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创新创业政策服务平台!  ——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
会员专属,享看即看!
当前位置:

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

政策来源:成都市规自局 | 发布机构:成都市规自局 | 发布时间:2021-07-07 | 5361 次浏览: | 分享到:


 

 

 

 

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

 

 

 

 

 

成都市“中优”——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建设领导小组

二○二一年六月


目 录


前言 4

第一部分 总体思路 5

一、规划背景 5

(一)发展成就 5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7

(三)面临形势 7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10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 11

一、2035 年远景目标和 2050 年远景展望 11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11

第三部分 推进举措 15

一、优化核心功能,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极核支撑 15

(一)极核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5

(二)做优做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 15

(三)提升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力 16

(四)持续推进非核心功能疏解 17

二、优化产业体系,构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18

(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 18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9

(三)培育壮大新经济和未来经济形态 20

四)突出发展都市工业 21

(五)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21

三、优化空间形态,塑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特色 22

(一)构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 22

(二)塑造大美公园城市形态 23

(三)创新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24

(四)结合环城生态公园周边规划优化建设未来美好公园社区 25

(五)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 26

四、优化环境品质,彰显城市幸福美好生活价值 26

(一)统筹推进片区综合开发 26

(二)深化多样场景营造 27

(三)办赛营城呈现城市魅力 28

(四)对接融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29

(五)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 30

五、弘扬天府文化,展现世界文化名城人文魅力 31

(一)传承发展天府文化 31

(二)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 32

(三)构建世界文化名城话语体系 33

六、优化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 34

(一)全面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34

(二)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35

(三)推动多元复合的地下空间利用 36

(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36

第四部分 实施保障 38

一、完善体制机制 38

二、突出项目支撑 38

三、强化政策协同 38

四、营造良好氛围 39

五、严格评估考核 39

件:1.“十四五”时期“中优”六大工程 40

2. 幸福家园工程重点项目 41

3. 创新园区工程重点项目 56

4. 魅力商业工程重点项目 65

5. 文化复兴工程重点项目 70

6. 腾笼换鸟工程重点项目 77

7. 金角银边工程重点项目 84

8. 名词解释 92


前 言

“中优”范围为成都市五环路以内区域(龙泉驿区部分以车城大道为界),总面积 1264 平方公里。“中优”区域是成都市城市核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商务办公、时尚消费和现代服务的主要承载地,以及公共设施、开放平台和文旅资源的主要集聚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中优”区域各区严格落实市委“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持续推进“三降两提”。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城市功能全面优化、产业层次全面提高、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社区发展治理全面深化,“中优”战略深入人心,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建设成效显著。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成都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起势加快发展的五年,是成都向新时代第二步战略目标接续奋进的五年。本规划旨在深入贯彻“一尊重五统筹” 城市工作总要求,根据《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中优”战略 建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的意见》《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编制而成。在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中优”工作成效充分总结和评估的基础上,阐明了 “十四五”期间“中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明确了“十四五” 期间“中优”工作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打造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部分 总体思路

“中优”战略是成都市顺应城镇化转型提质发展、超大城市实 施“存量规划”新时代背景,谋取城市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战略举措。“十四五”时期,“中优”区域应以场景营造和片区开发 为牵引,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积极发展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 业,打造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就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中优”区域坚持优功能、优产业、 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认真落实“三降两提”工作要求,取得 了巨大成绩。

城市功能全面优化。完成 240  个非核心功能疏解项目、腾退搬迁土地 1.22 万亩,疏解产业人口 30 余万人,减少规划居住人口42 万人,人口密度由原来的 1.58 万人/平方公里降为 1.49 万人/平方公里,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建成投运,凤凰山体育公园、天府 艺术公园等重大文体地标加快建设,核心功能逐步增强。

产业层次全面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新 经济企业数量达 7.6 万户,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超过 800 亿元,提档升级 42 个商圈、63 个特色商业街区,落户各类首店 468 家、位列全国第 3 位。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两拆一增”拆除公共区域围墙 56.9 万米、拆除违建 182 万平方米、植绿增绿 1236.8 万平方米,建成熊猫绿道等各级绿道 2341.6 公里,锦江公园、环城生态公园加快成势,9 个TOD 示范站开工建设。


社区发展治理全面深化。完成老旧院落改造 1350 个、背街小巷整治 2529 条、公服设施建设项目 3183 个,建成社区综合体 314个,1000 余个 15 分钟生活服务圈逐步成型。城市有机更新取得较大成就。完成 58 个集中连片城市更新、918 个社区微更新项目,打造 68 条特色街道和 79 条公园城市示范街区,实现 32 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天府锦城华兴街、大学路等高品质场景相继呈现,一环路沿线建筑风貌提升全面完成,面街、 故奈潮玩街区等特色项目陆续呈现。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产业发展动能接续不够。“中优”区域产业招引面临空间少、 地价高等现实状况,都市工业引领性项目和龙头企业进驻不够, 文旅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业态挖潜不足、培育滞后,传统产 业加快疏解、现代产业植入乏力的动能接续问题日益凸现。

非核心功能疏解手段有限。面对一些需要跨区、跨部门协调 推进的“老大难”问题,可用的政策工具和行政手段有限。特别是商品交易市场产权主体多元,入驻商家多,普遍对补偿安置心理 预期较高,部分市场主体涉及军队和中央、省属企业,土地性质 复杂,协调难度较大。部分老旧市场转移到外围区域后吸引力不 足,导致人口和商业流量不迁移,后续市场及仓储物流疏解阻力 重重。

城市更新市场活力不足。社会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政策法规

还不够系统、程序要求还不够明确、资本进出通道还不够顺畅, 开发企业难以按照“规建管运”一体化模式深度参与具体项目,积极性和原动力不足。

历史文化价值利用不足。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大型文创企业,以商业化逻辑创新打造项目还不够,大熊猫、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唐文化等天府文化经典 IP 挖掘创新利用还不够, 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凝聚新动能塑造新业态的能力亟待提升。

