨,年终结算”,确保应兑尽兑、可兑即兑、能兑快兑。

(三)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

基于全市政务云涉企数据,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管理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优先享受“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对具有违规、恶意申报等行为的企业,纳入重点关注名单,加强管理,不享受“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仍按原渠道申请办理。

二、聚焦企业需求完善平台功能,实现政策服务四个转变

(四)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汇聚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政策,按不同维度、不同颗粒度对政策进行分层分类标签化管理,利用沉淀数据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分析企业特征、厘清政策特点,给企业“画像”、为政策“打标”,运用智能算法自动匹配企业和推送政策,提升政策智能推送精确度。采取政策直播、政策汇编等方式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创新政策解读方式,加强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实施智能化问答式解读,让企业“知政策”成为常态。

(五)实现“线下申报”向“线上申报”转变

强化平台数据收集、沉淀和分析,依法合规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逐步形成共性数据“一次采集、多次使用”的共享复用模式。推进政策申报模板标准化、规范化,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端受理、一网办理”,推进政策申报线上申、移动办,提高政策申报便捷化、高效化,让企业“零跑路”成为常态。

(六)实现“人工评审”向“自动评审”转变

综合应用涉企大数据、公开数据、企业申报数据等,构建惠企政策智能评审系统,基于政策“打标”引擎和政策分类标准训练数据,构建政策智能评审算法模型。根据政策指标量化分类的不同,采用线上自动评审与专家人工评审相结合方式,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评审异常,助推评审环境公平公开公正,让项目“智能评”成为常态。

(七)实现“区县转拨资金”向“资金直拨企业”转变

建设资金快速兑付系统,在全市政务云平台积累的大数据基础上,利用政策兑付计算模型,计算确定惠企政策的拨付金额,经市级层面审核后通过市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快速拨付至企业,彻底解决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难题。兑付阶段全程留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资金申报廉政风险防控水平,让资金“快速拨”成为常态。

三、构建新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快速响应精准服务

(八)增强多元多方服务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面向产业,贴近企业,集聚资源,集成服务,构建平台聚力、线上联结、线下服务的新型服务网络体系,强化服务机制建设,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聚焦企业重点关注的人才、技术、金融、市场等领域,准确把握要素供给和服务需求,清单化梳理涉企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化服务机构规范发展,不断开发服务产品,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九)深化专班专员服务

全面实施专班专员服务制度,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结的市和区(市)县工作矩阵,聚焦企业需求,主动靠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实施“一项目一专班、一企业一专员”的定制服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实施“一行业一政策、一领域一方案”的精准扶持。常态化组织“专家问诊”,掌握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征求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企业提供多维度全方位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化解企业痛点难点,全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助推企业发展壮大。

(十)推动问题快速解决

落实企业困难问题快速响应制度,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执行单个部门限期办结、多个部门联席会商、重大问题提交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等规则,坚决做到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分类交办“零误差”,闭环推进“零时差”,跟踪督办“零落差”,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完善政策修订机制,用好平台沉淀数据,定期分析资金申请、拨付、绩效情况,及时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促进产业政策科学调整完善。聚焦产业需求、企业诉求,对标先进,加快制订一批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产业发展新趋势的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