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知识产权服务生态。围绕全市产业功能区建设,优化完善知识产权助推产业、服务园区、帮扶企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畅通对接服务渠道,从高价值专利成果供给端、需求端持续发力,常态化开展供需信息采集工作,定期发布成果项目和需求 清单。深入开展企业基础托管服务,拓宽托管服务范围,重点提 升高校院所、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行业自律,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施行自 律管理办法,制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整体水 平,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生态良性发展。深化高新区国家知识产 权服务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区、 武侯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高地。
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秩序。健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档案,有序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推进失信联 合惩戒。探索建立执业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执业监督和管理力度。建立知识产权项目承担单位投诉通道,定期公示机构黑名单,重点打击无资质代理、恶意商标代 理、专利代理“挂证”、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等行为,积极引导网络平台依法规范从事知识产权服务。
第五章 健全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
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法制保障
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法规。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领域依法实施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纠 纷非诉讼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临时保护措 施的适用机制。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法规政策。探索研究知识产权领域地方立法,修订《成都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根据上位法的立法精神,研究制定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健全知识产权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黑名单”制度,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建立重复侵权、故意侵权企业名录社会公布制度。
二、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
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司法改革创新。以推动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为主线,全面加强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深化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改革,优化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对审判辅助事务进行集约化运行,进一步突破司法审判的“快保护”关键 环节。持续推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 判机制改革,指导基层法院刑事案件审理实质化、民事行政案件 审理优质化改革,统一裁判标准。深化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工作,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试点工作要求,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化办案组织,集中履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 职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全要素审查,着力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全面推广知识产权权利人权利义务告知工作,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积极开展“双向移送”工作,深化知识产权案件“双报制”,出台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类案证据指引,统一执法办案标准。