(三)面临形势

“中优”区域作为成都的核心功能承载地,既面临着国际国内 形势风云变幻对国家中心城市和公园城市建设所构成的风险挑 战,也面临着国家战略牵引和城市升级进位所带来的宝贵机遇。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 升为国家战略,为“中优”区域全面增强城市功能和引领能力提供了重大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优”区域引领对内对外开放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作用更加突出。国家赋予成都自主创新 示范区、双创基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改革试验政 策,也为“中优”区域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载体和支撑。中日韩共同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点,为“中优”区域与日韩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和金融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大运会、世乒赛、世园会、世 运会等重大赛事筹备,为布局重大功能性设施、系统实施城市环 境整治和风貌提升提供了最佳契机。

——空间功能布局肩负新任务。城市空间发展更加强调根据

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功能分区。在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期,推动 “中优”区域进一步转型优化提升,需要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深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进一步明确“中优”的功能和发展导向,从空间布局角度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 快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格局,构建集 约高效的空间体系。

——城市区域发展步入新阶段。“中优”区域已率先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新阶段,以存量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有机更新成为新 时期“中优”区域城市发展的主流,城市更新逐渐从关注个体利益向城市整体效益转变、从注重物质建设向人文关怀转变、从单个 项目建设向片区综合开发转变、从大拆大建向渐进式有机更新转 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


——制度改革创新期待新突破。改革攻坚业已进入“深水区”, 亟待完善主体功能区分区领导体系、区域空间规划指引和差异化政策体系、考评体系,完善基于“中优”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规划 实施体系、土地用途管制模式。完善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机制, 在“中优”区域聚焦产城融合、资源整合、错位协同,加快破解制 约空间组织优化和先进要素聚集的行政壁垒,推动形成更有效率、 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比较优势。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 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总目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市民和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的,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持续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 坚定不移推进“中优”区域“三降两提”,突出“中优”区域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引领功能,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极核支撑地位,着力培育新产业、塑造新形态,彰显生活城市特色,塑造文化名城优势, 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天府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城市更新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深刻把握城市演进规律和营 城逻辑,站高谋远,保持定力,主动构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主 动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主动调适产业空心化问题,精准标定 成长坐标,精细标绘转型发展路径,加快促进“中优”区域布局更优、功能更强、产业更新、品质更高,在全市发展格局中更好发 挥极核引领作用。

——坚持聚焦优势、筑强极核。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重要承载地为统领,围绕“五中心一枢纽”的支 撑功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创新城市建设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 加快构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推进全域功能区体系建设,开展功能区模块化设计和社区化管理,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

——坚持文化赋能、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优势,着力增强文化功能,加强文化景观塑造和文化特色培育, 以“文化+”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方式,推动天府文化创新 发展,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将回应市民美好生活向往、 满足各类城市人群多样化需求作为“中优”区域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和实施“中优”战略必须坚守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服务好老成都人、留住新成都人、吸引年轻人。 持续推动社区治理,最大程度汇集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打造吸 引新成都人的创业乐土和蓉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第二部分 发展目标

 

一、2035 年远景目标和 2050 年远景展望

2035 年远景目标。有机衔接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力争到 2035 年,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形态全面构建,“中优”区域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的 极核功能全面提升,成为以天府文化为特质、以现代高端服务业 和新兴业态为载体、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城市核心功能区,高质 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天府文化 繁荣兴盛,碳排放达峰率先实现,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全面建 成,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标杆。

2050 年远景展望。到 2050 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典范,泛欧泛亚区域性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 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的极核支撑,创新驱动、全龄友好、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样板,体现传承、彰显现代、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新天府魅力集中展示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城市家园,碳中和“先锋城市”示范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核心功能区。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锚定 2035 年远景目标和 2050 年远景展望,充分考虑“中优”区域发展阶段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力争到 2025 年,“中优” 区域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的极核功能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产业层次显著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15 分钟公共服务圈实现满覆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城市空心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天府文化充分彰 显,高品质高能级生活城区初步建成。

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搭建“一带 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合作交流平台,构建辐射全国的 供应链服务网络,服务枢纽功能明显增强。高端服务领域加速发 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的技术 密集、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特征明显增强。服务业创新氛围和创 新环境明显优化,质量、标准、品牌竞争力显著提高,“成都服务” 能级明显提升,“成都服务”城市品牌全国知名。

努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加快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塑造山水呼应、绿道蓝网、城园相融的城市形态,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金字招牌。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构建“通勤 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让职住更加平衡适宜、 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加舒心美好。

努力建设天府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天府文化特色更加彰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更具创新,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更加丰富,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水平更具深度, 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更加密切,天府文化跨界融合取得突出成果。打造时尚优雅的文旅新场景,将天府锦城初步建设成为体现“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传承展示核心区。

努力建设城市更新发展示范区。城市合伙人遴选机制逐渐成熟,国资国企引导、先进专业企业参与、投融资规建管一体的片 区综合开发模式日渐规范。老旧小区硬设施软环境双提升,老旧 社区服务治理更加完善,老旧片区重构市井烟火气。营造有历史内涵、有商业氛围、有生活气息、有文化故事的市井生活场景, 呈现一环路市井生活体验圈、城市记忆年轮环、公园城市示范区, 全面呈现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和“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

20

预期性

 

 

优形态

工业遗产有效利用率

80%以上

约束性

历史建筑有效利用率

80%以上

约束性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地区规划编制率

100%

约束性

2004 年以前建成的、失养失修失管、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率

100%

约束性

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

30%

预期性

 

 

优空间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90%

约束性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15

预期性

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公里)

2

预期性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约束性

林荫路推广率

85%

约束性

 

 

 

 

 

 

 

 

 

优方式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35%

预期性

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100%

约束性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

100%

约束性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风险监测监控率

95%

约束性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92%

约束性

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

70%

预期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95%

预期性

地标水优良水体比例

93%

约束性

新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

100%

约束性

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

80%

约束性

市政排水管网漏损率

10%以内

约束性

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

93%

约束性

空气质量优良率

80%

约束性

PM2.5 年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小于 38

约束性

地震监测和预警信息覆盖率

80%

约束性

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分担率

70%

约束性

中心城区建成区轨道站点 800 米范围内覆盖面

超过 60%

预期性

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距离(公里)

8-10

约束性

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分钟)

35

约束性

中心城区 30 分钟内通勤人口占比

45%

约束性

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60%

预期性

 


第三部分 推进举措

 

一、优化核心功能,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极核支撑

极核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发挥“中优”区域的 广域辐射带动作用,聚焦区域产业转型发展重心,提升金融、信 息、文创、科技等领域的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强化区域服务 功能,促进区域紧密协同、要素自由流动、产业配套完善,打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能级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动首店 经济,创新塑造消费场景,依托区域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全球商 品链接能力,形成服务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高品质消费供给网络核 心节点。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强化“中优”区域医 疗、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的品牌输出、模式输出、经验输出,持 续推动各类领域的人才共育与经验交流,打造具有人才吸引力的 多层级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辐射成都都市圈的高质量综合公共服 务高地。

做优做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重点打造高端商业服务业核心区、西部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国际性总部集聚中心,加快发展功能总部和区域性营运中心。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重点打造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科技研发孵化和技术扩散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加快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科技服务业。围绕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大力发展新型金融,深化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重点打造文化创意中心、国家文化交流与展示中心、国际演艺活动中心、国际文体活动中心、国际教育及职业培训中心、媒体及信息发布中心, 打造时尚产业聚集区。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重点打造国际组织与机构集聚中心、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快发展国际化交流区和生活区。围绕建设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全面提升“中优”区域与双流机场、 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实现与国内外要素资源和商品服务市场的高速接入,重点打造国家级航空枢纽、国际区域物流中心、国际性区域通信及信息枢纽,加快发展信息中心和交互平台。

提升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促进人才、技术等高端资源要素聚集,推动更多国际高端资源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实施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坚持以稳定公平发展环境聚集高端资源要素,优化升级“蓉易办”平台功能,完善惠企政策“蓉易享”系统, 加快建设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市民中心,实现办事环境便捷高效、政策环境稳定可及、市场环境公平开放。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坚持以创新创业就业良好环境吸引高端人才,举办“菁蓉汇”“蓉漂杯”等各类创新创业赛会活动,丰富科技金融创新产品,优化“科创通”双创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创业辅导和融资、场地、人才、市场等方面精准对接服务,营造青年创新创业就业良好环境,吸引高端人才聚集。推动产业功能区要素配置方式变革,加快建设以产业新城和特色街区为主要形态的 27 个产业功能区,强化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基础设 施建设,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推动传统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中 发展区转型升级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打造高 端要素聚集平台与价值转化平台。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方向,前瞻谋划具有全局牵引性的细分领域“优质赛道”,完善 产业生态圈战略规划、发展蓝皮书,动态调整“两图一表”。

持续推进非核心功能疏解。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与川内四大经济区协同发展,大力加强产业协作,建立跨区域合作协调对接机制,在工业集中发展区设立产业转移平台,统筹协调资源, 为市(州)产业承接相关部门现场对接咨询提供便利,协助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推进方案和考核细则,建立产业承接机制。以一般性制造业、传统商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为重点,明确淘汰类、 限制类疏解清单,作为相关单位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非核心功能疏解的主要依据。分产业分功能明确疏解的空间方向,明确疏解项目搬迁时序、支持政策和补贴标准,强化政策支撑,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项目迁得出去、落得下来。至 2025 年再完成 112 个非

核心功能疏解项目,其中调迁关闭项目 51 个、转型提升项目 17

个、规范整治项目 44 个。

专栏 3 “五中心一枢纽”空间承载

五中心一枢纽

重点承载区域

 

 

经济中心

万亿级产业: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芯谷等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 能区、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等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医学城

未来产业: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等

 

科技中心

“三区”:生命科学创新区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


 

 

 

金融中心

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

文化金融: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务区

消费金融:春熙路时尚活力区

医疗健康金融: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

金融安全: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

 

 

 

文创中心

生产:少城国际文创谷、三国创意园、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等

传播:锦江新兴传媒功能区

展示:天府文化中心、天府艺术公园、成都美好生活体验中心、成都音乐坊、文殊坊、四川大学

博物馆群、成都自然博物馆、张大千艺术博物馆、成都生态文明展示馆、三国蜀汉城等十大地标

交易: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成都版权交易中心)

 

对外交往中心

国际机构:成都领事馆区、国别合作园区、中法生态园

国际贸易: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双流航空经济区

国际性会议、活动和赛事: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空港枢纽:双流国际机场

铁路枢纽:成都站、成都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等

信息枢纽:互联网数据中心

 

二、优化产业体系,构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聚集优质国际商品和服务资源,着力构 建“买全球、卖全球”能力体系,打造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 消费、成都休闲品牌。探索以场景营造为核心的消费供给模式, 发展新型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深入融合、商品和服务消费互动融 合、流通和生产对接融合,推进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打 造国际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完善“都市级—区域级—社区级”商 业体系空间布局,推进绿色空间与消费载体融合、生态价值与消 费业态互促,推动春熙路商圈、交子公园商圈、成都蓉北商圈等 核心商圈的服务能力提升和服务形态迭代,实施宽窄巷子、文殊 坊、望平坊、成都音乐坊等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打造高品质 生活空间和特色消费新载体。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展会、 时尚节会等国际消费新平台,打造国际时尚消费风向标。擦亮“夜游锦江”等夜间旅游品牌,构建“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 夜宿”主题场景,依托天府绿道体系,培育一批公园城市消费平台, 突出优质商业流线,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加快绿道消费场景营造。 建成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依托成都露天音乐公园等重点植入文创、体育、康养、音乐等服务消费业态。打造口岸消费场景,助力跨境消费,依托双流机场加速布局进/出境口岸免税店,打造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合理规划离境退税定点商店布局,统筹口岸商业资源,打造若干口岸商业地标,形成口岸商业带,与区域商业协同联动,进一步拓展商业辐射能力。实施公共场所国际化标识改造工程,在主要商业区和旅游景点建设多语种游客服务中心,优化境外银行卡在我市消费环境,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打造国际化商业氛围。创新消费金融和跨境消费便利化等措施,丰富数字货币消费应用场景。简化进口商品的消防、出入境检验检疫、环保等审批事项,推进跨区域平台以及相关企业间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优化国际营商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以总部经济为发展模式,以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和信息 服务为核心引领,以商务服务、贸易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节能 环保服务为基础支撑,以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 务、柔性化定制服务、共享型生产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 新经济新业态为增长潜力的先进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打造城市 核心级、片区服务级和园区配套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以“集聚成点、串点成轴、点轴互动”为导向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体系; 形成立足“中优”、服务全市全川、联动成渝的区域供应链服务网络,集聚高能级全球生产性服务机构,构建链接泛欧泛亚的供应 链服务网络。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商业发展高端化,打 造国际化、时尚化发展的核心引领区;推动生活服务便利化,打 造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邻里人家,探索“社 区商业+”创新融合方式;推动服务供给品质化,培育发展科技旅 游等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医疗健康、养老个性化服务,推动文 化服务、餐饮服务特色化发展;推动消费方式多元化,大力发展 体验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假日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

培育壮大新经济和未来经济形态。完善“技术创新创造+场景孵化应用+城市机会清单”新经济发展机制,推动新经济新场景融 合发展,以新技术应用优化供给结构,以新场景生成激发需求潜 力,引领供需动态平衡,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从“给优惠” 向“给机会”转变。聚焦发展新产业,重点布局智能经济、绿色经 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围绕产业链创新链 供应链打造工业无人机、数字文创、量子通信、区块链等成都新 经济特色新赛道。聚焦营造新场景,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 场景创新协作体系,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构建彰显比 较优势的美好生活、智能生产、宜居生态、智慧治理场景体系。 围绕创新提能加大场景供给力度,持续开展“场景营城产品赋能” 行动,搭建线下“双千”发布会、线上“场景汇”城市级营销平台。围 绕培育新主题,深化“双百工程”和梯度培育计划,打造新经济企 业发展梯队,培育新经济“城市合伙人”。聚焦建设新载体,推动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等空间载体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 济创新策源地和活力区。聚焦构建新生态,创新新经济人才、技术、资本、数据核心要素供给,持续营建创交会等具有国际影响 力的新经济展示平台,开展新经济企业走出去、创新加速营、企 业交流圈等活动。

突出发展都市工业。强化规划引领。编制《成都市都市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力争都市工业及牵引行业营业收入达到 5000 亿元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15%以上。支持成都高新南区重点发展软件、信息服务、区块链数字金融;锦江区重点发展时尚产业、生命经济、数字经济;青羊区重点发展航空装备研制、创意产业;金牛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微制造、“北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武侯区重点发展高端材料、高档定制、信息技术服务;成华区重点发展数字通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更新升级。坚持“城市形态、工业内容”原则,编制《成都 市都市工业示范点位评价指标体系》,打造 20 个都市工业示范点, 形成一批总部型、创新型、技术型都市工业产业地标。推进工业上楼,建设一批集约高效、功能复合的专业楼宇。结合TOD、片区综合开发,打造西部智谷、金科东路等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特色街巷。依托天府软件园、瞪羚谷等,打造一批都市工业产业社区。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青羊总部经济基地、文创新经济总部园区等一批总部经济发展载体, 加快综合型、功能型总部集聚。围绕商贸流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 业,瞄准世界 500 强、中国 100 强、行业 100 强等领军企业开展精准高端招商,重点引进一批具有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的总部型企 业,鼓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在“中优”区域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性总部和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运营中心等功能型总部。支持在蓉企业改制、升级为综合型总部或全国总部。搭建“总部+”区域协作平台,建强研发分工协作、产业配套协同、企业高效联络等功能,促进总部企业与区域企业的深度合作。支持在蓉跨国公司、 国内集团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沿供应链网络通道节点城市拓展业务。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支持国际知名商业企业品牌、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鼓励品牌商开设直营门店或引入品牌工厂生产厂。支持企业“分改子、子升总、总升级”,大力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向总部企业方向发展,扶持和培育根植于“中优”区域的总部企 业布局省外、国外,走向全球。力争到 2025 年,总部企业数量达

到 400 家。

三、优化空间形态,塑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特色

构建“园中建城、城中有园”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以 环城生态公园生态绿楔、扇叶状布局模式打造城市绿心,按照 EOD 理念围绕城市绿心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格局,以城园融合 的空间组织模式推动重要功能向环城生态公园两侧集中。完善由 天府锦城、交子金融城 2  个城市主中心,东安新城、北部新城、

青羊新城、武侯新城、杨柳湖中心、香城中心、八里庄中心 7 个城市副中心,熊猫之都、安靖、太平寺、凤凰山等片区中心构成 的多级城市公共中心体系。将天府锦城建设成为体现“老成都、蜀 都味、国际范”的天府文化传承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老 城“中优”转型示范区;将交子金融城打造成为以金融产业和时尚 消费为主要特色的都市级商圈,建设彰显现代文明、产城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城区。以南北城市中轴和东西城市轴线组织空间布局, 体现城市历史脉络和时代魅力。依托“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城市中轴,串联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华西国际医谷、春熙路时尚活力区、成都文化金融商务区、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成都西门活力创享城等,重点集聚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等核心功能以及行政办公、会议会展等服务功能;依托“蜀都大道—日月大道”城市东西轴线,串联成都医学城、青羊总部经济区、三国创意园、少城国际文创谷、锦江新兴传媒功能区及东大街国际商务动力轴等,重点集聚文创中心等核心功能以及商业休闲等服务功能。依托交通、生态、信息、文化等多元网络,强化城镇节点间网络化联系与设施支撑,形成开放、扁平、协同发展的城市空间体系。

塑造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加强城市设计对城市核心片区、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城市有机更新单元、临环城生态区地区等重点片区、重要地段的空间形态指引。以文殊院等 4 个历史文化街区、

青羊宫等 11 个历史文化风貌片区、火车北站等 4 个交通枢纽片区、环城生态区等市级重点城市设计片区,统领城市功能要素和空间组织。严格控制滨水区域、临山区域、临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设强度和建筑尺度,结合城市特色建设城市标志物, 打造城市名片,体现历史脉络和时代魅力。塑造蓝绿交织的特色廊道空间,沿河道两侧划定水系廊道,划定两级城市通风廊道, 沿机场起降区域、高铁及快速路沿线区域等打造大地景观廊道, 依托重要开敞空间构筑从主城区看龙门山、龙泉山的观山视域廊道。塑造“山为屏、轴成脉”的中轴天际线,展现城市融于自然的空间格局;结合锦城绿道,利用环城生态区打造“两面远山两面城、 一环美景绕山丘”的门户天际线;结合太古里、宽窄巷子、文殊院以及天府广场,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老城天际线。 依托锦江、金马河等核心水系形成沿江沿河生态人文发展轴,彰显水润天府的滨水空间轴线。构建“1+1+N”的城市色彩体系,在居住区和产业区广泛使用天府黄主色系,形成温润亲切、清新淡雅的城市色彩意象;在重要功能节点使用基于川西灰、成都红、纯净白形成的淡彩色辅助特征色,塑造片区独特的色彩感知;在城市局部区域使用高彩度、低明度的点缀色,丰富城市色彩构成, 提升城市活力。

创新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以青山农田为本底、绿道江河为经脉,全面构建“青山绿道蓝网” 相呼应的城市新形态,推动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机生长。坚持以重大支撑性项目为抓手,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形成高品质的生态基底。以高品质生态网络为纽带,统筹布局城市重大公共功能, 多层次精准化配置社区公共设施,强化三网融合绿色交通支撑, 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品质,建设一批承载城市新人口和新功能的城园融合片区。实施锦江公园两岸空间形态优化提升及子街巷综合提升改造,推进滨水空间“车退人进”,结合绿道、滨水街道建设, 有机串联沿线空间资源,盘活街坊里巷,形成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的开敞空间体系,营造复合多元的滨水活力场景。推动锦江绿道、锦城绿道等区域级绿道建设,加快推进城区级、社区级绿道网络化、全覆盖,通过“绿道+消费”“绿道+体育”“绿道+文化”“绿道+科普”等形式,聚力产业植入和场景营造,塑造绿色新兴功能业态。强化“绿道+赛事”“公园+产业”“场景+消费”等商业模式创新, 不断激发生态、文创、研发等新投资需求,培育生态美学、户外商业消费等新业态、新产品。完善以城市品质提升平衡建设投入、 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的“双平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生态投入—环境改善—品质提升—价值反哺”良性循环。

结合环城生态公园周边规划优化建设未来美好公园社区。通 过优格局、调功能、美社区、提品质、塑形态,凝心聚力建设“面 向公园、春暖花开”的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碳达峰 和碳中和。着力构建拥园发展的空间格局,立足生态隔离到城园 融合的转变,围绕环城生态公园优化空间组织模式,整体形成 11

个城园融合片区和 100 个未来美好公园社区,实现从“背园发展” 到“拥园发展”。着力形成“三生融合”的功能布局,调减低效生产制造、物流仓储、批发市场等非核心功能,调增居住、旅游服务和新兴产业功能,推进新增住宅和公服用地向环城生态公园两侧集中。着力建设未来美好公园社区,以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为核心,推动人本化、低碳化和智慧化,着力构建社区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生活共同体、行动共同体,打造精准高效的服务场景、有爱包容的文化场景、绿色低碳的生态场景、品质宜人的空间场景、活力多元的产业场景、共建共享的共治场景、互联互动的智慧场景。着力营造高品质宜居生活环境,强化三网融合交通支撑,引领以人为本的绿色出行方式;强化与周边社区藤蔓式的绿廊渗透,营造推门见绿的生态场景;挖掘地域特色,凸显在地文化,塑造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场景;引领绿色发 展方式,提升绿色能源供给水平,引导绿色建筑设计建造,推进 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延伸生态廊道网络。着力构筑无界融合的 城园形态,实行容积率综合平衡,塑造大开大合、疏密有致的空 间形态和尺度适宜的街区肌理,彰显蜀风雅韵、人文温馨的建筑 风貌和科技范、未来感的社区气质。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 元需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 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坚持底线思维,保护公园城市自然本底 和成都平原良田沃土,锚固生态空间,保障农业空间,锁定城镇 空间。城市组团之间通过生态廊道、生态隔离区相隔离,严控项 目建设侵蚀生态隔离区,避免粘连发展,防止城镇盲目扩张和无 序蔓延。在集中建设区外实施战略留白,为未来国家和省市重大 发展战略落地预留空间;在集中建设区内实施功能留白,为未来 城市新兴功能落地预留空间,强化滨水、邻近公园等高生态价值 转化区域空间预留。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和各类文物保护 单位等需要进行重点保护的范围划入历史文化保护线。严格实施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分类管控,构建规划控制线、规划 指标和空间治理单元管控传导体系,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和技术管理体系中进一步深化落实“三降两提”要求。

四、优化环境品质,彰显城市幸福美好生活价值

统筹推进片区综合开发。坚持先策划后规划,加强城市更新规划与人口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行业专项规划等的充分衔接,建立由城市有机更新专项规划、单元实施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实施方案组成的目标传导机制。将城市更新单元作为空间资源的统筹平台、利益平衡的空间载体、 公共利益的保障手段和法定规划的衔接工具,建立城市更新单元动态调整、权益整合、地权重构、实施监管四个环节构成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以城市更新单元引领片区综合开发。突出产城融合规划理念,鼓励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推进功能复合发展。搭建合作平台,引进国内外单位参与,完善对外合作、产业导入、规划共同参与、特许经营权授予、运营商考核等政策机制,探索解决开发运行制度建设、资源配置、投入产出平衡等问题,形成可持续的规建管运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推进四圣祠、铁路总部片区、八里庄工业遗址片区等城市更新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城市更新项目融资约 800 亿元。

深化多样场景营造。营造主题社区场景,遵循“一社区一主题、一社区一特色”原则,突出天府文化传承和空间美学应用,建设社 区美空间、社区运动角、社区书屋、社区音乐厅等设施,打造一 批彰显国际时尚、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特质的主题社区。营造 活力多元的产业场景,加快建设一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规划建 设产业集聚、功能复合、配套多元、宜业宜居的产业社区,打造 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产业服务、社区服务为一体的高品质科 创空间。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街区空间场景,加强街道一体化设 计,建设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界面优美的美丽街道、特色鲜明 的人文街道、多元复合的活力街道、低碳健康的绿色街道和集约 高效的智慧街道。营造精准高效的服务场景,融合地域文化与商业特色,布局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生活性服务平台,推动形成 八大类消费场景“一场景一示范”。营造绿色低碳的生态场景,实 现“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展示绿满蓉城、花重锦 官、水润天府的独特魅力,促进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营造珠 联锦绣的天府绿道空间场景,构建全域绿道慢行网络,通过绿道 连接城乡和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构建体现人文关怀、方便 日常出行的通勤道、通学道等多元慢行交通网络。

办赛营城呈现城市魅力。把筹备大赛作为深化“中优”战略、 提升城市规建管水平的有力抓手和营城兴业惠民的重要载体,在 营城逻辑与生活美学的交相辉映中,统筹做好赛事筹备和城市功 能品质提升,借大赛之机为高质量营城聚势。努力建设一流场馆 设施,按照“坚持国际一流、彰显地域特色、注重后续利用”的原 则,以创新技术体现环保节能理念,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大 运会、世乒赛、世运会等赛事场馆及设施建设,新建 13 处、改造36 处比赛场馆,打造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中优”魅力的重要窗口。

围绕大熊猫、三国文化等世界级品牌 IP,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场馆设计、火炬传递、会徽、吉祥物、奖牌、开幕式文化表演等活动之中,加大天府文化品牌宣传力度,扩大文化影响力。全面推进城市环线风貌提升,加快改造一环路,按照一体化策划设计原则, 打造彰显文化底蕴、展示国家形象的现代都市场景。到 2025 年,

打造完成 28 个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示范片区,完成祠堂街、四圣祠等 52 个街坊(巷)项目建设。发挥赛事资源配置和流量吸引功能, 打造体育特色消费场景,推进赛事与文商旅深度融合,推动赛事名城建设同优化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品牌、发展赛事经济等有机结合,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形成以国际赛事之都、绿道健身 活力之都、户外运动休闲中心、智慧体育创新中心、国家体育消 费中心为支撑的“两都三中心”发展格局。

对接融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统筹谋划,加强联动,把实施十大工程与“中优”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持续推动金沙演艺综合体、天府文化公园、川剧艺术中心等重大功能性、标志性公服设施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城市级高品质公服设施,打造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构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均衡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加密轨道交通网络,以轨道交通助推“轨道+ 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实施都市 TOD 网络打造计划,建设主题特色鲜明、功能业态高端的TOD 网络体系,重点实施太平园、人北、成都行政学院等TOD 项目,完成第四期 8 个轨道交通项目约 120 公里续建。推行公交引导城市发展模式,推进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 以公交为主改善空间连通性和可达性,推动公交枢纽和站点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促进功能适度混合、整体设计、合理布局。 加快完善快速路网体系,推进干线公路联网畅通,进一步完善城市主干路网建设,实施中心城区拥堵节点改造工程,持续优化城市次干、支路路网,打通断头路 45 条,畅通路网微循环。到 2025年,绕城高速以内约 430  公里快速路、主干路网体系全面完善,“断头路”全面消除,“通勤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实施城市 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以有机更新活化存量空间,以“城 市针灸”理念促进老街巷、老院落焕发新生,改善人居环境,保留城市记忆,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味。改造城镇棚户区 6000 户,重点安排改造现有 50 户以上集中成片棚户区, 以及经鉴定为 C、D 级危房的房屋。改造老旧小区 696 个,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基本实现 2000 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应改尽改。稳定执行老旧小区电梯增设政策,推动达成一致意见的单元“应装尽装”,十四五期间新增电梯 3000 台以上。按需配齐生活垃圾四分类收集和运输车辆,提升改造新建、现有分类投放站点,建设家庭厨余垃圾专用处理项目。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依托城乡社区、特色街区等空间资源,加快打造老幼复合型社区综合体,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环城生态公园、锦江公园、天府绿道和小游园、微绿地建设,增设开敞空间和游憩场景,打造市民高品质生活新空间,让诗意栖居、向阳而生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按照“市级统筹、属地主体、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原则,以保障公共安全为前提、保 障公益事业为重点,鼓励特许规范使用、艺术景观营造、多元主 体参与和成片连线利用,以点带面推进桥下空间、街旁空间、地 下空间、基础设施周边空间、屋顶空间、滨河空间、低效用地等 7 大类城市剩余空间营建。以《成都市“中优”区域城市剩余空间更 新规划设计导则》为依据,强化场景空间、资金支持、行政审批 和共建共享保障,发布城市剩余空间机会清单,对具备条件的城 市剩余空间进行整体营造,合理植入街头广场、口袋公园、园艺 景观、文化艺术墙、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艺术介入、活动 组织、品牌加成等措施,营造特色场景,丰富交往空间,提升区域能级与活力。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有机介入“金角银边”城市空间综合管理,举办多元主体活动,重塑社区邻里关系,使其成为激发邻里热情、增进邻里和谐的载体。2025 年底前,打造融合体育、文化、休闲、商业等功能的“1+N”复合型“金角银边”600 处。

五、弘扬天府文化,展现世界文化名城人文魅力

传承发展天府文化。深度挖掘巴蜀文明根脉、成都记忆载体、 城市发展源点的文化内涵,提炼天府文化精神标识、时代价值。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整体保护历史城区的三城格局、历史水系、城市轴线和里坊肌理, 建设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实施历史建筑修缮利用 10 处,新

增认定历史建筑 40 处,新开工打造特色街区 21 条,塑造和管控历史景观风貌,再现“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历史空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记忆。以清水河-南河-摸底河、府河-南河-锦江、沙河、东风渠、江安河、毗河六条河流水系推动水文化复兴。 宣传推广 10 条“非遗之旅”线路和 40 个非遗体验基地,深化“体验 匠心”非遗旅游示范项目,打造漆艺文创基地等非遗特色小镇;推动博物馆文物精品展陈和文创产品开发,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打造天府文化中心、天府艺术公园、文殊坊等文化地标,建设成都市文化馆新馆、成都图书馆新馆、天府美术馆、成都当代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构建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的文化生态。实施天府文化弘扬发展计划,适时成立“天府文化促进会”,开展《天府文化简史》编制, 规划建设“成都历史名人馆”,塑造“天府文化名人像”,持续创作生产《努力餐》等一批天府文化精品和门户作品,推动天府文化研究、创新和开发利用。全面推进城区、片区、街区、社区四级文 化空间建设,加快文物与博物馆体系、书店体系、演艺体系、赛 事体系、美术空间体系、创意设计空间体系等建设,推出“最成都·生 活美学新场景”200 个以上,培育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50 个以上,在绿道、景区、景点和公共场所以艺术审美形式展示“天府文化”,推动天府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公园城市建设。

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大力发展现代时尚、传媒影视、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文创园区、文创特色街区、城市美学生活空间,推进成都音乐坊、成都影视硅谷、完美世界文创产业园二期等音乐影视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功能区。招引文创和艺术投资出品机构,培育动漫游戏、电影电视、音乐艺术等爆款 IP,大力发展以版权 IP 为枢纽的数字消费和流量经济,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品牌标识度。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积极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升级打造宽窄巷子、太古里、文殊坊、铁像寺水街等文商旅体融合特色街区,推动新兴传媒功能区、三国创意园等产业功能区协同建设,加快 339 时尚夜消费聚集区、奎星楼街、五岔子大桥等夜间网红打卡地打造。针对春夏秋冬四季,围绕古镇、绿道、 春游、消夏等主题和话题,以及古蜀文明、熊猫、休闲、美食、绿道等核心文化旅游 IP,持续推出 12 大类“新旅游·潮成都”周末精品旅游目的地(活动)。以大熊猫为核心元素,创意塑造成都旅游形象,拍摄制作成都旅游宣传片,依托“云游文博智慧大运”“智游天府”公共平台等做好成都旅游对外宣传。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围绕“谋赛、营城、兴业、惠民”,推动赛事名城建设同全民健身、 改善民生、塑造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功能、发展赛事经济等有机结合,建设“运动成都”。借办赛之机,统筹做好赛事筹备和城市 建设工作,将 5G、AI、VR、8K 等高新技术与场馆后续运营结合, 以智慧化、数字化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建设国际美食之都,突出“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培育美食国际品牌。建设国际美食品牌聚集商圈,打造美食消费场景。持续举办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形成中外美食荟萃、多元饮食文化交流、多层次美味碰撞的发展新格局,弘扬成都美食文化。打造全球美食供应链枢纽和全球食材采购平台,发展绿色美食产业,打造全球美食产业高地。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大力发展数字音乐和音乐演艺,培育知名音乐企业和一流院团,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演艺载体和音乐社区、园区、街区,打造“蓉城之秋”等国际音乐节品牌。建设国际会展之都,高质量举办成都创意设计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 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成都国际书店论坛、成都国际音乐(演艺) 设施设备博览会,结合重大活动、节会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城市营销,扩大国际友城深度合作。2025 年前,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品牌 20 个,培育赛事品牌 20 个、国际知名节会品牌 100 个、旅游品牌 100 个、餐饮品牌 100 个。

构建世界文化名城话语体系。创新诠释美好生活向往的城市表达,全面增强文化感召力,围绕“讲好成都故事、传播成都声音”, 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奖、大节、大赛、大作”,面向世界精心制作和翻译一批城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时代发展等学术和文艺作品。持续做强文化天府、YOU 成都等宣传平台,提升“生活美学地图”影响力,创新天府文化故事化、场景化表达,着力塑造城市的国际识别度。创新跨文化交流传播矩阵建设模式, 实施国际主流媒体合作、国际智库渠道拓展行动,创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外语媒体,主动设置国际交流议题,强化外语内容生产和传播,提升外文网站、客户端、 杂志能级。实施海外社交媒体传播计划,加强海外文化交流,扩大与国际主流媒体、全球知名智库等合作。构建具有全球话语权和竞争力的城市文明体系,全方位塑造全球城市形象,推动现代化新天府美好图景走向世界。

六、优化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

全面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探索将韧性标准融入城市规划体系, 提高重要建筑和生命线系统等关键设施设防标准等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牢固树立城市大安全观和城市“全周期管理”意识, 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治理,全力保障城市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等重大领域风险识别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构建适应超大城市的“城市安全风险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优化防灾减 灾空间,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疏散通道与民防工程规划建设, 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加快布局建设紧急医学救援中心、西部卫生应急救援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城市综合减灾能力评价,健全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以开展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创 新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机制,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以城乡社区场景营造为着力点, 以健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机制为支撑,着力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构筑社区发展治理强基础优服务惠民生的幸福高线,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以城镇社区、产业社区、 乡村社区为单位,构建 5—10 分钟、15 分钟两级社区生活服务圈, 合理规划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精准匹配美好生活需求,引发地域文化情感共鸣。积极探索社区公共空间由政府委托、社会企业或社会组织整体运营模式,加大各类服务设施与场地的开放度,形成互补与共享的服务机制。坚持和完善“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 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共促发展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小区治理,积极推行城镇居民小区有党组织引领、有党员示范带头、有服务阵地保障、有经费支撑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制度化的“四有一化”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实现党建引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协调运行。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畅通城乡居民、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渠道。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着力完善社区商业政策支撑体系和市场供给体系,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强化政府政策引导、市场供给完善、社会服务叠加作用。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旅游、 社区商业+文创、社区商业+康养、社区商业+居家、社区商业+教育等新型业态,推动商业逻辑和公益属性相融互促。大力推进规划师、社工、专家学者等专业人才进社区,推行“导师团—工作室—众创组”三级社区规划师制度,发挥社区规划师发动居民、参与 设计、指导建设的专业作用。大力发展培育专业化、枢纽型、品 牌性社会组织以及各类社区自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创新构建社区 社会企业顶层设计,建立市区两级社区社会企业库,重点培育空 间运营、物业服务、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等领域社区社会企业, 推动社区社会企业多元发展、转型成长。每年每个区实施不少于 15 个社区微更新项目,“十四五”期间新打造产业社区 130 个、国际化社区 7 个、社区美空间市级示范项目 185 个,结合公共和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建设 102 个邻里人家。

推动多元复合的地下空间利用。构建由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设施和人防设施系统等组成的,具有公园城市特色的地下空间体系,推动地下空间功能从单一支撑城市运行向多元复合转变。依托交通枢纽、轨道换乘站点、商业商务集聚区、重大公共设施等资源,划定集中开发片区,引导地下空间高强度、互连互通的复合化开发利用。依托一般轨道站点及相邻商业商务用地,划定一般开发片区,引导发展地下停车等基础功能。推动春熙路片区、人北中央商务核心区、天府广场等集中开发片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站城一体的立体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地下化建设,建立以轨道交通线网为骨架,包括地下停车、地下慢行和地下车行隧道、地下交通枢纽在内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鼓励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生活垃圾转运站等市政设施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消除邻避效应,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构建全面感知、实时映射、智能计算、智慧治理全周期数字城市运行体系。加快城 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建设城市智能感知体系。搭建城市信息 模型平台,加快实现物理城市全息全量全要素实时映射。完善“城 市大脑”建设运营机制,全力打通公安、城管、政法、社治、应急 管理等部门数据障碍,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时空地理、 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基础库数据资源汇聚更新机制,打造城市 智能中枢,推动民生服务便捷化、城市治理精准化、政府决策科 学化。坚持场景驱动、算法赋能、智能协同、多元共治,构建完 善城市智能化应用体系,打造强韧、绿色、宜人、安全的新型智 慧城市发展样板。充分运用新材料、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社区赋能,依托智慧社区服务平 台,打造现实与数字“孪生”社区。完善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统筹 建设机制,推动城市数据中台赋能智慧社区建设。创新智慧社区 在社区治理和生活服务方面的多场景应用,推动居家养老、医疗 康养、社区教育等智慧化个性生活服务进入小区院落,探索智慧 技术成果在家庭安防、邻里互助、家政服务等领域入户应用。到2025 年,新型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生活服务“一码通享”,风险防控“一体 联动”,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第四部分 实施保障

一、完善体制机制

健全主体功能区协同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市级层面“中优”战略和制度的实施机制。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按照“中优” 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构建“差异化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监管”管理监督体制, 制定针对性强、差异化明显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政策配套体系。

二、突出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以项目支撑规划落地,包装策划并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城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支撑性项目,吸引国际化专业化团队参与策划运营,推动“中优”六大工程从“给优惠” 向“给机会”转变,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能。围绕增强市民幸福感, 实施幸福家园工程。围绕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实施创新园区工程。 围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魅力商业工程。围绕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实施文化复兴工程。围绕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产业、人口结构调整,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围绕剩余空间精细治理,实施金角银边工程。

三、强化政策协同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研究出台资源配置、生态保护、形态管控、产业发展、人口引导、绩效考核等差异化政策。加强行政司法沟通协调,统一疑难问题处置规则,建立适应“中优”区域存量发展的标准规范。

四、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报道力度,深入宣传中优“十四五”规划的思路、目标及 重点任务,协调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加强对成都“中优”发展成果 的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市民参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借 用民间智慧共同参与到规划实施中来,形成齐心协力建设高品质 高能级生活城区的生动局面。

五、严格评估考核

动态开展中优“十四五”规划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 全面评估。完善规划主要指标监测、统计、评估、考核制度,强 化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建立有针对性、差异化的 绩效评价指标及政绩考评标准,逐步形成“中优”考核评价体系和 激励机制。


 


附件 1

“十四五”时期“中优”六大工程


序号

工程名称

实施目的

重点内容

 

 

1

 

幸福家园

聚焦居民日常“衣、食、住、行”,构建 15 分钟社区宜居生活圈。通过优化居住环境,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梳理公共开放空间,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品质内涵为重点,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

1.城市通勤效率提升,2.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

3.生态惠民示范,4.教育、医疗等公服设施均衡配置,5.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建设,6.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和“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项目建设,7.赛事场馆建设,8.“两拆一增”,9.背街小巷整治,10.生活垃圾分类。

 

2

 

创新园区

通过传统产业园区的整体转型,以及在建成区域内嵌入创新空间,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提升产业质量,推动形成有特色、有品位、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1.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2.打造产业生态圈,3.营造产业生态链,4.创新生态链铸造,5.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6.发展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

3

魅力商业

巩固强化西南地区顶级商圈地位,努力建设具有国际

影响力、区域辐射力的知名商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1.打造地标商圈潮购场景,2.打造特色街区雅集场

景,3.发展夜间经济,4.发展楼宇经济,5.发展首店和小店经济,6.发展总部经济。

 

4

 

文化复兴

提升文化氛围,彰显天府文化特色,构建传承巴蜀文

明、发展天府文化的历史文化展示体系,推进文化治理,展现城市文化理念和文化目标,加快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1.文化遗产保护,2.优化公共文化服务,3.促进文

旅融合发展,4.塑造文旅核心IP,5.建设文旅功能区,6.丰富文旅消费业态,7.文创园区和载体建设, 8.打造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

5

腾笼换鸟

疏解非核心功能,植入新兴业态,实现产业结构和人

口结构的优化。

1.疏解一般性制造业,2.疏解提升商品交易市场,

3.调迁普通仓储物流项目。

 

6

 

金角银边

秉持“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能停留、一切能停留的地方皆能交往,一切有交往的地方皆有效益”理念,推动“剩余空间”变为“金角银边”,体现精致营城、创造城市精细,探索更加精细的空间治理方式支撑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1.桥下空间更新,2.街旁空间更新,3.地下空间更新,4.基础设施周边空间更新,5.屋顶空间更新, 6.滨河空间更新,7.低效用地更新。


 


附件 2

幸福家园工程重点项目(略)


 


附件 3


创新园区工程重点项目(略)


 


附件 4


魅力商业工程重点项目(略)


 


附件 5

文化复兴工程重点项目(略)


 


附件 6


腾笼换鸟工程重点项目(略)


 


附件 7


金角银边工程重点项目(略)


附件 8


名词解释


 

1. “中优”范围:成都市五环路以内区域,涉及 “11+2” 各区(包含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全域和天府新 区、高新区、郫都区、新都区、龙泉驿区、双流区、温江区、青 白江的部分区域),总面积 1264 平方公里。

2. “五优”: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

3. “三降两提”: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4. 城市“十字”主轴线:沿人民南路、人民北路的城市南北主轴线和沿蜀都大道——日月大道的城市东西向主轴线。

5. “三网融合”:指“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体系。

6. “三治一增”: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

7. “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机制: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支撑,广泛链接 撬动有效资源,全面动员各类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共建美好城市 、共创发展机会、共享幸福生活,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治理机制。

8. 城市剩余空间:位于城市建成区中,容易被忽视、未被充分利用、缺乏合理规划设计引导的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